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读书会章程.doc_第1页
望山读书会章程.doc_第2页
望山读书会章程.doc_第3页
望山读书会章程.doc_第4页
望山读书会章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山读书会章程一、总 则第一条 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科研水平,掌握国内外公法学研究动态,促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成立望山读书会,并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读书会成员包括刘连泰教授、刘玉姿助理教授及刘连泰教授、刘玉姿助理教授指导的全体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第三条 读书会活动的开展,遵循“自由、谦逊、包容、理性”的原则,由学生自愿组织,导师全程参加并指导。第四条读书会分为周读书会、季读书会和专题读书会。二、周读书会第五条 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每两周举行一次,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和一、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每周举行一次,每次读书会时间为半天。第六条 采取口头报告的形式,但应将纸质发言稿发给所有参加读书会的老师和同学。第七条 报告内容:(一)一年级硕士研究生1.有考博意向的硕士研究生,确定导师后,两周内确定自己有兴趣研究的国外经典法学家,翻译其著作;2.没有考博意向的硕士研究生,报告公法基础理论著作(书目参考附录一)。(二)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就自己研究的问题,翻译或综述该领域文献。(三)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博士生从以下两项中选择一项:()开学后,两周内与导师商定自己的选题,翻译或综述该领域文献;()开学后,两周内确定自己喜欢的法学流派,翻译该领域文献。.二、三年级博士生:翻译或综述毕业论文选题领域文献。第八条 除复述或简述文献内容外,报告人应展示关联文献、关联问题及思考。三、季读书会第九条 每学期举行两次,每季度一次,每次读书会时间为一天。每次活动结束后,参加当次活动的成员共同讨论,由过半数表决通过,确定下次活动的时间。如学习计划变动或有其他情形发生,确实需要更改活动时间的,应由除四年级博士研究生、三年级硕士研究生以外的其他读书会会员过半数表决确定正式活动时间。第十条 报告形式:口头汇报、文本演示、当场讨论、集中进行。第十一条 报告内容:(一)一、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综述近期外文(期刊种类参考附录二)期刊及其它外文公开出版物上公法学文献。具体工作分工及汇报内容由报告人自行商定。(二)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综述近期国内法学核心期刊上(期刊种类参考附录三)刊登的公法学文献及重点判例。具体工作分工及汇报内容由报告人自行商定。(三)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综述近期国内出版的公法学著作。具体工作分工及汇报内容由报告人自行商定。第十二条 活动流程:(一)每次读书会报告按年级由低到高,先硕士后博士的顺序进行,分为硕士研究生报告单元与博士研究生报告单元。(二)某一单元汇报期间,由另一单元成员担任主持人。(三)每一名报告人报告完毕后,由主持人就报告内容组织讨论。(四)主持人可根据报告进度灵活规定休息时间,并记录所主持的单元内容。(五)导师可根据每一单元的报告内容及讨论情况点评。第十三条 每次读书会结束后,各报告人应将报告的文档统一交由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汇总、整理。四、专题读书会第十四条 博士研究生每人一年至少撰写两篇论文,并由撰写者召集专题读书会报告。第十五条 专题读书会不定期举行,由召集人协调全体成员确定时间。第十六条 报告形式:口头汇报、文本演示、当场讨论。第十七条 报告论文应以法解释学为进路,技术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不提倡泛泛介绍外国法。附则第十八条四年级博士研究生与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决定是否参加读书会活动,汇报内容由自己选定,原则上应以毕业论文写作、近期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为主。第十九条 本章程适用于刘连泰教授、刘玉姿助理教授指导的所有在校研究生,新入校研究生如选择刘连泰教授或刘玉姿助理教授为自己的导师,视为同意本章程。第二十条 本章程需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可修改。第二十一条 周读书会始于2006年9月,季读书会始于2013年4月,已成惯例。本章程起草于2013年6月30日。附录一:公法基础理论著作:一、宪法部分1. 蔡定剑:宪法精解(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2.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3. 王世杰,钱瑞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4. 日芦部信喜:宪法(第三版),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日 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6.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增订版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7. 日美浓布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8.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9. 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0. Werner Heun, The Constitution of Germany: A Contextual Analysis, Oxford: Hart Publising, 2011.11. Richard H. Fallon Jr., The dynamic Constitu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二、行政法部分1. 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日 盐野宏:行政法总论、行政组织法、行政救济法,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 美 凯斯R.桑斯坦: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钟瑞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德 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5. 李惠宗:行政法要义(第7版),新保成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年版。6. 叶俊荣: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三民书局1999年版。7. 日藤田宙靖:日本行政法入门,杨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8. 日南博方:行政法(第六版),杨建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9.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上下卷),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10. 何海波: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11. 英安东尼奥格斯:规制:法律形式与经济学理论,骆梅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三、其他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2.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3版),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第3版),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版。4. 德 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5.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6.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 奥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8. 德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9.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10. 英洛克:政府论(上),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政府论(下),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11.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1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11年版。13. 美 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第2版),王军、洪德、杨静辉译,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14. 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四、自己选择一位国外法学家的经典著作附录二:外文期刊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American Law Register) 2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Annual Review of the Law School of New York University)3.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4. California Law Review 5. Columbia Law Review 6. Cornell Law Review 7. Duke Law Journal 8. Fordham Law Review 9.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10. Georgetown Law Journal 11. Harvard Civil Rights-Civil Liberties Law Review 12. Harvard Law Review 13. Hastings Law Journal 14. Hofstra Law Review 15. Illinois Law Review(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6. Iowa Law Review 17.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8. Michigan Law Review 19. Minnesota Law Review 20. 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 21. Ohio State Law Journal(Law Journal of the Student Bar Associ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22.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23. Stanford Law Review 24. Supreme Court Review 25. Texas Law Review 26. UCLA Law Review 27.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29. Vanderbilt Law Review 30. Virginia Law Review 31. Wisconsin Law Review 32. Yale Law Journal 33. Stanford Journal of Civil Rights & Civil Liberties34. Hong Kong Law Journal35. Yale Law and Policy Review36.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 Law 37. Ad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