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忙怀乡麦地小学陈子仙【教材分析】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景图,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萧、梧”四个生字,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关键】 1、 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 体味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 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写有诗人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景物名称的卡片,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这些卡片拼成一颗爱心的形状,告诉学生这是一颗游子的心,一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引发兴趣(一)齐读题目和作者。(二)提问:1、什么人?2、什么时间?3、干什么?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一)了解诗人,初读古诗1、了解诗人。 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叶绍翁吗?叶绍翁先生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请同学们仔细听。出示课件。你了解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2、听课文泛读。 3、全班齐读,老师正音。 (二)自由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本课要求认的生字生字和要求写的生字(促、深)。并给它组词。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2)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写。 2、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教师领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感情。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过渡: 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用“”画下来。听到什么呢?圈出来。(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用“? ”作下记号。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一)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有哪些词语或诗句不理解? 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请大家想想,“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里的“客”是指_,表达了出门在外的诗人_的思想感情。 5、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外地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7、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二)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1)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2)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3)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板书:思乡之情) (4)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5)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四、游戏练习,理解感悟。 (一)给小动物找家: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把诗句的意思(房子)和相应的诗句(小动物)连起来,好吗? (二)齐读诗句的译文。 (三)深入朗读,感悟诗情,熟读成诵。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3、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4、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5、背诵古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最好。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3)抢答判断:下面哪些说法是对的?请回答“yes”;哪些说法是错的?请回答“no”。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叶绍翁写的。( ) “萧萧梧叶送寒声”的下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书所见中所描写季节是秋天。( ) “挑促织”的意思是“挑织好的布”。( ) “动客情”动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 五、感情升华,热爱家乡。 (一)课件出示家乡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二)边听歌曲在他乡边欣赏我们的家乡图片,了解自己的家乡。 (三)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梧叶 萧萧寒声 儿童江 挑促织秋风 篱笆、灯 思念家乡听9、夜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天的心情记事文章(10篇)
- 2025年缝纫材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智慧酒店客房装修改造项目监理与智能化系统集成合同
- 2025年绿色砂砾石资源开采及生态修复一体化采购协议
- 2025年度都市生态餐饮联盟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国际医疗耗材代理及质量标准符合性审查合同
- 2025年智能铝合金门窗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合作合同
- 2025年生物制药研发成果许可及合作开发合同
- 仓管员高级考试题及答案
- 邮政入职测试题及答案
- 全套课件-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NCStudioGen6A编程手册
-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细胞》青岛版(13张)ppt课件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