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绝密绝密 启用前启用前 试卷类型 试卷类型 A 菏泽市二菏泽市二 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中考 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中考 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50 分 考试时间为 60 分 钟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 3 第 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 卷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 区域内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20 分 一 选择题 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计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历史学家钱穆说 中国 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 唐 秦以前 学术思想最灿烂 是指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C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出现了儒 道 佛并立局面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百家争鸣 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需要关注题干中的 学术思想 秦以前 A 项和 D 项分别出现在西汉和隋唐时期 C 是经济现象 A C D 错误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 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B 项符合题意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2 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 属于秦朝的是 A B C D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依据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 A 项是隋唐时期 B 项是明清时期 C 项是秦朝时期 D 项是元朝时 期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3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 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 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 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 2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虽然国家分裂 社会动荡 但其中依然充满生机 如在科学领域 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郦道元著 水经注 等 经济上由于北民南迁 南方得 到开发 经济发展迅速 民族关系上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迁入中原 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纵上所述 B C D 项正确 A 项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 4 全球通史 中写道 这一制度 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 他们通过考试 品评人才的优 劣 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 是指 A 监察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科举制 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从材料中 通过考试 品评人才的优劣 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可以判断该制度为选 官制度 监察制度主要是对官吏行政的考察监督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机构 的设置及运行机制 只有科举制才是选官制度 A B C 错误 只有 D 项符合题意 本题的正确 选项是 D 项 5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元朝的地方制度 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 度较小 解析 对西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并实施有效管辖始于元朝 从教材中的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可以 作出判断 A B 项没有涉及到对西藏地区机构的设置问题 而清朝不是最早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6 右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的目录 节选 这部作品应是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 从表格看 该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可以判断为 红楼梦 本题的正确 选项是 A 项 7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 清朝陆军洋枪数量 甲乎天下 海军位列 亚洲第一 这一局 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天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洋务运动 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 三十年洋跃进 清朝陆军 可以判断该事件是清王朝重视发展军 事并历时三十年的运动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且未历时三十年 与 材料不符 A D 项错误 戊戌变法历时 103 天 且其重点是改革清朝的政治制度 C 项错误 洋 务运动是以富强为目的 历时三十年 与材料信息相符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8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 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 对 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 材料中的 条约 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3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 效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从材料看 该不平等条约与日本占领台湾有关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与日本无 关 且未涉及台湾问题 A B 错误 辛丑条约 与台湾无关 D 项错误 马关条约 是日本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明确规定 割除台湾 澎湖列岛 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据此可见该条约为 马关条约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9 2015 年 4 月 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 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 启蒙了几代中国人 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演论 C 共产党宣言 D 神曲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维新变法思想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 较小 解析 海国图志 是魏源的著作 天演论 的作者是严复 共产党宣言 为马克思所著 神曲 是但丁作品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10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 五四精神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 是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 和约上签字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A B C D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五四运动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是五四运动的特点 是五四运动的结果 是五四运动的 意义 所述皆正确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11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 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区分历史概念和历史阶段的能 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三个事件都是在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所进行的探索 C 项正确 A 项 是孙中山的活动 B 项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D 项是在建国以后 准确地说是在 1956 年以后 A B D 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12 英国媒体说 全世界现有大约 4300 个经济特区 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 后 来被称为 深圳奇迹 深圳奇迹 始于 A 1978 年 B 1980 年 C 1984 年 D 1990 年 答案 B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会址 4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改革开放 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区分历史概念和历史阶段的能力 难 度中等 解析 很显然 材料反映的是深圳开放 而且强调的是 始于 依据所学知识 对深圳的开 放开始于 1980 年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13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 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 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印度 D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石 柱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 汉谟拉比法典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 是迄今世 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14 人们开始认识到 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 强调和发挥人 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 这种局面最早开始于 A 意大利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文艺复兴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从材料中 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 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 界上的作用 来看 这是一场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为斗争对象 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 心的思想运动 这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一致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故本题的正确 选项是 A 项 15 造成右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三角贸易 的推动 C 蒸汽机的应用 D 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 C 命题立意 英国的工业革命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依 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图片反映的时间是在 18 世纪初到 19 世纪 50 年代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新 航路开辟于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A 项错误 三角贸易 给欧洲带来的主要是财富 为英国的 工业革命创造了资本条件 不能成为煤使用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B 项错误 工业革命是以蒸 汽机的发明作为主要标志 蒸汽机使用的燃料是煤 成为煤使用量大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 C 项 正确 内燃机使用的原料是石油 D 项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16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阻碍 其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项正确 B D 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C 项是独立战 争的结果 C 项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 17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 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玻利瓦尔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B 尼赫鲁 印度独立 C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 D 章西女王 非洲独立运动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回答问题的 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 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 D 项正确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18 2015 年 5 月 9 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红场阅兵 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 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 粉碎了德军 天下无敌 的神话 C 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8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难 度中等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波兰 莫斯科战役粉碎了德军 天下无敌 的神 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 模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19 有人说 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 英国掌握了 全世界财富的30 左右 而今天 美国则掌握了大约 50 材料中的 今天 是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 罗斯福新政时期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从材料中获 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从材料看 今天 的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正是拿破仑战争结 束之时 从材料看 当时的英国处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A 项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虽 然美国因远离战场而使其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并超过了西欧国家 但其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并 未取得绝对优势地 B 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时期正是美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 C 项错误 二战后 西欧国家 日本和苏联因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而美国因本土没有遭到战争破坏且 成为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最大武器和物资供应者 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真正成为世界的经济霸主 故 D 项正确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20 英国对在欧盟事务中边缘化的地位非常不满 刚刚赢得连任的英国首相卡梅伦 右图 表示 将尽快进行脱离欧盟的公投 当年欧盟成立的意义是 A 欧洲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 B 欧洲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 C 欧洲开始向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 D 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消除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欧盟 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记忆理解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欧盟实际上是欧共体的扩大 这这表现在规模大 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而且各国 合作领域上已经由单纯的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合作 A 项正确 欧盟正式成立于 1993 年 苏联 解体后 虽然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但当前呈现的是 一超多强 局面 一超 为美国 B 项 错误 C 项是欧共体的作用 C 项错误 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出于共同利益需要 但并没有消 6 除它们之间因国家利益而产生的冲突 D 项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30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个小题 每题 10 分 共 30 分 21 10 分 我国提出了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古 丝绸之路 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 多年前 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 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 文交流通路 后人将其统称为 丝绸之路 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是东西方 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 丝绸之路 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丝绸之路 的主要历史作用 3 分 材料二 2014 年 9 月 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 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 时到西安去看看 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 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 分析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2 分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 义 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3 分析材料三 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 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2 分 材料四 600 多年前 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 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 这些远 征 更重要的是 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 李光耀 4 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 丝绸之路 对我们的启示 3 分 答案 1 朝代 西汉 1 分 历史作用 丝绸之路 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也 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 每点 1 分 共 2 分 2 主要贡献 把印度的佛教等文化介绍到中国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生活 也加强了中印两国的 联系 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 2 分 3 主要表现 海外贸易兴盛 政策原因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每点 1 分 共 2 分 4 事件 郑和下西洋 1 分 启示 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友好交往有利于地区或世 界和平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 2 分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古代的中外交往 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 第 1 问 对于 丝绸之路 开通的时间 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而对于 丝绸之路 的作用 可根据材料中的 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进 行归纳 第 2 问 本问实际上考查的是玄奘西游至印度的影响 作用 回答问题时要严格围 绕 交流 这个主题展开 这种涉及中外交往方面影响的分析 一般是回答模式是 传播了中国 7 文明 学习 了解了某国文化生活或丰富了中华文明 促进了中国和 xx 国的联系或交流 第 3 问 表现即海外贸易繁荣或兴盛容易回答 而政策方面的原因 一定要从政府方面有利于海 外贸易有促进作用的政策制定方面 切忌不能超出政策方面而随意拓展回答范围 第 4 问 从 题干中的 明朝 结合教材知识容易回答事件 但对于启示则有一定难度 丝绸之路 实际上 反映了中外交往问题 而且材料及问题主要突出了积极作用 因此对 丝绸之路 的启示 可以 从和平与发展两个方面思考回答 22 10 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 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 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为东征 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 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3 分 材料二 1927 1937 年间 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 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 围 剿 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 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 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2 分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 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 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 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 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三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 3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答案 10 分 1 学校 黄埔军校 1 分 成果 创办黄埔学校 培养大量军事人才 北 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 分 2 背景 中国的内战 或蒋介石对红军的 围剿 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1 分 后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 分 3 标志 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 1 分 胜利原因 全民族的抗战 1 分 国共两党的合作 1 分 4 启示 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两党对抗不利于国家或民族利益 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近代国共关系 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识思考回答的能力 难度中等 8 解析 第 1 问 联系教材知识和问中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 容易回答军校名称 而对于第一 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 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为东征 北伐战争 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已经有明确的说明 但不能将抗日战争也概括于其中 第 2 问 对于背景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 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 或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 的几次 围剿 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作简要说明 而对于影 响 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第 3 问 初步形成的标志 教材有明确说明 而对于抗战胜利的 主要原因 关键要抓住材料中的 四万万同胞 同仇敌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 国民党爱国将士 对此进行简要归纳 第 4 问 对于启示 对比材料一 三的合作产 生的积极成果和材料二中的对抗产生的消极影响 阐明两党在合作和对抗上对两党 国家或民族 可能产生什么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3 10 分 20 世纪以来 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3 分 2 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 二战后形成了怎 样的世界格局 3 分 3 对比图二 三 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苏东剧变后 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当 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4 分 答案 10 分 1 名称 同盟国和协约国 或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 分 新秩序 凡尔 赛 华盛顿体系 1 分 2 标志 1942 年 联合国家宣言 的发表 1 分 最终结局 最终取得反法西斯联盟胜利 1 分 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 1 分 3 关系变化 由合作到对抗 由盟友到对手亦可 2 分 发展趋势 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1 分 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1 分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 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 第 1 问和第 2 问比较简单 根据图片信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