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38分)1. (10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绥靖仄歪疟疾箱箧疮疤_荒谬凹凼文绉绉癖好雾凇沆砀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 . 炫耀 决别 逢场作戏 苦心孤诣B . 荣膺 诓骗 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C . 奥秘 凌驾 转弯抹角 进退围谷D . 驻足 屏障 恪尽职守 闲情逸致3. (2分)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 .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C .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D .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4. (20分)阅读课文永久的悔911段,回答小题。(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2)作者为什么说“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3)文中“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一句中的“难解”和“易解”分别指什么?(4)作者在文章中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5. (4分)新版语文教材对课文做了一系列调整,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语文提供帮助。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_,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_:灿烂的春光有童真,_;_,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55分)6. (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后面小题。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3)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其作用是:_。(4)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谜:底:(5)在文中找出作者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家乡最常见的树,也就是槐树了。槐树虽然没有杨树的清秀挺拔,没有柳树的飘逸多姿,但是庄户人家却对它们情有独钟。或这是因为它们那些略显沧桑的枝丫在人们眼里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吧。于是,庄户人都愿意用它们来记录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每年的阳春三月,在那些坚韧的枝头上,便隐约露出了星星嫩绿。它们没有丝毫的招摇和迟疑,就像国画大师们大手笔的泼墨画,陡然之间就绿满了枝头;又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成串的银铃便缀满枝头了。再看呵,小村的房前屋后,远处的山坡和沟坎上,一株株、一片片绿叶葱茏的槐树,就像披上了一身洁白的雪花。在明媚的阳光下,它们。和煦的风,携着浓郁而宜人的花香,在绿色无垠的麦田上尽情地弥散着。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跳跃的音符,优美而舒缓,可不就是春姑娘在耳畔清唱吗?一群群快乐的蜜蜂,怀揣着放蜂老人的请柬,争先恐后地从蜂箱里涌出来,歌唱着卦向那一片片雪白的花簇。与槐花相约,总会有甜蜜的收获。在火红的晚霞里,它们竞相捧回一滴滴甘露,陶醉了放蜂老人那淳朴的笑脸。采槐花的孩子们,挎着小竹篓,手持长竿,像一条条顽皮的小鲤鱼,畅然地游弋在小巷里。一阵阵稚嫩的笑声,荡漾在小村的上空,犹如从花簇间飞出的鸟鸣一样婉转、动听。在那个贫瘠的年月里,我欢乐的童年似乎总是与槐花有缘。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拽着母亲的衣襟,一起到街旁或田野里采摘槐花时的情景。那些如雪花、似粉蝶一般的花瓣,纷纷飘进了我的记忆。傍晚炊烟袅袅。那一束束玉琢似的花儿,被母亲和着包米面做成芳香四溢的槐花团。轻轻地咬一口,便会香到心坎里;再细细品味那甜美的滋味,俨然会使人感觉到,春天已随着那一缕缕槐香,被永远地储留在心里,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更主要的还是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阅读材料选自语文周刊)(1)作者以 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赞美它的精神。(2)“点缀着小村,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宛如清雕玉琢的盆景;又似绵绵起伏的雪山”,是从文中第四小节最后抽出来的,请结合对选文的理为它组成合理的语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它们 (3)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简述,作者为什么至今记得槐树花?(4)“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你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在碰撞吗?(5)请你结合“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诗,用简约凝练的语言描绘一下春之美景。(50字以内)三、 综合应用 (共2题;共13分)8. (2分)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主意连贯的排比句。微风和平静的湖面相遇,留下一层层涟漪;大雁和辽阔的蓝天相遇,留下一声声欢叫;_,_;我们和短暂的青春相遇,又该留下什么呢?9. (11分)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主题为“阅读经典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观点论述】人民文学出版社不久前新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引起了社会对“四大名著”的重新关注,有同学认为“四大名著”中的一些价值观已经过时,不适合进行全民推广阅读,你认为当今时代中学阶段是否应当提倡阅读四大名著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与教材有关,出自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请将故事简要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智取生辰纲(3)【撰写对联】请结合所给材料,完成下联。 上联:唐僧师徒取经修正果下联:_四、 小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利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能多角度地丰富人物形象。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清楚地感受到母亲的神态、动作和沉重而无奈的心理状态,从犹豫不决到痛下决心的心理变化过程。运用细节描写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塑造人物形象。如果不善于捕捉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人物形象往往会显得单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地产项目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2025年绿色建材研发中心项目环保合规性分析报告
- 2025年纺织服装智能化生产环境监测与安全报告
- 现场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 现场临电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6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及解析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押题试卷 深度剖析版
- 星巴克广告策划案(定稿)
- 民法典护理课件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泥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工会帮扶救助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压罐安全操作规程
- 入职合同里的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 2025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2025年9月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
-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