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五 散文诗二首一、关于字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隅( ) 2谦逊 ( ) 3删刈( ) 4憎恶( )(二)填空:1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样式,它融合了诗的 和散文的 的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 ,从形式上看,它有 的外观。2飞鸟集选自 ,是诗人内心历程的记录,诗人以别具风采的格言诗般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的许多真理。作者 ,是 (国家)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3野草题辞选自 ,1927年6月写于北京。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的悲愤心情和革命信念。按作品的体裁分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小说集包括 、 ;还有散文集 ,另外还有许多杂文,野草是他的散文诗集。三、判断正误题:1野草题辞反映了作者追求新的革命道路,而又未能找到的内心矛盾和在探索中前进的革命精神。 ( )2野草题辞开头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反映了鲁迅先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极端苦闷彷徨的心境,所以他觉得很空虚,没的可写。 ( )3野草写于1924年至1926年,其写作时间大体上与小说集彷徨相同,心境也完全一致。彷徨书前的题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移以说明野草也完全合适。 ( )4野草题辞以内心感情的抒发为主,交织着严肃的自剖和不倦的战斗,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艰苦。 ( )二、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野草题辞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1) 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2) 将遭践踏,将遭删刈,(3) 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2) (3) 2对“我自爱我的野草”中“野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野草”就是“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的野生的植物。B“野草”指“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上草”。C“野草”指作者的散文诗集,是作者有感触时写的一些短文,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3“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中“地面”比喻 。(二)阅读秋夜,回答下列问题:秋 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个。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先生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的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么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到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着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来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1956年9月(黄冈教练双栏链接龙门书局 2002年版)1文章第段描写的梦境中鲁迅先生的肖像、动作和神态有哪些特点?描写“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雨大作、“屋子里灯光黯淡”有什么作用?2从第段来看,文章写“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主要意图是什么?试说出两点来。3第段中“不要离开我们!”与“我决不离开你们!”说明了什么问题?4第段“忘记我,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句中包括三层意思,试将每层意思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不超过9个字。谈一谈这段话中句子的语气是怎样逐步变化的?有什么作用?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先写“翻到野草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阖上”,最后写“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以野草为线索贯空全文。B文章是一曲鲁迅精神的赞歌,借助于梦境,便于充分展开想像,写出强烈而不寻常的感受。C第段中的几句话摘自野草的各篇文章,作者精心选择和组合,充分表现了鲁迅的精神。D第段中,作者把鲁迅先生燃烧的心比作初升的红日,并在其中叠印先生慈祥的脸庞,崇敬之情达到高潮。E“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作者每读一次鲁迅,就有一次新的发现。参考答案一、(一)1y 2Xn 3y 4Zng (二)1表现性 描写性 诗 散文 2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泰戈尔 印度 3鲁迅全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三)1 2 3 4 二、(一)1(1)然而 (2)还是 (3)直至 2C 3黑暗的旧社会 (二)1鲁迅先生一点也没有改变,自然而平易近人,具有独特的人格和精神。 反衬(或突出)“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和燃烧得通红的心。(或反衬出鲁迅先生的光芒) 2歌颂鲁迅先生的战斗激情和献身精神,反映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巨大指引和鼓舞。 3说明新的时期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进。(或:我们仍将在鲁迅指引下前进;或:鲁迅活在我们心中。) 4为了青年(后人)而无私奉献。为了真理而无畏战斗。勉励青年(后人)勇敢前进。 语气从陈述到反问到祈使(或语气从反问到祈使)。语气强烈,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 5B D (文章以“梦”为线索,先写梦时,后写梦醒,故A项错;从第7段来看,这些话是作者想像鲁迅活到现在,即在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讲的话,如“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就表明了这一点,故C项错,判断此项正误不以阅读野草为前提;E项所引之句突出表现的是对鲁迅的高度评价,并无每读一次就有一次新的发现的意思,故E项错。)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渌(l)水贾(ji)人铮(zhng)铮恬(tin)然B豆蔻(ku)迁谪(zh)訇(hng)然嘲哳(zh)C青冥(mng)钿tin头迸(bng)裂浣(hun)纱D魂悸(j)暮霭(i)教坊(fng)纶(ln)巾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嬴得仓惶北顾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C雕栏玉砌常使英雄泪满襟D戌角悲吟只是当时已枉然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铁骑突出刀枪鸣暮去朝来颜色故恬然自安曲终收拨当心画整顿衣裳起敛容曲罢悯然相逢何必曾相识老大嫁作商人妇今漂沦憔悴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栗(战栗)深林兮惊层巅 惟觉(睡觉)时之枕席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A BCD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ABCD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所谓: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7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8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D“烛影暗摇的神秘”是作者所反对的运用标点而带来的对诗歌意境的破坏。9下面不属于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表现形式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内涵。B诗意不了了之。C使流动的变成冰凝。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10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是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的“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三、(12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1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暄妍”,是说梅花开得明艳美丽。B颔联中的“横斜”,以影写梅描绘了梅枝的错落有致。C颈联中的“偷眼”意思是偷看、不愿正视,写出了白鹤(霜禽)的孤傲。D尾联中的“檀板”是拍板,这里指代歌唱;“金樽”指代饮酒。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颂之情。“独”、“尽”两字,充分体现了梅花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B“疏影”、“暗香”两句,写出了梅花独特的形态及芬芳,传神地表现了作者在水边月下对梅美、梅香的真切感受。C“合断魂”三字,写粉蝶因爱慕梅美以至销魂,夸张地假想蝴蝶对梅的爱慕,侧面赞美了梅的神韵。D尾联表现了作者及友人不喜欢世俗奢华热闹的宴饮歌唱,只愿在梅旁吟诗唱和、互相安慰的高雅情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14题。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韦庄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台城:六朝首都建业城旧址,在今南京城内鸡鸣山北麓、玄武湖南侧,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结绮临春: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 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13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的“六代”与韦诗中的“六朝”同指历史上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B刘诗着一“竞”字,幻化出无数幅争奇斗艳、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下句“最”字与之相接,引人联想,似见重重帘幕之内、香雾缥缈之中,翠袖红毡、轻歌曼舞的情景。C韦诗“无情”二字是说台城柳并不管人间兴亡,它照样生长,照样“烟笼十里堤”。说柳无情,正写出诗人有情。D刘诗“成野草”一句同韦诗“鸟空鸣”一句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草和鸟都不解世事兴衰,草绿鸟啼,描绘出了一派繁盛欢乐的景象。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凭吊古迹之作,吊古中都寄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抒写了诗人的盛衰兴亡之感,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B刘诗中指出造就“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管理措施
- 难治性癫痫手术筛选标准
- 2026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输电线路检修课件
- 甲状腺生化检验课件
- 2024年宠物友好型酒店市场洞察报告-澎润研究院
- DB14∕T 3187-2024 公共场所视听网络安全保护要求
- 2025医用耗材管理相关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 架子鼓教学基础课件
- 绝缘检测仪操作技术课件
- 业务员区域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选调生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