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数学方程中《解决问题》磨课反思_第1页
五上数学方程中《解决问题》磨课反思_第2页
五上数学方程中《解决问题》磨课反思_第3页
五上数学方程中《解决问题》磨课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亦教亦学,不亦乐乎 数学 尹伟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教育人的专职人员,可是她很多时候不仅要教育学生,她自己也是需要不断用心和进步的,我们作为这次共同体发展活动的表演者或者说实施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筹备时间很长,早在一个月之前校长已经就这个事情召开专门的小会议强调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我们几个青年老师也开始积极地针对自己的选题做备课准备。终于在几度徘徊与选择之中迎来了12.10和12.11这两个让我们既期待又害怕的日子。虽然在这两天正式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另外两个班进行了两次磨课,学校还请专门的教研员指导过,心里依然没底:同学们会积极配合我跟着我设计的套路走吗?同学们会不会像1班孩子一样思路太快把我带跑,又会不会像4班一样沉闷无人响应呢?我到时候会因为紧张忘词而不知道课怎么进行下去吗?如果碰到了突发状况怎么办?我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够吗?这所有的担忧让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两天的上课过程中我也的确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我虽然为自己课上得不够好遗憾,更多的却是满满的收获。首先,允许我说个心里话我不再盲目的听从每位指导老师的所有建议。我上同一个课题用方程解决问题,在五年级四个班分别上了一次,同课异班,真切的感受到了教学目标中的学情分析不能只再停留在教案这种形式上,而是应该真正地做到位。四个班情况各不相同:1班两级分化严重,课堂被优等生承包;2班思维活跃,能想能说;三班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比较差,课堂放太开学生会束手无策;4班基础相对薄弱,上课需细致,不能跨度大。我最原本设计的教案是在1班试教,由于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完全被学生带走了,没有章法,来听课的李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大改,让我摈弃多而不精的例题解答过程,只追求把一个点讲到位。我将新设计的教学过程又在4班上了一次,听课的李老师建议我将过程再细化一点,具体一点,我也接受了。等到真正在2班上这节经过两位李老师修缮的课后,在评课时杨老师又建议我可以把课上得放开点,例题讲解还可以尝试另外的做法,我又把他的建议带进第二天3班的教学中,结果课上得太开,学生要么跑太快,要么跟不动。上完了四节课,我对这个课题记忆深刻,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四堂课带给我的震撼。我猛然觉得我的几次教学设计都是合理的,之所以没上出效果是因为各次教学设计和当时所要上的班级阴差阳错没对准。我最开始的教学设计适合在2班上,在2班的教学设计适合在3班上,在3班上的课又适合在1班上,出现这种悲哀的原因就是我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我即将面对的对象,我没有深入去研读我的学生们。芸芸亦云,别人说什么我就认可什么,不能坚持自己本该保留的一些符合班情的东西,反而轻易去接受别人的改变,其实别人给的只是建议,我应该好好揣度哪些是可取的。我想这并不代表说我不虚心,教育还是需要一点自我思考和自我坚持的。不可全听,也不可不听,很多好的建议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李老师提醒了我一点,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展示电子白板的优势,我的课件还可以更多的突出这个主题;涂老师告诉我她非常喜欢看数学课本,哪怕连小精灵说的话都不放过,她认为课本蕴含很多值得揣摩的东西,她还坚持在每一章课程开始前先把这一整章看完吃透,这样我们在上这一章时就会有一个全局观,会力求让每节课既衔接上一节的内容又可以为下一节埋下伏笔;杨老师给我评课让我更加肯定自己关于方程这一章的一些做法,坚持让学生先理清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去动手列方程。以上是我单就教学设计方面体会到真正读懂学生和适当听取前辈指导很重要,如果跳出上课这一中间阶段,从宏观上来看这次共同体活动带给我的改变,我想借用杨绛先生的一段话说明我现在的心情。杨绛先生说:如果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笑言“学校舞台搭得好,可惜演员没找好”,不理解为什么学校非要把我们几个几乎毫无教学经验的年轻人推出来,可我们一边不解一边还是战战兢兢、用心的去准备。挖空心思的备课,私底下多次互相交流探讨,努力地争取把自己的课上得有特色;磨课后在备受打击的失败感中互相鼓励地带着一股求进步、求突破的韧劲去修改自己的教案;上课时面对那么多听课老师哪怕内心忐忑却故作淡定的上完了每节展示课。虽然我们初为人师,我们稚嫩,但我们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克服了自己的怯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动对自己的课提出反思和修改方法,对如何掌握主宰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广泛的视野,更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理解深刻。所以,不管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让我们纠结和徘徊,让我们痛苦,但我们毕竟扛住了,我们挺过来了,我们自己成长了。我们就像香料,不管愿不愿意,最终被磨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香,可能我们的进步恰恰就是需要这种外力的推动吧。每次开大会,雷校长都会强调老师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将这个理念深入脑海,人要进步和成长的话,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