我的跟诊心得范文.doc_第1页
我的跟诊心得范文.doc_第2页
我的跟诊心得范文.doc_第3页
我的跟诊心得范文.doc_第4页
我的跟诊心得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跟诊心得范文 让针灸回归体质我的跟师心得在近8年的中医学习生涯中,我经历了从好奇、惶恐、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 中医的学习有着它的特殊性,因它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而每个人对于这套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由此在其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浩如烟海的各家理论,这使得初入宝殿的我,曾惶恐不已,感觉无从下手。 所幸,我成为了傅杰英老师的硕士生,在近三年的跟师学习过程中,深深地为傅老师的体质学说所吸引,观老师将其用于指导临床,无论诊断或是治疗,多能一矢中的,获得良效,实为执简驭繁之良法。 体质,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的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体质虽是人体的固有特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傅老师认为体质更具有动态的可变性。 因此,通过调理体质保持人体健康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从每一个病人身上,对于体质辨证指导针灸治疗的认识,我都经历了“信”、“疑”、“悟”、“行”这四个过程。 “信”,即相信体质辨证的思维方式、理论,并将其用于临床实践。 “疑”为存疑,在学习及实践体质学说的过程中,应大胆存疑,深入思考,从而解答疑问,提高认识。 “悟”就是在运用知识时用心去想,去体会,从而在临床实践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领悟。 “行”即通知实践,切身体会体质辨证在针灸治疗疾病中的疗效。 我曾接触一个年轻女性病人,该患者自觉双下肢沉重无力数月,曾至多家医院门诊就诊,曾按“劳损”“中央型颈椎病”予中药、针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我曾考虑该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水电解质紊乱,思来想去后仍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不知从何入手。 随后在接诊时予体质辨证表格评估,结果提示该患为痰湿体质。 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 “湿性趋下”,人体内的水湿之邪若堆积太多,按其趋下的特点,自然会偏重于下肢,“湿性重浊”,当人体内湿邪稍重,就会感觉双腿很累,湿邪严重时自然感觉“两腿沉重无比”再向患者询问,该患者的确有困乏,纳差,大便粘滞等痰湿困脾的证候,观其舌象,舌体胖大,苔白厚腻。 这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体质辨证在诊断中抓住本质的优势。 但随即,我又对这个判断心生疑惑痰湿乃是阴邪,困阻脾阳,谷道不通,患者理该不喜饮水,卫阳受遏,汗出当不畅,但该患者却有口干欲饮,汗多等症。 该作何解释?因门诊病人较多,不便与老师探讨,我便我揣者疑问在一旁干活。 过后当老师嘱患者煲平素可选用白扁豆、赤小豆、茯苓煲汤,都是利湿之品。 广东人喜爱煲汤,对这些常用药材的功能也熟悉,便见患者一脸疑惑我现在口干、多汗,东西也吃不进去,阴都快虚了,再用这些要没问题吗。 傅老师微笑地解释,脾有个将水谷化生的精气向上输送的功能,痰湿之邪困脾,津液无法上承,便会觉得口干,想喝水;而你的多汗,是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反映。 痰湿这些邪气困在人体,若是大小便的排泄功能不足,那么人体便会从汗液排除邪气,这说明了你的身体还是不错,懂得自己保护自己啊。 一席话,顿时令我茅塞顿开。 过后,当我查看内经中的有关条文时,才发现古人早对津液的代谢有了精辟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代谢与肺、脾胃、肾及膀胱等上中下三焦的脏腑功能都密切相关,因此傅老师曾对痰湿体质的养生食疗中提出痰湿体质的人应根据自己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食疗。 如党参、扁豆、砂仁、陈皮、淮山、薏仁、赤小豆、白芥子、冬瓜皮、茯苓等都有一定的去痰湿的作用。 但是这些药物祛痰湿的部位不同。 比如白芥子,陈皮,主要是祛肺部的,上焦的痰湿;陈皮如果和党参、白扁豆合起来,它祛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是让湿气走于下。 针对该患者的针刺治疗,傅老师则选用了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健脾利湿,并在神阙采用隔盐灸以温阳,助祛阴邪。 数次之后,该患者自述下肢沉重无力的症状明显缓解。 这使得我对采用体质辨证指导针灸治疗又增添了不少信心。 在我的跟师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转归。 因此,体质是认识疾病,认识人体,制定治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