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七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惠安县七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惠安县七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惠安县七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惠安县七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 1 福建省惠安县福建省惠安县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形式 闭卷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 某导演拍摄电视剧 隋文帝 时 布置了四个场景 其中错误的是 a 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b 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 出兵灭陈 完成国家的统一 d 发展经济 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 有人说 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 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都结束了分裂局面 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 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 都是两世而亡 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 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 b c d 3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中 河 的中心在 a 洛阳 b 长安 c 余杭 d 涿郡 4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被尊奉为 天可汗 c 设立西域都护 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5 七年级 1 班排演历史剧 贞观之治 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他扮演的名臣是 a 姚崇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魏征 6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 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 创立殿试制度 b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 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 某史料对图 1 有如下介绍 水车如纺车 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 缚以竹 筒 旋转时 低则舀水 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a 曲辕犁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8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 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 贱夷狄 指少数民族 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a 重视教育 大力培养人才 b 选用良吏 提高行政效能 图 6 图 2 人面鱼纹盆 图 3 兵马俑 图 4 骆驼载乐俑 图 5 渔樵耕读碗 c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改善民族关系 d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9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 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图 2 b 图 3 c 图 4 d 图 5 10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c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d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11 唐朝时期 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 b 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c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12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 7 世纪印度历史 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史记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老子 13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 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 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 城内围隔成 一百多个坊 除了皇城 中央官署外 还有东 西两个市场 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a 唐朝长安 b 北宋开封 c 南宋临安 d 清朝北京 14 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 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 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遣唐使来华 15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八王之乱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16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他的诗飘逸洒脱 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 具有 浓郁的浪漫情怀 享有 诗仙 的美誉 他是 图 7 岳飞像 图 8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17 图 6 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金 c 西夏 d 清 18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豪门大户的后代 19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 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 实行三年一换 b 撤消所有权力 c 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 分化事权 20 图 7 中人物在 满江红 中喝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 其中 胡虏 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契丹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 蒙古统治者 21 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 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a 玉米 b 占城稻 c 马铃薯 d 花生 22 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a 完颜阿骨打 b 耶律阿保机 c 铁木真 d 元昊 23 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a 陈桥兵变 b 黄袍加身 c 重文轻武 d 澶渊之盟 2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 4 幅两宋与西夏 金并立的示意图中 哪一幅是错误 的 a b c d 25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里 赢秦氏 始兼并 迨至隋 一 土宇 元灭金 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 秦始皇 隋炀帝 宋太祖 b 秦始皇 隋文帝 元世祖 c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d 汉武帝 隋文帝 元世祖 26 图 8 为我国古代的 瓦舍 取 来时瓦舍 去时瓦解 之意 图 7 隋朝大运河 图 14 它的出现反映了 a 隋唐科举制发展 b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 明清工商业繁荣 27 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 府 d 台湾行省 28 图 14 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过程 与图中的 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南宋 29 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 这一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理藩院 30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 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 海关 b 总理衙门 c 户部 d 市舶司 二 辨析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共 5 分 31 北宋中期 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 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 选购了 一本书 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 材料解析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32 题 14 分 第 33 题 13 分 共 27 分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7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2 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 分 图 7 鉴真 图 8 玄奘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2 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1 分 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1 分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唐太宗 3 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 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 2 分 在他的统治下 唐 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 分 材料四 图 7 图 8 4 图 7 和图 8 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 者 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2 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 分 3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 退将诗 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 当 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图 11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2 分 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2 分 材料二 图 11 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 据专家介绍 古船 长 34 米 宽 11 米 排水量近 400 吨 载重 200 吨 是宋 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 该船船体大 吃水深 操纵 性好 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 在船上还发现香料 胡椒 瓷器 钱币等物品 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 的泉州商船 2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 分 材料三 表 1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19 8 998578580 2 唐代 392041543 2 514852956 8 北宋 1122476062 9 662429637 1 3 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表 1 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 代哪一历史现象 2 分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4 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3 分 34 材料论述 本大题共 8 分 唐朝时期 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 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 也给 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 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 日本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 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646 年日本的 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 改革 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还仿隋唐科举制 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 参照隋唐律令 制定了 大宝 律令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节日风俗 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开元 天宝时期 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 长期与汉人杂居 相互习染 社会风气 一度甚至出现了 胡化 苗头 引起世人的担忧 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 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 华 不断丰富自身营养 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阅读材料 请回答 1 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 分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 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8 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二 辨析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共 5 分 31 5 分 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32 题 14 分 第 33 题 13 分 共 27 分 32 1 2 分 意义 2 分 2 制度 1 分 标志 1 分 3 2 分 局面 2 分 4 事迹 2 分 5 时代特征 2 分 33 1 政策 2 分 积极影响 2 分 2 历史信息 2 分 3 历史现象 2 分 原因 2 分 4 启示 3 分 34 材料论述 本大题共 8 分 1 2 分 2 观点 论述 结论 6 分 18 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baacdcdccb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cbabdaaadc 题号 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bcddbcbdbd 二 辨析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共 5 分 31 不正确 2 分 理由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 分 会子是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 1 分 三 材料解析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32 题 14 分 第 33 题 13 分 共 27 分 32 1 南至余杭 北达涿郡 2 分 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 化交流 2 分 2 制度 科举制 1 分 标志 隋炀帝设进士科 1 分 3 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 分 局面 贞观之治 2 分 4 鉴真东渡日本 传播唐朝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或 玄奘西行天 竺 求取佛经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2 分 5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 分 33 1 政策 重文轻武 2 分 积极影响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 分 2 历史信息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 宋朝造船技术先进 宋朝时泉州有发达的造船业 宋朝与 东南亚地区有经贸往来等 回答一点可得 1 分 总分 2 分 3 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的南移 2 分 原因 人口南迁 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南方社会安定 战乱少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等 回 答一点得 1 分 总分 2 分 4 启示 要保持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的局面 要实行对外开放 鼓励对外贸易 要重视科技 进步 要提升劳动者素质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回答一点得 2 分 两点得 3 分 34 材料论述 本大题共 8 分 1 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2 分 2 评分标准第一层 观点明确 2 分 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 4 分 第二层 观点较 明确 1 分 史论结合较好 逻辑较清楚 2 3 分 第三层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提炼观点 0 分 对材料有一定的理解 1 2 分 答案示例 观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的特点 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2 分 论述 唐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 一方面积极传播唐朝文化 另一方面也不断地从外来文化中 汲取养分 日本效仿唐朝制度进行改革 推动社会发展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促进中 国佛教事业的发展 积极频繁的对外交往 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也促进了唐朝自 身的繁荣 3 分 结论 所以说 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1 分 观点二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的发展 图 1 2018 年春季惠安县六校联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 陈志云 审核 陈剑云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形式 闭卷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 某导演拍摄电视剧 隋文帝 时 布置了四个场景 其中错误的是 a 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b 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 出兵灭陈 完成国家的统一 d 发展经济 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 有人说 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 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都结束了分裂局面 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 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 都是两世而亡 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 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 b c d 3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中 河 的中心在 a 洛阳 b 长安 c 余杭 d 涿郡 4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被尊奉为 天可汗 c 设立西域都护 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5 七年级 1 班排演历史剧 贞观之治 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他扮演的名臣是 a 姚崇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魏征 6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 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 创立殿试制度 b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 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 某史料对图 1 有如下介绍 水车如纺车 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 缚以竹 筒 旋转时 低则舀水 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a 曲辕犁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8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 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 贱夷狄 指少数民族 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图 2 人面鱼纹盆 图 3 兵马俑 图 4 骆驼载乐俑 图 5 渔樵耕读碗 a 重视教育 大力培养人才 b 选用良吏 提高行政效能 c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改善民族关系 d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9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 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图 2 b 图 3 c 图 4 d 图 5 10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c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d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11 唐朝时期 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 b 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c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12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 7 世纪印度历史 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史记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老子 13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 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 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 城内围隔成 一百多个坊 除了皇城 中央官署外 还有东 西两个市场 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a 唐朝长安 b 北宋开封 c 南宋临安 d 清朝北京 14 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 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 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遣唐使来华 15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八王之乱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图 6 图 7 岳飞像 16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他的诗飘逸洒脱 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 具有 浓郁的浪漫情怀 享有 诗仙 的美誉 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17 图 6 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金 c 西夏 d 清 18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豪门大户的后代 19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 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 实行三年一换 b 撤消所有权力 c 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 分化事权 20 图 7 中人物在 满江红 中喝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 其中 胡虏 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契丹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 蒙古统治者 21 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 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a 玉米 b 占城稻 c 马铃薯 d 花生 22 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a 完颜阿骨打 b 耶律阿保机 c 铁木真 d 元昊 23 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a 陈桥兵变 b 黄袍加身 c 重文轻武 d 澶渊之盟 2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 4 幅两宋与西夏 金并立的示意图中 哪一幅是错误 的 a b c d 25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里 赢秦氏 始兼并 迨至隋 一 土宇 元灭金 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 秦始皇 隋炀帝 宋太祖 b 秦始皇 隋文帝 元世祖 图 7 隋朝大运河 图 14 图 8 c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d 汉武帝 隋文帝 元世祖 26 图 8 为我国古代的 瓦舍 取 来时瓦舍 去时瓦解 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 隋唐科举制发展 b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 明清工商业繁荣 27 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 府 d 台湾行省 28 图 14 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过程 与图中的 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南宋 29 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 这一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理藩院 30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 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 海关 b 总理衙门 c 户部 d 市舶司 二 辨析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共 5 分 31 北宋中期 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 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 选购了 一本书 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 材料解析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32 题 14 分 第 33 题 13 分 共 27 分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7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图 7 鉴真 图 8 玄奘 2 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 分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2 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1 分 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1 分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唐太宗 3 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 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 2 分 在他的统治下 唐 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 分 材料四 图 7 图 8 4 图 7 和图 8 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 者 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2 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 分 3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 退将诗 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 当 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图 1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2 分 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2 分 材料二 图 11 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 据专家介绍 古船 长 34 米 宽 11 米 排水量近 400 吨 载重 200 吨 是宋 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 该船船体大 吃水深 操纵 性好 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 在船上还发现香料 胡椒 瓷器 钱币等物品 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 的泉州商船 2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 分 材料三 表 1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19 8 998578580 2 唐代 392041543 2 514852956 8 北宋 1122476062 9 662429637 1 3 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表 1 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 代哪一历史现象 2 分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4 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3 分 34 材料论述 本大题共 8 分 唐朝时期 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 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 也给 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 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 日本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 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646 年日本的 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 改革 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还仿隋唐科举制 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 参照隋唐律令 制定了 大宝 律令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节日风俗 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开元 天宝时期 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 长期与汉人杂居 相互习染 社会风气 一度甚至出现了 胡化 苗头 引起世人的担忧 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 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 华 不断丰富自身营养 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阅读材料 请回答 1 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 分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 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8 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二 辨析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共 5 分 31 5 分 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32 题 14 分 第 33 题 13 分 共 27 分 32 1 2 分 意义 2 分 2 制度 1 分 标志 1 分 3 2 分 局面 2 分 4 事迹 2 分 5 时代特征 2 分 33 1 政策 2 分 积极影响 2 分 2 历史信息 2 分 3 历史现象 2 分 原因 2 分 4 启示 3 分 34 材料论述 本大题共 8 分 1 2 分 2 观点 论述 结论 6 分 18 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题号 1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