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2018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含答案.doc_第1页
推荐下载-2018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含答案.doc_第2页
推荐下载-2018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含答案.doc_第3页
推荐下载-2018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含答案.doc_第4页
推荐下载-2018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3(中国现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2016安徽蚌埠第一次质量检测)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 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材料中为购买一辆自行车在同一城市还要负责人批准,可知行政效率不高,故A项错误;军队购买自行车不能体现民政服务于军事,故B项错误;材料中现象是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表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指令性经济政策,解决物资缺乏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取消商品流通,故D项错误。【答案】C 2、(2016安徽部分示范高中9月联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强调,中方一段时间来对钓鱼岛和黄岩岛问题的实际处理昭告世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意味着以放弃正当权益、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求得苟安;中国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问题上坚持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绝不容忍寻衅滋事,一定会在应对挑衅的过程中赢得主动。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A寻求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B将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更紧密地统筹起来C以新型伙伴关系思维推动大国间关系均衡发展D与时俱进拓宽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前景【答案】A【解析】注意对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理解。“主权属我”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搁置争议”需要各方共同遵守,倾向于把争议问题先搁置一下,不急于解决,为的是使这些问题不妨碍我国同有关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以平心静气地商讨一个可为各方接受的方式。“搁置争议”并不是一方搁置,更不等于一味忍让,而是需要相关各方以发展的大局为重,共同坚持,共同遵守。中国决不会吞下单方面“搁置争议”,而对方却步步紧逼、得寸进尺的苦果。“共同开发”必须落到实处。BCD不符合题干的中心意思,故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当前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3、(2016安徽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从材料的信息“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中,可以看出1962年中国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故C项答案是正确的。【答案】 C4、(2016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28)14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考点】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982年宪法【解析】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与1954年宪法颁布的背景不符,故A、D项错误;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B项正确;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故C项错误。【答案】B5、(2016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下表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和分别是哪一年()项目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布(亿米)38350532粮(万吨)163921950519A1912年;1919年 B1952年;1957年C1949年;1952年D1978年;1984年【考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解析】从表格的信息中可以看出钢和煤炭的增幅很大,而布和粮食的增幅较小,由此可以得出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故答案是B【答案】B6、 (2016安徽蚌埠第二次质量检测)-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考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析】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说明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12分,第15小题16分,共计52分。)13、 (2016安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24分)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摘编自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兴公司在三次战略调整过程中性质的变化。(9分)(2)运用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兴公司在历次战略调整中是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15分)【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有企业改革【解析】(1)根据所给材料其三次转变的分别为由“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到“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到“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三次转变为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由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企业;由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转变为现代股份制跨国公司。(2)分析该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际上就是考察三次转变的历史背景,即从阶段特征和历史背景方面考虑。【答案】(1)变化: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由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企业;由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转变为现代股份制跨国公司。(9分)(2)分析:20世纪初,面对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奖励实业,中兴公司实现第一次调整;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针对国民经济崩溃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二次调整;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资源枯竭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调整。(15分)14、(2016安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教育发展简况阶段记事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左传昭公九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吕氏春秋离谓记载郑国邓析办私学;列子仲尼记载郑国伯丰子开办私学。鲁国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办私学。孟子、荀子和墨子等都创办过学校,招生讲学。公元前2世纪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教科书,设立博士进行传授。19世纪中后期1862年,奕等人创立京师同文馆;1866年,左宗棠筹办福州船政学堂;1874年,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立操炮学堂。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北洋水师学堂。1870年清廷批准了向外派遣留学生的计划。20世纪初1903年,清政府制订“癸卯学制”,规定新学制的宗旨“以忠孝为根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础,使得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等到他日成才,各适实用。”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20世纪四五十年代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1983年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摘编自中国教育简史等著作上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发展状况,请任选其中两个阶段,分别概括其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1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选取其中的两个阶段,并且明确标明,对特点进行准确全面的概括,进行概括时,一方面根据所给材料,一方面根据此时间段的阶段特征;第二小问影响,回答影响时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结合本阶段的阶段特征考虑,同时注重,既然提到了教育,往往要从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思想解放,国民素质提高,社会转型等角度考虑和回答。【答案】评分说明:阶段选取明确;特点概括准确;(4分)影响归纳全面。(8分)示例一:特点: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官学衰落,私学兴起。(2分,任一点即可)影响: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土”的崛起,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保证。(4分) 示例二:特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复兴;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步伐加快。(2分,任一点即可)影响: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现代化建设人才;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4分)15、(2016安徽安庆三模)(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我国历史研究开始了“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为研究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基础。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不同人群从不同角度,打破了过去“一元”“单向”的研究模式,如果研究者习惯于从官方文献与精英话语中爬梳资料,就很难摆脱精英主义的思维窠臼。而且,在研究“触角”不断向底层探索的过程中,研究者也越来越感觉到“眼光向下”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要进一步追求“自下而上”。尤其是在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视角”已经成为重新书写城市历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1)请给材料中提到的历史研究的“眼光向下”下定义。(6分)(2)谈谈你如何看待历史研究中“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10分)【考点】史学研究方法【解析】(1)根据材料“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为研究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基础”可知答案。(2)根据材料“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可知,它弥补了书面文献的缺陷;根据材料“打破了过去一元单向的研究模式”可知,打破了“一元”的研究模式;根据材料“如果研究者习惯于从官方文献与精英话语中爬梳资料,就很难摆脱精英主义的思维窠臼”可知,有利于摆脱精英主义的思想窠臼。【答案】(1)定义:“眼光向下”指历史研究中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6分) (2)看待:“眼光向下”是在长期以来以“眼光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