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057】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KT+FY+RW+PPT】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68299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1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30
上传人:棒***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康**(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cm057
电池
弹片
级进模
设计
kt
fy
rw
ppt
- 资源描述:
-
【CM057】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KT+FY+RW+PPT】,cm057,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kt,fy,rw,ppt
- 内容简介:
-
冷冲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及对策 冲压模具概述 冲压模具 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 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 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 (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冲冷冲模全称为冷冲压模具。 冷冲压模具是一种应用于模具行业冷冲压模具及其配件所需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由氧化锆、氧化钇粉中加铝、镨元素构成,制备工艺是将氧化锆溶液、氧化钇溶液、氧化镨溶液、氧化铝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母液,滴入碳酸氢铵,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模具及其配件陶瓷材料所需的原材料,反应生成的沉淀经滤水、干燥,煅烧得到 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超微粉,再经过成型、烧结、精加工,便得到高性能陶瓷模具及其配件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制成的冷冲压模具及其配件使用寿命长,在冲压过程中未出现模具及其配件与冲压件产生粘结现象,冲压件表面光滑、无毛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高速钢、钨钢材料。 冷冲模具主要零件 冷冲模具是冲压加工的主要工艺装备,冲压制件就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加工时由于上、下模具之间不断地分合,如果操作工人的手指不断进入或停留在模具闭合区,便会对其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一)模具的主要零件、作用及安全要求 1工作零件凸凹模是直接使坯料成形的工作零件,因此,它是模具上的关键零件。凸凹模不但精密而且复杂,它应满足如下要求: ( 1)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在冲压过程中断裂或破坏 ( 2)对其材料及热处理应有适当要求,防止硬度太高而脆裂。 2定位零件定位零件是确定坯件安装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销(板)、挡料销(板)、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刀、侧压器等。设计定位零件时应考虑操作方便,不应有过定位,位置要便于观察,最好采用前推定位、外廓定位和导正销定位等。 3压料、卸料及出料零件压料零件有压边圈、压料板等 。 压边圈可对拉延坯料加压边力,从而防止坯料在切向压力的作用下拱起而形成皱褶。压料板的作用是防止坯料移动和弹跳。顶出器、卸料板的作用是便于出件和清理废料。它们由弹簧、橡胶和设备上的气垫推杆支撑,可上下运动,顶出件设计时应具有足够的顶出力,运动要有限位。卸料板应尽量缩小闭合区域或在操作位置上铣出空手槽。暴露的卸料板的四周应设有防护板,防止手指伸入或异物进入,外露表面棱角应倒钝。 4导向零件导柱和导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向零件。其作用是保证凸凹模在冲压工作时有精确的配合间隙。因此,导柱、导套的间隙 应小于冲裁间隙。导柱设在下模座,要保证在冲程下死点时,导柱的上端面在上模板顶面以上最少 5至 10 毫米。导柱应安排在远离模块和压料板的部位,使操作者的手臂不用越过导柱送取料。 5支承及夹持零件它包括上下模板、模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位器等。 上下模板是冷冲模具的基础零件,其他各种零件都分别安装固定在上面。模板的平面尺寸,尤其是前后方向应与制件相适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操作。 有些模具(落料、冲孔类模具)为了出件方便,需在模架下设垫板。这时垫板最好与模板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两垫板的厚度应绝对相 等。垫板的间距以能出件为准,不要太大,以免模板断裂。 6紧固零件它包括螺钉、螺母、弹簧、柱销、垫圈等,一般都采用标准件。冷冲模具的标准件用量较多,设计选用时应保证紧固和弹性顶出的需要,避免紧固件暴露在表面操作位置上,防止碰伤人手和妨碍操作。 冷冲模具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冷冲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冷冲模具工业一直以 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冷冲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 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冷冲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冷冲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冷冲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 陆续开始使用 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 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虽然中国冷冲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 如,精密加工设备在冷冲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 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冷冲模具依赖进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日益复杂与多样化 ,产品性能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因而对冷冲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冷冲压技术自身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 克服其缺点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冷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地确定工艺参数及冷冲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与尺寸 ,提高冲压件的质量、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 ,应在加强冲压成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使冲压成形理论达到能对生产实际起指导作用 ,逐步建立起一套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先进的工艺分析计算方法 以预测某一工艺方案对零件成形的可能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2)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克服模具设计周期长的缺点 术的研究 目前要 特别注意加强多工位级进模 (3)满足大量生产需要以及减轻劳动强度 使一般中、小件能在高速压力机上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 ,达到生产高度自动化 ,进一步提高冲压的生产率。 (4)扩大冷冲压生产的运用范围 也适合小批量生产 ;既能生产一般精度的产品 ,也能生产精密零件 特别是厚料精冲 )、高能成形、软模成形、施压和超塑性加工等新成形工艺 ,还要推广简易模 (软模和低熔点合金模 )、通用组合模、数控冲床等设备的运用。 此外 ,对冲压板料性能的改进 ,模具新材料、模具新加工方法的开发也应进一步加强。 冷冲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及对策 冷冲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以冲制出的工件数量来计算的。影响冷冲模寿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模具结构设计、制造模具所用凸模和凹模的材料、模具的热处理质量与表面强化、冲模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冷冲压材料的选取。除此之外,还有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以及维修等。 1模具设计对寿命的影响 (1)排样设计的影响排样方法与搭边值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很大,过小的搭边值,往往是造成模具急剧磨损和凸、凹模啃伤的重要原因。从节约材料出发,搭边 值愈小愈好,但搭边值小于一定数值后,对模具寿命和剪切表面质量不利。在冲裁中有可能被拉人模具问隙中,使零件产生毛刺,甚至损坏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寿命。因此,在考虑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必须根据零件产量、质量和寿命,确定排样方法和搭边值。 (2)凹模结构的影响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的凹模结构,可以采用组合结构或镶拼结构,以及预应力结构,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3)间隙的影响当间隙过小时,压缩挤压利害,摩擦力增大,磨损增大,侧面的磨损加剧,冲裁后卸料和推件时,材料与凸、凹模之间的摩擦还将造成刃口侧面的磨损比端面 的磨大大,同时也容易造成凸、凹模温度很高,把金属碎屑吸附在刃口侧面,形成金属瘤,使凸、凹模出现崩刃或胀裂现象。因此,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间隙太大,会增加凸模与凹模端面边缘的集中应力,致使压应力急剧增加,于是刃口边很快屈服变形而失去棱角。因此又增加了冲裁力,进而使刃口边更快磨损,降低模具寿命。但为了减小凸、凹模的磨损,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设计时适当采用较大间隙是十分必要的。 (4)模具导向结构对寿命的影响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小工作零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啃伤是非常有效的。特别对无 问隙或小问隙冲裁模、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更为重要。为提高模具寿命,必须根据工序和零件精度要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导向精度,所选择导向精度应高于凸、凹模的配合精度。 (5)冷冲压材料选取的影响冷冲压材料应满足制件的设计要求和冲压工艺要求,否则容易损伤模具,降低模具使用寿命。冷冲压材料表面质量不好,冲压时制件易破裂,也易擦伤模具。冷冲压材料塑性不好,变形量小,冲压时制件易破裂,也易擦伤模具。另外,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因为一副冲模适用于一定材料的厚度,成形、弯曲、翻边、引伸模具的凸、凹模结构间隙是直接根据材料厚度来确定的。所以材料厚度不均匀,会导致废品产生和模具损坏。 2模具材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材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是模具材料性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硬度和冶金质量等的综合反映。其中,材料性质和热处理质量影响最为明显。模具材料性质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如将同一种工件,使用不同的模具材料做弯曲试验,试验结果:用 9寿命为 5万次;用 寿命可达 40万次。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应根据制件的批量大小,合理选用模具材料。模具工作零件的硬度对模具寿命的影响也很大。但并不是硬度愈 高、模具寿命愈长。这是因为硬度与强度、韧性及耐磨性等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冲模要求硬度高,寿命长。如采用 制造冲模,硬度为 54 58冲几千次,制件毛刺就很大。如果将硬度提高到 60 64刃磨寿命可达 2 3 万次。但如果继续提高硬度,则会出现早期断裂。有的冲模硬度不宜过高,如采用 造凹模硬度为 58 62,一般寿命为 2 3 万件,失效形式是崩刃和开裂以及如果将硬度降到 54 58命提高到 5 6 万件,但硬度降低到 50 53出现凹模刃口易磨钝现象。由此可见,模具 硬度必须根据材料性质和失效形式而定。应使硬度、强度、韧性及耐磨性、耐疲劳强度等达到特定冲压工序所需要的最佳配合。 3模具的热处理质量与表面强化对寿命的影响 模具的热处理质量对模具的性质与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实践证明,模具工作零件的淬火变形与开裂,使用过程中早期断裂,虽然与材料的冶金质量、锻造质量、模具结构及加工有关,但与模具的热处理关系更大。根据模具失效原因的分析统计,热处理不当引起的失效占 50 以上。实践证明,高级的模具材料必须配以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才能真正发挥材料的潜力。模具工作零件表面强化处理的目的 ,是获得外硬内韧的效果,从而得到硬度、耐磨性、韧性、耐疲劳强度的良好配合。模具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很多,表面处理的新技术工艺发展很快。除氮碳共渗和离子氮化、渗硼、渗铌、渗钒、表面镀硬铬和电火花强化外,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逐步采用。经 具表面覆盖一层超硬物质,如 度极高、耐磨性、耐蚀性、抗黏合性很好,可提高模具寿命几倍到几十倍。 4冲模零件的制造精度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冲模制造的精度与使用寿命关系很大,特别是模具表面粗糙度对模具影响很大。如用 制造落料模,如果表面粗糙度值 R =1 6 寿命为 3万件左右。如经精抛光,表面粗糙度值 R =0 4 m,寿命可提高到 4 5 万件。因此,对模具工作零件表面,一般都要经过磨削、研磨、抛光等精加工和精细加工。 5其他方面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1)压力机的精度不高,也易使冲模损坏。 (2)冲模在压力机上安装的正确与否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对模具寿命也有很大影响。 (3)冲模的保管和维护好坏,以及使用润滑剂的情况,也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6结语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薄板冲模使用,很少出现非正常磨损的 情况。但对于厚板冲模时则发现易出现非正常磨损,我们总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因为一副冷冲模,从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到安装、使用,都耗费了众多工时,同时冲模的凸、凹模使用的材料,大都是优质合金钢。因此,冲模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生产中了解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指导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of of in or or of a is at in to on to a or to of a in of to 1. to (1) or If (2) to or a to a of in (3) is of or of to of (4) or is to of of as 2. to (1) in a a (2) is in a at at to or (3) as of in or of at of a in on of or is in Pr is of a of by of by by of is of in of is no is on if of of to or in a to (A) of 1. is a to it is to it (1) be of be or (2) be to to 2. is to of is be to to in to 3. of of to of s is to up by on up of to be or in of to or be 4. is of a is to be to in on at 0 be in so s do to 5. Up is of at to be or to to of be up At be to be to so as to 6. of be to of to to to of In 5% of of ie in to of a As of in it is of of to a s an of of to in be as an to G, in A as of a AW to In to of of in in so ie in is a ie is in a of ie on of of is In to to in is to as as of to in (1) be ie of of to of be in of to to a a of of to of to of a on (2) to to of a of In my to (3) to of of so of in a a of to (4) of of So of to as NC In of of be of by of in In 1. (1) of a on to on is of of be in to or of to (2) to on of be or to (3) of is of of on of to is of in to a so or is is of of in a in so of in to of it is (4) of of a is In To be on of be (5) of of or to of is to is to to In of a of of is by of in 2. of a of of on of is If a of of up 0 of be on of of a is of as 10 4 58of a on If 0 64of up if to be as 8 62-3 of if 4 58 60 000, 0 53to be on to to a 3. of to on of of a of to of to of of to 0%. be by a s is to of so be to to of In VD VD is to 4. of of in it in on a If if = 1.6 m, is 0,000. as by = 0.4 m, be -5 of go 5. of of (1) is to (2) in or s on is (3) in of of 6. In p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 学 生 : 导老师: 013年 4月 25日 设计题目 1. 工件材料:黄铜 3. 批量:大批量生产 图 工件图:电池弹片 材 料:黄铜 料 厚: 裁件的工艺分析 1. 材料分析:黄铜 2. 工件结构形状分析 简单、对称 3. 工件尺寸精度分析 未注公差(精度 结论:适宜选用冲压加工的方法加工 冲裁工艺方案 工序分析:落料、冲圆孔、 冲方孔、弯曲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落料 冲 圆 孔 冲方孔 弯曲。四道工序,采用单工序模具加工。 方案二:冲 圆 孔 冲方孔 切边 弯曲 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 冲孔 弯曲复合模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分析,该工件冲压选用方案二 模具排样确定 冲圆孔冲方孔切边切边弯曲落料模具总体设计 送料方式:手动送料,用双侧刃控制送料距离; 弹性方式:弹性卸料 出料方式:向下出件 上下模导向:用对角导柱模架的导向 模具结构设计 工作零件 :凸模、 凹模 定位零件:导料板、 侧刃 卸料零件:卸料板、卸料螺钉、橡胶 固定零件:凸模固定板、垫板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上、下模座 模具工作原理 送料 卸料 谢谢大家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院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专业 设 计 题 目 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10 模具(本) 起 止 日 期 指 导 教 师 教研室主任 发任务书日期 2013 年 1 月 6 日 (1)产品图及其技术要求; (2)生产批量: 大批量。 论文 )的内容和要求 (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 (1)绘制产品零件图;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严格按统一格式);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 印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用 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1)产品零件图; (2)开题报告(格式见校园网);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 (5)上述所有文档的刻录光盘一张。 (1) 徐政坤主编,冲压模具及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曲波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3) 杨玉萍主编,机械制图与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 杂志期刊:中国机械工程,锻压技术,模具工业等 ,2008 (5) 电子资 料查询: 园网上的电子阅览室等。 论文 )进度计划 (以周为单位 ): 起 止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第 1 (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检查零件图 和方案 第 3 (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检查开题报告 第 7 ( 1、第 8 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检查开题报告与模具结构草图 第 9 (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检查图(电子版) 第 13 ( 编写设计说明书 检查设计说明书 第 16 周 (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检查答辩研室审查意见: 室主任 2013 年 2 月 8 日 学院审 查意见: 教学院长 2013 年 2 月 12 日 总结 本次毕业设计让我系统地巩固了大学几年的学习课程,通过毕业设计使我更加了解到模具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设计我们历时三个月,系统地巩固了如:塑料模具与冲压模具、机械制图、模具加工工艺等许多课程。从分析零件图到模具的设计与装配图的绘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每一个环节都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通过参考、查阅各种有关模具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模具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模具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使我对冲压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主要零件的设计,主要工艺参数 的计算,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及零部件的设计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模具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掌握模具的设计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本次毕业设计,是我认真的结果,也是我架起“工作”的关键一步,验了我大学几年学习的成果,文中上述所有内容主要是在讲述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利用对零件图形的工艺性分析,设计出适合加工零件的模具,以达到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模具结构的确定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只要合理就可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及其各项指标要求。 通过这次模具设计及编制其说明书,增加了不少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动脑、动手的能力。只实践也理论相结合才能达到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所 在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2012 年 2 月 28 日 说 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指导教 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 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 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 8 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号 0888 业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姓 名 称 在学院 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产品结构特性完成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具体地说需要完成如下各项任务: ( 1)绘制产品零 件图(二维和三维); (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 印毕业设计(论文)一份; ( 5)用 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如图( 1) 毕业设计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设计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是从学习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选定的课题入手,首先要仔细分析产品零件图,只有对产品结构、材料性能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进行初步设计,并逐层展开。最重要的我们能够独立思考与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与工具资料的帮助下,能够有更多的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成果。四年中我们所学的一切专业知识都将在这里得到运用,这将是我们踏上工作道路的最后一次演练,更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战演练。 文献 综述 冲压模水平状况 冲压是通过模具使板材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成品零件的一种成型工艺方法。冲压通常在冷态下进行,因此也称为冷冲压。冲压加工的原材料一般为板材或带材,故也称为板材冲压。 冲压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各行业中,尤其在汽车、仪表、军工、家用电器等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冲压成型需要研究工艺、设备和模具三类基本问题。 板材冲压具有下列特点: ( 1) 材料利用率高。 ( 2) 可加工薄壁、形状复杂的零件。 ( 3) 冲压件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好。 ( 4) 能获得质量轻而强度高、钢性好的零件。 ( 5) 生产率高,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 化。 冲压模具制造成本高,因此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对于小批量生产、多品种生产,常采用简易冲模,同时引进冲压加工中心等新型设备,以满足市场求新求变的需求。 板材冲压常用的金属材料有低碳钢、铜、铝、镁合金及高塑性的合金钢等。如前所述,材料形状有板材和带材。 冲压设备有剪床和冲床。剪床是用来将板材剪切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条料,以供后继工序使用,冲床可用于剪切及成形。 内外模具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模具生产国。国内有多家世界闻名的机床制造业厂家,加工模具的高速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龙门铣床、精密磨 床、数控系统等全都具备世界级名牌。优秀的机床制造业为模具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电子超精密模具中,集成电路、微型电机模具精度已达 1m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业的产品 更新很快,如手机开发制造周期为 2 个月,产品试制期为 7 天,一般 7 套模具 150兆 据,两天就完成编程,计算机设计及制造技术都非常先进。 发达的汽车工业促进了模具的发展。丰田汽车公司有专业模具设计人员近 200 名,制造人员 1000 多名,每年研制开发约 10 种轿车的整车模具 2000 套,从车身设计到新车批产的整车模具设计制造周期为 1 年,标准单 套模具制造周期不超过 4 个月,这样的规模及生产能力在世界上也称得上是最大的汽车模具厂之一。或许是专业化的缘故,丰田仅自行制造车身内外覆盖件模具,其余 40%由日本著名的荻原、宫津、富士等模具公 文献综述 司提供。 日本模具专家曾强调模具加工五大要素: (1)设备; (2)具路径 );(3)置及伺服电机; (4)加工条件及材料选择; (5)技术人员能力 。 日本模具生产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品种多样化 变种变量生产;产品精密化 高速、高效率、高精度加工;加工精细化 微量切削、高速进给;开 发短期化 高硬材料直接加工,减少后继工序;绿色环境化 无切削液干式切削加工。 目前日本大约有 12000 家模具公司,其中雇员 20 人以下的占 90%,占产值的 40%。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本在海外投资了许多模具企业,把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至国外。如在我国独资创建的无锡微研有限公司,拥有员工 200余名,精密数控模具加工设备 60 多台, 1998 年模具产值已超过 2 亿元人民币。 2000年 3 月合资成立的上海荻原模具有限公司总投资 1455 万美元,专业设计制造汽车冲压模具和大型覆盖件模具。 改革开放 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 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 “ 模具之乡 ” ;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 陆续开始使 用 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 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 中。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王孝培主编 . 冲压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202姜奎华主编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603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 冲模设计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 1998、 1504钣金冲压工艺手册编委会编著 . 钣金冲压工艺手册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 社 ,1989、 1675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编写委员 会 .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93、 546候义馨 .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M. 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4、 627卢险 峰 . 冲压工艺模具学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 1999、 448胡亚民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159刘湘云 . 邹金统主编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M.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4、1610陈尖嗣 . 郭景仪主编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M.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 1991、 6211张鼎承主 编 . 冲压机械化与自动化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 1982、 9212张毅主 编 . 现代冲压技术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4、 10213许发樾主 编 . 模具标准应用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 1994、 16414of a . 997,15郭成等 . 冲压件废次品的生产与防止 200 例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 12016. 研 究内容 1设计、研究思路 本次设计按照工艺分析 工艺方案确定 模具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此工件材料采用黄铜,生产批量为大批量,需要用模具进行生产。由于该零件有 2 个 2一个 3 12 的长方形孔,而且有直线、圆弧组成的轮廓外形,因而模具包含有冲孔、落料工序。对于 2 小孔,由于孔径大于或者等于料厚,不属于深孔冲裁,因此在模具设计时没有必要对冲孔小凸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保护,也没有必要对凸模进行强度校验。从材质上看,冲裁材料铜母线为紫铜,属低强度、高延伸性、高延伸率、塑性及流动性好 的软材料,有利于成型,总体来说,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较好。 1)方案对比 该工件包括落料 、冲孔、弯曲、 等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落料 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圆孔 切边 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 合模生产。 2)方案分析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 制造周期短 ,但需要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比较高。适合大批量生 产。 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高,且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模具强度。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最佳。 研究内容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采用 行三维造型,用 行二维绘图,通过对零件结构、尺寸、材料性能的深入了解,确定了初步的工艺方案,通过计算得出该零件所需原料尺寸,并考虑到弯曲带来的影响,决定了不同位置的孔的冲裁顺序,由此确定了完整的工艺方案。在零件结构尺寸设计中,由产品结构决定了凸模、凹模、固定板垫板等零件形状,模 架采用中间导柱模架。 4预期成果 ( 1)产品零件二维图、三维造型图; ( 2)开题报告一份;(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特色与创新) ( 3) 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 4)设计说明书一份及光盘。 研究计划 第 1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第 3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第 7 1、第 4 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第 9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第 13 编写设计说明书,打印并准备答辩 第 16 周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特色与创新 本模具设计中应用了大量的二维绘图软件和少量的三维立体软件 ,使产品更具直观性 ,便于设计和制造。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3 月 2 日 教研室 意 见 主任签名: 2013 年 3 月 5 日 学院意见 教学院长签名: 2013 年 3 月 5 日 第 I 页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 论 文 ) 中 文 摘 要第 I 页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 论 文 ) 外 文 摘 要 n of s of in to in on an of a of of of of of of of as of is an of a of a By of on a 第 I 页 2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压工艺介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压工艺的种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材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结构形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尺寸精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展开长度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3 章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4 章 模具总体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类型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作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出件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送料 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导向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5 章 模具设计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样、计算条料宽度、确定步距、材料利用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样方式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算条料宽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步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算材料利用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压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力中心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孔模中 凸模的尺寸及制造精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弯曲部分工作尺寸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凹模的间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U 形弯曲处的凸、凹模工作 部分尺寸及公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6 章 主要零部件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I 页 3 模洞的类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的外形尺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的其它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7 章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核模具闭合高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压设备的选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8 章 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模具装配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结构的组成 .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第 9 章 模具的安装调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的安装 调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配要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10 章 总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作 者: 学 号 08 学 院: 专 业: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 计 题 目: 电池弹片级进模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13 年 4 月 淮 安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摘要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冲压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介绍了级进模冷冲压成形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 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还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 电池弹片;级进模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业 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n of s of in to in on an of a of of of of of of of as of is an of a of a By of on a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 1 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 1 压工艺介绍 . 1 压工艺的种类 . 2 压行业阻力和障 碍与突破 . 3 第 2 章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 6 件材料 . 6 件结构形状 . 6 件尺寸精度 . 6 件展开长度计算 . 7 第 3 章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 8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 8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 9 第 4 章 模具总体设计 . 10 具类型的选择 . 10 作方式 . 10 料、出件方式 . 10 料方式 . 10 件方式 . 10 定送料方式 . 10 定导向方式 . 11 第 5 章 模具设计计算 . 12 样、计算条料宽度、确定步距、材料利用率 . 12 样方式的选择 . 12 算条料宽度 . 12 定步距 . 14 算材料利用率 . 14 压力的计算 . 15 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 15 料力的计算 . 17 力中心的确定 . 18 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 19 孔模中凸模的尺寸及制造精度 . 19 具弯曲部分工作尺寸计算 . 20 、凹模的间隙 . 20 U 形弯曲处的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 21 第 6 章 主要零部件设计 . 23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23 模洞的类形 . 23 模的外形尺寸 . 23 具的其它零件 . 24 第 7 章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 29 核模具闭合高度 . 29 压设备 的选定 . 29 第 8 章 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 . 30 制模具装配图 . 30 具结构的组成 . 30 第 9 章 模具的安装调试 . 32 具的安装调试 . 32 定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 . 32 配要点 . 32 第 10 章 总结 . 33 致 谢 . 34 参考文献 . 35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1 第 1 章 绪 论 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现代模具工业有 “ 不衰亡工业 ” 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 600亿至 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 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 600多亿,同时,有近 200个亿的出口),到 2005年模具产值预计为 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 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 2005年的 2亿美元 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 80%的模具需要更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 400万辆,预计 2004年产销量各突破 5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 260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 20%之多。目前,中国 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 50多万。 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 24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 占 50%,塑料模具约占 33%,压铸模具约占 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 11%。 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冲压件 )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 (或称压力加工 ),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 60 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 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凸台等。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2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 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 ;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 (供小批量生产 )、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 (供大量生产 ),以及研制快速 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 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3 安全生产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阻力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美国 680条冲压线中有 70%为多工位压力机,日本国内 250条生产线有 32%为多工位压力机,而这种代表当今国际水平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在我国的应用却为数不 多;中小企业设备普遍较落后,耗能耗材高,环境污染严重;封头成形设备简陋,手工操作比重大;精冲机价格昂贵,是普通压力机的 510 倍,多数企业无力投资阻碍了精冲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液压成形,尤其是内高压成形,设备投资大,国内难以起步。 突破点:加速技术改造 要改变当前 大部分还是手工上下料的落后局面,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新工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应向单机连线自动化、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特别是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方向发展。争取加大投资力度,加速冲压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使尽早达到当今国际水平。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板材成形装备自动化、柔性化有了技术基础。应加速发展数字化柔性成形技术、液压成形技术、高精度复合化成形技术以及适应新一代轻量化车身结构的型材弯曲成形技术及相关设备。同时改造国内旧设备,使其发挥新的生产能力。 阻力二:生产集中度低 许多汽车集团 大而全,形成封闭内部配套,导致各企业的冲压件种类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难以满足专业化分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弱;摩托车冲压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 “ 优而不胜,劣而不汰 ” 的状态;封头制造企业小而散,集中度仅 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 迅速改变目前 “ 大而全 ” 、 “ 散乱差 ” 的格局,尽快从汽车集团中把冲压零部件分离出来,按冲压件的大、中、小分门别类,成立几个大型的冲压零部件制造供应中心及几十个小而专的零部件工厂。通过专业化道路,才能把冲压零部件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实力的冲压零 部件供应商。 阻力三:冲压板材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4 目前,我国汽车薄板只能满足 60%左右,而高档轿车用钢板,如高强度板、合金化镀锌板、超宽板 (1650上 )等都依赖进口。 突破点:所用的材料应与行业协调发展 汽车用钢板的品种应更趋向合理,朝着高强、高耐蚀和各种规格的薄钢板方向发展,并改善冲压性能。铝、镁合金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性材料,扩大应用已势在必行。 阻力四: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 在我国,许多冲压新技术起步并不晚,有些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常常很难形成生产力。先进冲压工艺应用不多,有 的仅处于试用阶段,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导致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应用慢,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更甚。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仍采用传统冲压技术,对下一代轻量化汽车结构和用材所需的成形技术缺少研究与技术储备。 突破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 我国与欧、美、日等相比,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还没有一个产、学研联合体,科研难以做大,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应围绕大型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持,企业为应用基地,形成产品、设备、材料、技术的企业联合实体,形成既能开 发创新,又能迅速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阻力五:大、精模具依赖进口 当前,冲压模具的材料、设计、制作均满足不了国内汽车发展的需要,而且标准化程度尚低,大约为 40%45%,而国际上一般在 70%左右。 突破点: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必须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模具企业,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 别是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优化技术 (加速我国模具标准化进程,提高精度和互换率。力争 2005 年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到 60%, 2010 年达到 70%以上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阻力六: 专业人才缺乏 业内掌握先进设计分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冲压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摩托车行业中具备冲压知识和技术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更为缺乏且大量外流。另外,众多合资公司由外方进行工程设计,掌握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5 设计权、投资权,我方冲压技术人员难以真正掌握冲压工艺的真谛。 突破点:提高行业人员素质 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振兴我国冲压行业需要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大批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家,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级技能人才。要舍得花大力气,有计划、分层次 地培养。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6 第 2 章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本次设计冲压工件如下图,材料为黄铜,厚度为 图 件图 件材料 由图 析知:此工件材料采用黄铜,生产批量为大批量,需要用模具进行生产。由于该零件有 2 个 2一个 3 12 的长方形孔,而且有直线、圆弧组成的轮廓外形,因而模具包含有冲孔、落料工序。对于 2 小孔,由于孔径大于或者等于料厚,不属于深孔冲裁,因此在模具设计时没有必要对冲孔小凸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保护,也没有必要对凸模进行强度校验。 从材质上看,冲裁材料铜母线为黄铜,属低强度、高延伸性、高延伸率、塑性及流动性好的软材料,有利于成型,总体来说,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较好。 件结构形状 工件结构形状相对简单,圆形弯曲,有一个圆形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料厚为 足许用壁厚要求(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壁厚),可以冲裁加工。 件尺寸精度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7 根据零件图上所注尺寸,工件要求不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采用 通冲裁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冲裁工艺性较好,综合评比适宜冲裁加工。 件展 开长度计算 一般折弯 :(R=0, =90 ) L=A+B+K ( 1. 当 0T , K=0 2. 对于铁材 : (如 ) a. 当 , K=b. 当 , K=c. 当 T , K=.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 U. 当 T , K= 件展开长度、 工件厚度为 以展开长度为: L=10+2=图 示 : 图 件展开图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8 第 3 章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落料 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圆孔 切边 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 合模生产。 表 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模具种类比 较项目 单工序模 (无导向)(有导向) 级进模 复合模 零件公差等级 低 一般 可达 可达 零件特点 尺寸不受限制厚度不受限制 中小型尺寸厚度较厚 小零件厚度 加工复杂零件,如宽度极小的异形件 形状与尺寸受模具结构与强度限制,尺寸可以较大,厚度可达 3件平面度 低 一般 中小型件不平直,高质量制件需较平 由于压料冲件的同时得到了较平,制件平直度好且具有良好的剪切断面 生产效率 低 较低 工序间自动送料,可以自动排除制件,生产效率高 冲件被顶到 模具工作表面上,必须手动或机械排除,生产效率较低 安全性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比较安全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 低 比无导向的稍高 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 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9 适用场合 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件的生产 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根据分析结合表分析: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 制造周期短 ,制造简单,但需要多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 高,操作方便,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比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高,且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模具强度也能满足要求。冲裁件的内孔与边缘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板料的定位精度比方案二低,模具轮廓尺寸较小。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最佳。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级进模是指在条料的送料方向上,具有两个以上的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级进模的定距方式有两种: 挡料销定距和侧刃定距。 本模具采用侧刃定距。侧刃代替了挡料销控制条料送进距离(步距),侧刃是特殊功用的凸模,其作用是在压力机每次冲压行程中,沿条料边缘切下一块长度等于送料近距的料边。在条料送进过程中,切下的缺口向前送进被侧刃挡块挡住,送进的距离即等于步距。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10 第 4 章 模具总体设计 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模方式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作方式 零件 的生产批量为大批量,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动送料方式,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料、出件方式 料方式 刚性卸料与弹性卸料的比较: 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当卸料板只起卸料作用时与凸模的间隙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单边间隙取( t。当固定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 凸模的配合间隙应该小于冲裁间隙。此时要求凸模卸料时不能完全脱离卸料板。主要用于卸料力较大、材料厚度大于 2模具结构为倒装的场合。 弹压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料厚小于或等于 2件比 较平整。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选择( t,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对凸模导向作用时,二者的配合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常用作落料模、冲孔模、正装复合模的卸料装置。 工件平直度较高,料厚为 对较薄,卸料力较小,弹压卸料模具比刚性卸料模具方便,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态,且弹性卸料板对工件施加的是柔性力,不会损伤工件表面,所以采用弹性 卸料。 件方式 因采用连续模生产,故采用向下落料出件。 定送料方式 因选用的冲压设备为开式压力机且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宽度 B 小于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 L 故采用横向送料方式,即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送料。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11 定导向方式 方案一:采用对角导柱模架。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压力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复合模。 方案二:采用后侧导柱模架。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因为导柱安装在后侧,工作时,偏心距会造成导套导柱 单边磨损,严重影响模具使用寿命,且不能使用浮动模柄。 方案三:四导柱模架。具有导向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冲压件尺寸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零件,以及大量生产用的自动冲压模架。 方案四: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但只能一个方向送料。 根据以上方案比较并结合模具结构形式和送料方式,为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该级复合模采用对角侧导柱模架的导向方式,即方案一最佳。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12 第 5 章 模具设计计算 样、计算条料宽度、确 定步距、材料利用率 样方式的选择 方案一:有废料排样 沿冲件外形冲裁,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