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_第1页
己亥杂诗(其五)_第2页
己亥杂诗(其五)_第3页
己亥杂诗(其五)_第4页
己亥杂诗(其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张林荣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传世名句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号半山 世称临川先生 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死后谥号 文 两次担任宰相 又两次被罢相 了解作者 这个宰相不寻常1 历史评价他不寻常 褒贬不一 有人把他捧上天 有人把他踩在脚下2 婚恋观念不寻常 一夫一妻 不离不弃 3 生活方式不寻常 淡泊朴素 一生如一 4 名利观不寻常 淡泊功利 淡然处之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 王安石在浙江鄞县 现在的浙江宁波 做县 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 路过杭州的时候 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写诗背景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 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 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 飞来 故名 2 千寻 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 形容高耸 3 不畏 反用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句意 4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 新语 邪臣蔽贤 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5 缘 因为 6 眼 视线 7 塔 铁塔 8 最高层 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译文 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2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 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 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的 谈谈你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思考 1 登飞来峰 前两句 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描写景物 充满生机 抒发情怀 踌躇满志 3 登飞来峰 思路 登飞来峰 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 以理入诗 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 不畏困难的心怀 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 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 三四句议论 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名句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 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 只是因为自己处在 山 的最高处 哲理 观察事物 解决问题 要站得高 看得远 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在北宋仁宗时候 大批农民失去田产 沦为佃户 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 他们只有拿起武器 铤而走险 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 变法以 富国强兵 为目标 在此期间 每项新法在推行后 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 上级官员 皇室 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所以 他一登到山岭高塔 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 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 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有关材料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 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 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 登飞来峰 思路 登飞来峰 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 以理入诗 表现了作者高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