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 (2)_第1页
语文基础知识 (2)_第2页
语文基础知识 (2)_第3页
语文基础知识 (2)_第4页
语文基础知识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基础知识发布者: 卓玛曲宗 (发布时间:2013-10-27 15:21:59)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我们据此将句子分为四种类型:告诉别人一件事的,是陈述句;询问别人一件事的,是疑问句;要求别人一件事的,是祈使句;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的,是感叹句。 1陈述句 在说话和写作中,陈述句用得最多。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情的句子,用陈述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 陈述句有肯定的陈述,也有否定的陈述。肯定的陈述,可以用“是”字句或一般的肯定句式表示。例如: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2)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否定的陈述,则要在谓语中心语前边使用“不”“没”“没有”等。例如: (1)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2)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3)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4)(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没有多少风沙。 2疑问句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用疑问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有的疑问句末尾还有“吗、么、呢、吧”等语气词。 有一种疑问句是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等来提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词来回答问题。例如: (1)主人家是谁? (2)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3)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4)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5)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有的疑问句只是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的语调,或者用语气词“吗、呢、吧”等表示疑问,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例如: (1)你现在就去?(2)地球是圆的吗?有的疑问句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作出肯定的回答。例如: 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有的则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例如: (1)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3祈使句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用祈使语调,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用叹号,语气较和缓的用句号。 祈使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禁止类祈使句一般都有“不要”“不准”“禁止”“严禁”“勿”“别”等表示禁止的词语。例如: (1)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要求) (2)让我告诉你们关于地球生命乐章中的一个小乐曲的故事吧。(要求) (3)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要求) (4)不要再那样不注意功课了!(禁止) (5)不准随地吐痰!(禁止) (6)请勿吸烟!(禁止) 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还可以采用疑问句的形式,这样可以把话说得更委婉些,带有商量的口气。例如: 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吗? 4感叹句 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用的是感叹语调,在书面上用感叹号,句末常有“啊、啦、了”等语气词,也可以不用。例如: (1)哈哈! (2)真美! (3)哎哟!好痛! (4)看,梨花! (5)山,好大的山啊! (6)这是一些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数字啊!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词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美好丑恶,勇敢怯懦,聪明愚蠢等等。 同义词中有些也带有褒义或贬义。例如“鼓励”“怂恿”“理想”“梦想”“顽强”“顽固”等等。 有些成语中也有褒贬色彩,例如“奋不顾身”“贪生怕死”“大公无私”“损人利己”“见义勇为”“见利忘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褒义词:是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如:慷慨激昂 、鞠躬尽瘁、从容不迫、雄姿英发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贬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上褒义。如:见利忘义、一臭万年、鼠目寸光、狼子野心中性词:是不带褒义和贬义感情色彩的词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如:念念不忘 、无奇不有、 无声无息 、 一碧万顷 例如:骄傲的贬褒用法 褒义用法:小明去市里参加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我真为他骄傲! 贬义用法:小红期末考试得了98分,就骄傲的不得了。修辞手法理解运用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满招损,谦受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语文常识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总分现象本质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部分整体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前后矛盾语序不当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因抢白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 语文基础知识1、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2、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3、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4、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5、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6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7、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8、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9、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10、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12、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3、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4、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15、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16、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17、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19、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20、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2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22、说明语言:平实、生动23、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2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25、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6、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7、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28、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9、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