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五单元第34讲.doc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五单元第34讲.doc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五单元第34讲.doc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五单元第34讲.doc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五单元第34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34 讲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训练训练与与测试测试 限时限时 45 分钟 满分分钟 满分 60 分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36 分分 1 王国维在 王国维在 观堂集林观堂集林 中 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 中 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 国初之国初之 学大 乾嘉之学精 而道学大 乾嘉之学精 而道 光光 咸咸 丰丰 以降之学新 以降之学新 导致清代学术走向导致清代学术走向 新新 的主的主 要原因是要原因是 A 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 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 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 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中的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中的 新新 是指道光 咸丰年间是指道光 咸丰年间 的新思潮 该新思潮是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潮的萌发 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面临着的新思潮 该新思潮是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潮的萌发 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面临着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 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 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 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 学习西方 出现了新思潮 故选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 学习西方 出现了新思潮 故选 C 项 项 答案答案 C 2 2013 深圳调研深圳调研 1897 年 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 年 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 最近三年中 最近三年中 时局一变 风气大开 人人争言西学 时局一变 风气大开 人人争言西学 此时此时 人人争言西学人人争言西学 侧重于侧重于 A 学习科学技术 学习科学技术 B 仿行西方制度 仿行西方制度 C 倡导实业救国 倡导实业救国 D 创办新式教育 创办新式教育 解析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注意材料中的 1897 年年 这一信息 这一信息 最近三年最近三年 指甲午战争后的三指甲午战争后的三 年 这一时期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发展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年 这一时期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发展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 宪 故选宪 故选 B 项 项 答案答案 B 3 2012 佛山模拟佛山模拟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 画了一幅漫画画了一幅漫画 见下图见下图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A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前 B 19 世纪世纪 40 年代年代 C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纪六七十年代 D 19 世纪世纪 90 年代年代 解析解析 由漫画中由漫画中 经学难抵洋枪炮经学难抵洋枪炮 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故故 B 项合适 项合适 答案答案 B 4 2012 广东百校联考广东百校联考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 美法之民主共和制 决不适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 美法之民主共和制 决不适 于中国 欲跻国于治安 宜效英之存虚君 而事势之最顺者 似莫如就现皇统而于中国 欲跻国于治安 宜效英之存虚君 而事势之最顺者 似莫如就现皇统而 虚存之 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虚存之 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 中体西用 维护专制统治 中体西用 维护专制统治 B 君主立宪 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君主立宪 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C 暴力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暴力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全盘西化 科学与人权并重 全盘西化 科学与人权并重 解析解析 由由 效英之存虚君效英之存虚君 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可知 该人士主张实行君可知 该人士主张实行君 主立宪制 故选主立宪制 故选 B 项 项 答案答案 B 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说 凡君主专制 立宪和民主凡君主专制 立宪和民主 三法 必当一一循序行之 若紊其序 则必大乱三法 必当一一循序行之 若紊其序 则必大乱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 何必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 何必 定出于革命乎 定出于革命乎 这一言论表明 该思想家主张这一言论表明 该思想家主张 A 维护君主专制 维护君主专制 B 开展洋务运动 开展洋务运动 C 推行维新变法 推行维新变法 D 先改良再革命 先改良再革命 解析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 强调通过改良扩大民权 材料信息表明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 强调通过改良扩大民权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 何必定出于革命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 何必定出于革命 表明了该思想家反对革命的立场 所表明了该思想家反对革命的立场 所 以以 C 正确 正确 答案答案 C 6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 中国人从中国人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 进而开始 进而 中体西用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 物有物有 A B C D 答案答案 A 7 2012 济南一模济南一模 下表是下表是 时务报时务报 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 翻译外国人翻译外国人 看看 清朝清朝 的文章的文章 分类表分类表 部分部分 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类别篇数篇数比例比例 列强在中国列强在中国21547 4 经济经济 财政财政 商务商务8719 2 总论总论 变法维新主张变法维新主张 194 2 A 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 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 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 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解析解析 从表格信息看 从表格信息看 列强在中国列强在中国 占了文章的近半数 说明甲午战后 占了文章的近半数 说明甲午战后 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故选故选 B 项 项 答案答案 B 8 以下是 以下是 1919 1921 年年 每周评论每周评论 和和 新青年新青年 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 计 观察图例 结合所学知识 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计 观察图例 结合所学知识 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为 为 每周评论每周评论 新青年新青年 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每周评论每周评论 和和 新青年新青年 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解析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 每周评论每周评论 和和 新青年新青年 中比例最高 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中比例最高 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项表述错项表述错 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 还有发表文章 创立马克思主义研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 还有发表文章 创立马克思主义研 究团体 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 究团体 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 C D 两项表述也错误 两项表述也错误 新青年新青年 一开一开 始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阵地 始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阵地 新青年新青年 与与 每周评论每周评论 最关心的主最关心的主 题是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 题是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 答案答案 A 9 胡适在 胡适在 1923 年的一封信中说 年的一封信中说 25 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 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 时务报时务报 一是 一是 新民丛报新民丛报 一是 一是 新青新青 年年 胡适所说的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三个时代 是是 A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戊戌变法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理解能力 时务报时务报 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之一 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之一 新民丛报新民丛报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 人与维新派论战的主要阵地 人与维新派论战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新青年 创办于创办于 1915 年 它的创办标志着拉开年 它的创办标志着拉开 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正确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答案为为 C 项 项 答案答案 C 10 2013 黄冈一模黄冈一模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著名学者傅斯年在 1920 年曾指出 年曾指出 从从 1919 年年 五月五月 四日以后 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 这一觉悟是一串的 第四日以后 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 这一觉悟是一串的 第 一层是国力的觉悟 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 现在是文化的觉悟 将来是社会的觉一层是国力的觉悟 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 现在是文化的觉悟 将来是社会的觉 悟 悟 这里对这里对 社会的觉悟社会的觉悟 的理解最准确的是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下层平民生活 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中下层平民生活 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解析解析 这里的这里的 国力的觉悟国力的觉悟 指洋务运动 指洋务运动 政治的觉悟政治的觉悟 是指辛亥革命 是指辛亥革命 文化的觉悟文化的觉悟 是指新文化运动 是指新文化运动 社会的觉悟社会的觉悟 是指广大平民的思想改造 是指广大平民的思想改造 答案答案 A 11 2011 江苏江苏 某思想家在某思想家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 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其不能善变而与之 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 该思想家从中可见 该思想家 主张主张 A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 C 宣扬改革理念 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宣扬改革理念 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 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变革 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变革 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说明说明 B 项错误 项错误 20 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 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 C 项错误 项错误 不忍现在及将不忍现在及将 来之民族来之民族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说明说明 D 项错误 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项 项 答案答案 A 12 2011 浙江浙江 迄今所知 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 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迄今所知 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 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 大同学大同学 其中称 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 克思也 克思也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 份是份是 工人领袖工人领袖 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当时的介绍者 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 B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迁移应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组合类选择题可本题考查历史知识迁移应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组合类选择题可 结合排除法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结合排除法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 1921 年中共建立后 年中共建立后 可排可排 除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除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 1917 年十月革命之后 年十月革命之后 可排除 从可排除 从 其其 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克思也 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克思也 这一信息中可见这一信息中可见 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答案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第第 13 题题 13 分 第分 第 14 题题 11 分 共分 共 24 分分 13 在人类历史上 近代文明的演进过程异彩纷呈 特点显明 阅读下列 在人类历史上 近代文明的演进过程异彩纷呈 特点显明 阅读下列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 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在一个国家内部 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在一个国家内部 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 的情况下 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 即使成为一个大国 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的情况下 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 即使成为一个大国 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英英 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 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 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 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 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 的入口处 的入口处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 之之 走向现代走向现代 英国英国 材料二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相形见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相形见绌 举国所知矣 其次为政治 近年来政象所证明 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举国所知矣 其次为政治 近年来政象所证明 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 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 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 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 彻底之觉悟 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彻底之觉悟 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 之最后觉悟 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材料三 受制于受制于 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两千年 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两千年 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 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比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比如 德先生德先生 赛先生赛先生 迟迟不能落脚 比如迟迟不能落脚 比如 公民意识 规则意识 宽容意识的缺乏 公民意识 规则意识 宽容意识的缺乏 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 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转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转 型的艰难 型的艰难 张宏杰张宏杰 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序序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试从政治 经济方面指出英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试从政治 经济方面指出英国 率先到达了现代率先到达了现代 文明的入口处文明的入口处 的具体表现 并分别说明其对促进英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 的具体表现 并分别说明其对促进英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 4 分分 2 材料中 陈独秀认为材料中 陈独秀认为 西洋文明输入吾国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后 国人的后 国人的 觉悟觉悟 经历了经历了 学术觉悟 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这三学术觉悟 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这三 种种 觉悟觉悟 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 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 4 分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中国文明转型艰难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中国文明转型艰难的主要原因 3 分分 4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应该如何看待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发展道路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应该如何看待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发展道路 2 分分 解析解析 第第 1 问陈述英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政治 经济上的重大事件及其作用问陈述英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政治 经济上的重大事件及其作用 即可 第即可 第 2 问问 西洋文明输入吾国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指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的重大学术事件 指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的重大学术事件 此时的代表是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的新思想 重大思想变革指的此时的代表是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的新思想 重大思想变革指的 政治觉悟政治觉悟 属于属于 资产阶级的思想 其实践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的思想 其实践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伦理觉悟伦理觉悟 指陈独秀所处的指陈独秀所处的 时代及其新文化运动 第时代及其新文化运动 第 3 问提取材料信息 问提取材料信息 受制于受制于 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两千年两千年 比如比如 德先生德先生 赛先生赛先生 可以归纳出属于政治 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 还 可以归纳出属于政治 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 还 要补充经济方面的原因 第要补充经济方面的原因 第 4 问言之有理 答之有据即可 问言之有理 答之有据即可 答案答案 1 政治上 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确立并完善了君主立政治上 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确立并完善了君主立 宪制度 为英国的近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 经济上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宪制度 为英国的近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 经济上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成为成为 世界工厂世界工厂 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和近代化进程奠定了经济基础 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和近代化进程奠定了经济基础 2 学术觉悟 林则徐 魏源和洋务派都介绍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派掀起洋学术觉悟 林则徐 魏源和洋务派都介绍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派掀起洋 务运动 政治觉悟 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进行维新变法务运动 政治觉悟 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进行维新变法 和辛亥革命 伦理觉悟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 促进了思想和辛亥革命 伦理觉悟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 促进了思想 解放运动 解放运动 3 政治上 专制制度的阻碍 经济上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自然经济占政治上 专制制度的阻碍 经济上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自然经济占 主导地位 思想上 传统思想文化的制约和禁锢 主导地位 思想上 传统思想文化的制约和禁锢 4 世界是多元的 各国应尊重彼此的选择 在近代化进程中 应立足国情 世界是多元的 各国应尊重彼此的选择 在近代化进程中 应立足国情 走自己的路 不能机械照搬别国模式 走自己的路 不能机械照搬别国模式 14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苟有新民苟有新民 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人意识的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人意识的 新国民新国民 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非尔者 则虽今日变一法 明 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非尔者 则虽今日变一法 明 日易一人 东涂西抹 学步效颦 吾未见其能济也 日易一人 东涂西抹 学步效颦 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梁启超 新民说新民说 1902 年年 材料二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 其隆盛耶 抑将亡耶 吾国之社会 其隆盛耶 抑将亡耶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 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 惟 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青年乎 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青年乎 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谨陈六义谨陈六义 一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一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二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 进三 进 取的而非退隐的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四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五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 六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陈独秀 敬告青年敬告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