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doc_第1页
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doc_第2页
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doc_第3页
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doc_第4页
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学年秋季中华文化课程计划主讲教师:丁淑梅联系方式:教师丁淑梅邮箱;手机课程群: 助教: 李映晓 手机 李萌姣 手机 一、中华文化课程拟讲专题计划: (一)、中国戏曲的起源与文化积层(二)、傩、傩戏与面具之道(三)、傀儡木偶与驱魅人生(四)、皮影戏与影文化(五)、昭君怨与汉宫秋 (六)、赵氏孤儿与中国式伦理(七)、疯癫与疾病戏曲情事表达(西厢记、玉簪记)(八)、牡丹亭与“青春版”(昆曲进校园)(九)、白蛇故事:人性与妖性 或 鬼戏与中国人对灵魂的 思考(川剧、越剧 石怀玉惊梦)(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灯戏的保护(十一)、京剧与莎剧之互动(十二)、昆曲与人生之孤独(长生殿 或桃花扇)(十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戏曲的困境*(十四)、戏曲行当与表演艺术(十五)、丑角与戏曲文化的变形*(十六)、地方小戏与民俗文化(十七)、节俗、年画中的戏曲故事与文化趣味*(十八)、戏曲与现代创意文化及科技设计二、问题探究与能力训练:1时闻评论或我的家乡戏(须与戏剧戏曲相关)一篇(散文、评论、随笔、传记、调查报告都可以,时闻评论要求写戏剧戏曲当下传承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及其生态环境、文化困惑、与民俗文化互动、戏曲与影视的互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项目的互动);我的家乡戏要求只写一种戏、自己写,有真情实感,着眼点:戏曲故事的感悟、一种剧目或剧种的流变、艺人、戏班、民营剧团活动、演出情况,与当地民风民俗互动、戏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关系。2、戏剧戏曲元素与创意设计团队实践(给出参考拟题,也可自拟,提倡同题打擂,现场演出、对台辩论、互动游戏、小组互评打分等)A戏曲短剧编演或话题辩论;B手工手绘、工艺装饰品、艺术品制作;C利用戏剧戏曲表现手法技艺(包括傩戏、皮影、木偶、小人戏、手偶、纸影等等)开发制作动画、动漫短片;D戏剧戏曲专题纪录片、采访报道片、与戏剧戏曲相关的地域文化宣传片、旅游推介片;E有关戏剧戏曲元素的游戏软件(手机、电脑)F有关戏剧戏曲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相关的微电影、G利用戏曲元素与符号的3D打印制作、H利用全息技术制作与戏剧戏曲相关的影像)三、课程修习及考核要求1、到课听讲老师主讲,(邀请专家、文化工作者等到课讲座、演出,与大家互动)2、网站学习(三次教学活动:川大主页教育教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中心网站搜索(选择 教师类别选项 搜索 丁淑梅) 中华文化(文学篇-丁淑梅)互动栏目:参与论坛中的课程学习预测*(回帖加学号或附件文件名加学号)浏览、观看课程网站资料及往届团队创意活动成果*参与教学互动*提供课程建议)3、课前五分钟演讲(就你关心的中华文化传统与传承问题自拟论题提前准备、内容不限于本课程讲授专题、演讲获得老师与助教好评、额外加5分)4、课堂互动及作业(网站学习)+我的家乡戏或时闻评论(必须与戏剧戏曲相关)一篇(1000字左右,要求必须手写,字迹工整、主标题自拟、行文流畅、感情真挚、论点清晰、论理有据。抄袭和堆砌网络资料计0分,能体现思考深度、叙述与分析能力、独特个性和写作风格者可加分,最后截止日期为五一收假后7号上课提交,过期不交计0分)5、团队实践创意活动(30分)启动早、准备充分的小组可提前滚动展示并加分、集中展示在课程第15、16周。6、期末开卷考试(30分)7、教学互动(5分)+课程网站回帖(15分)+课堂作业或期中检测(10分)+我的家乡戏或时闻评论一篇(20分,需与戏剧戏曲相关、手写,五一收假后7号提交)+创意团队实践活动(30分、团队可由5-10人组成)+期末开卷考试(20分,第17周)四、参考书目与阅读文献(前11种中加星号者可以作为优先推荐书目):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2、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3、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81,1992,2006)4、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5、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云贵彬等译,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6、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7、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10、叶长海插图本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12.王实甫、金圣叹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13、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14、孔尚任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1月版。15、臧懋循元曲选(如元人四大悲剧汉宫秋、赵氏孤儿、窦娥冤、梧桐雨),中华书局1979年版。16、毛晋六十种曲,(如琵琶记、娇红记、还魂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黄竹三、冯俊杰等六十种曲评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7、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18、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五、温馨提示:中华文化团队创意实践活动需提交的资料:团队组成信息表(第三堂课之前完成),创意活动预案文档(2019年3月26日)、成果成品:1. 第一二堂课,现场征集小组组长自荐人名单,希望组长和组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团队组成。2. 第三堂课前确定组成小组成员名单,小组负责人整理小组成员姓名、学号、所在学院、联系方式、负责人等详细信息文件提交助教,并在课程网站及课程群上公布,公布以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更改。3. 小组活动主题与形式(有关什么内容、采用何种展示形式,有预案,如暂无详细预案可先提供简要文字说明档,要求主题鲜明有思想力量、内容原创、形式新颖、活泼有创意,请避免与往届成果主题及形式重复、拒绝纯粹调侃低俗滥俗之作)4. 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明细(要求每个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5. 小组拟展示时间(以上诸项请提交课程群并与助教及时沟通)5、团队活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与老师及助教联系沟通。6、团队资料及展示成果完成后需提交丁老师邮箱,经老师与助教讨论、审核通过后方允许课堂展示。六、团队活动主题建议:第一类:根据老师的拟题和大家的集思广益,确定团队主题第二类: 关于戏曲演出活动与地方戏的采访报道:A 采访调查国营剧院或民营戏班B 采访成都悦来茶园的一位鼓师C 采访成都非物质文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团队第三类:A 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