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 质量和密度 1 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天体间的距离常用 为尺度 分子 原子的直径约为 m 2 长度的测量 1 单位及其换算 1km m mm m nm1m dm cm mm 光年 10 10 103 106 109 1012 10 100 1000 2 测量工具 刻度尺 使用前观察 如图 a 刻度尺的量程 b 刻度尺的分度值 15cm 1mm 使用时注意 a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 并 被测量的物体 b 读数时 视线 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c 读数时 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从图上看 物体的长度为 其中 是准确值 是估计值 3 误差 定义 与 之间的差异 减小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 选择 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 一端 紧靠 正对 10 45cm 10 4 0 05 测量值 真实值 平均值 精密的 改进 3 体积的测量 1 单位及其换算 1m3 dm3 l cm3 ml 2 测量 103 106 形状规则的物体 用 测量其长 宽 高 然后计算 液体体积 用 测量 a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如图 量筒的量程是 ml 分度值是 ml b 读数时 视线要与 相平 或与 相平 如图 读数正确的为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使用量筒或量杯 借助 间接测量 刻度尺 量筒或量杯 100 1 凹形液面的底 凸形液面的顶 b 59 排开液体的体积 1 概念 物体内所含 2 性质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与物体的 无关 3 单位及其换算 1t kg g mg4 测量工具 等 物质的多少 形状 状态 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 103 106 109 托盘天平 1 闪记 使用方法 五步法 放 将托盘天平放在 上 移 将游码移至标尺 调 调节 使指针静止在分度标牌 指针偏转如图甲 向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平衡螺母 称 左盘放 右盘放 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 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与 之和 如图乙 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水平桌面 左侧零位 平衡螺母 中央刻度线上 右 物体 砝码 游码 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74 2 注意事项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加减砝码时 必须用 夹取 天平和砝码应保持 测量范围 镊子 干燥 清洁 1 概念 某种物质的 与该物质 的比 2 含义 某物质 的质量 3 公式 可用 和 测量物质的密度 4 单位及换算 1g cm3 kg m3 5 水的密度 kg m3 其物理意义是1m3水的质量是 质量 体积 单位体积 天平 量筒 103 1 0 103 1 0 103kg 1 纳米材料 1 定义 将物质的尺度加工到 nm 它们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能发生了异常的变化 2 特性 细菌 自洁性能 不沾水也不沾油 硬度高 耐磨损 耐高温 有韧性等 2 绿色 能源 的能源 如锂离子电池 硅光电池 氢燃料电池 3 记忆合金 1 成分 主要成分是 2 特性 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 其内部的 结构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外形变化 1 100 抑制 高效和环保 镍和钛 晶体 1 如图甲 乙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g 2 用细线拴好物体 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 如图丙 则物体的体积是 ml cm3 3 物体的密度为 kg m3 参考答案 1 47 4 2 10 3 4 74 103 1 长度的估测 对长度 1m 1dm 1cm 1mm 形成具体的认识 常识性了解一些常见的物体长度 如一拃的长度大约为20cm 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 一步的长度约为70cm等 2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 选 刻度尺的 最大测量值 大于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分度值越小 精确度越高 此外还要考虑测量的可行性 2 放 对齐零刻线 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对齐或平行 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 3 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以其他整刻度线为 零 起点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等于终端刻度值减去 零 起点刻度值 4 记 估读时 若被测物体的末端和整刻度线对齐 估读数字是 0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最后记录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一致 易错警示 当估读值为0时 0不可以省去 如1 20或1 00cm中 所有的0都不可以省去 拓展延伸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当待测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 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实现间接测量 选择设计测量方案时应遵循简便易行 误差越小越好的原则 1 累积法 也叫测多求少法 在待测物体的长度很小 而测量用的刻度尺精确度又不够时 可以先测出若干个和它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 然后用总长度除以这些物体的个数 就得到待测物体的长度 2 以直代曲法 也叫化曲为直法 曲线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 可以先量出一小段直线的距离 然后看一下曲线一共有多少段这样的直线 即可计算出曲线的长度 3 滚轮法 也叫以轮代尺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 用一个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 记下滚动的圈数 再测出滚轮的周长 然后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圈数 即可算出曲线的长度 4 平移法 也叫化暗为明法 有些待测的长度隐含在物体内部 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 可借助其他工具把待测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 例如 要测硬币的直径 就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典例1 2012 盐城中考 下列图中 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思路导引 解答本题要抓住三点 精讲精析 选c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 有刻度的一边要跟被测物紧贴 这样便于准确读数 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 即沿着被测长度 不能歪斜 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数刻线要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 a d选项没有将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 且d项读数时 视线未与尺面垂直 b选项没有将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故选c 方法归纳 刻度尺的读数 变式训练 2012 安徽中考 如图所示 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 读数为 cm 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长度的测量 观察尺子的分度值 测量的起点数值 本题起点为0刻度 读数时要用直尺一直角边与尺子边重合 移动并使另一边刚好接触叶子的右边 这时垂直于尺子的直角边所对应的刻度值为叶子的长度数值 读数为2 70cm左右 答案 2 70 2 68 2 72 有六名同学 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 六次测量记录是 l1 18 82cm l2 18 83cm l3 17 28cm l4 18 81cm l5 18 80cm l6 18 805cm 1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 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3 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 4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解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 由测量记录来看 估计值前一位数字 8 的单位是mm 故分度值为1mm 17 28cm与其他五个测量结果相差较大 且准确值不一致 因此是错误的 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而18 805cm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两位 不符合要求 因此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该取l1 l2 l4 l5四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又因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故结果应取18 82cm 答案 1 1mm 2 17 28cm 3 18 805cm 4 18 82cm 1 质量的估测 1 识记和熟悉常见质量的大小 如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 15kg 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g 2 方法 可将不熟悉的单位转化为熟悉的单位 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生活中常用的斤 两等 2 天平的调节和读数 1 测量前 按照左偏 指针 右调 右偏左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 2 测量中 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夹取砝码 当无法通过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时 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 读数时 以游码左端对应的刻度为准 易错警示 1 当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中线处或者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 也认为天平处于平衡 2 测量过程中 严禁再调节平衡螺母 典例2 2013 广东中考 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 指针静止时出现图甲的情形 此时应向 调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由图乙 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g 思路导引 明确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 调节天平横梁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这时横梁平衡 甲图情形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 被测物体的质量 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所以乙图读数是30g 2 4g 32 4g 丙图读数是82 4g 液体质量是总质量减空烧杯质量 82 4g 32 4g 50g 答案 左32 450 方法归纳 天平使用口诀一放平 二调零 三转螺母成平衡 一边低向另一边转 针指中线才算完 左物右码镊子夹 游码最后调平衡 砝码游码加起来 物体质量测出来 变式训练 2012 自贡中考 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 使用前 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 游码置于零刻线 调节 使秤杆水平平衡 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所示 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kg 解析 本题考查用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种台秤的工作原理和天平相同 使用前也要进行调节 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 游码置于零刻线处 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在读数时砝码数加上游码数就是所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 调零螺丝2 2 1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同种物质的密度 是定值 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能认为密度跟质量m成正比 跟体积v成反比 当 一定时 2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不随物体质量 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但同种物质的密度会在外界因素 如温度 状态 压强等 变化时发生改变 3 气体密度的可变性 焊接时 或医院 用的装氧气的钢瓶体积未变 但瓶内氧气质量减少 由 可知 钢瓶内气体密度不断减小 此类问题还有轮胎充气等 4 密度的相关计算 1 根据m v 可以求出庞大物体的质量或是在不方便用天平的情况下测出物体的质量 2 根据v 可以求出形状不规则的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 或者在不方便用量筒的条件下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 典例3 2012 哈尔滨中考 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 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橡皮泥的密度是 g cm3 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 其质量是 g 思路导引 1 求密度 根据坐标图找出某一体积对应的质量 2 明确橡皮泥的密度与橡皮泥的体积无关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利用图像求密度的相关计算 根据图像可知 当物体的质量为60g时 物体的体积为30cm3 则橡皮泥的密度 当体积为20cm3时 密度不变 故其质量m v 2g cm3 20cm3 40g 答案 240 方法归纳 密度图像的分析 1 求密度 在m v图像中 横轴表示体积 纵轴表示质量 图像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组m v值 根据对应量求密度 2 比较大小 斜线越靠近纵轴 m与v的比值越大 密度越大 斜线越靠近横轴 m与v的比值越小 密度越小 3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当v一定时 4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当m一定时 变式训练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 20g 1 0 103kg m3b 60g 0 8 103kg m3c 60g 1 0 103kg m3d 20g 0 8 103kg m3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根据图像求密度的相关计算 由题表可知 质量每增加20g 体积就增加20cm3 由 得 1 0 103kg m3 从图像上可以看出 当液体体积为0时 对应的质量是20g 即量杯的质量是20g 故选a 1 实验原理 2 测量仪器 3 实验步骤 1 测量盐水的密度 将适量配制好的盐水倒入烧杯中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读出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即可算得倒出的盐水的质量m 盐水的密度 天平 量筒 m1 m2 2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 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 慢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 读出这时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算出小石块的体积v 小石块的密度 v2 v1 4 问题探究 1 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如果先测体积 再测质量 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提示 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 再将盐水倒入烧杯测质量 此时量筒内会残留一部分盐水 致使所测盐水质量偏小 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小 2 在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如果先测体积 再测质量 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提示 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 再用天平测质量 此时小石块会带有一部分水 致使所测质量偏大 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典例1 2013 重庆中考 老师讲了 测密度 这节知识后 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 他们拿出一个柑橘 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1 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 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端调节 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 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 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柑橘的质量是 g 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 则柑橘的密度为 kg m3 3 如果小楠做实验时 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 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 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其原因是 4 实验完成后 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 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 又取出小烧杯 量筒 溢水杯和牙签等 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 接着小楠的做法是 5 小明在思考 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 你认为不妥之处是 解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 1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调平时 指针偏右 即需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直到使得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为止 2 柑橘的质量m 220g 0 8g 220 8g 柑橘的密度 3 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 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 这样柑橘上会沾有水 导致柑橘的质量变大 根据 体积准确时 质量偏大 测出的密度偏大 4 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 小楠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 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 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 5 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时 小烧杯中水不可能完全倒入量筒中 杯壁有少量残留 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 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答案 1 水平左 2 220 80 96 103 3 偏大柑橘上会沾有水 导致测得的柑橘的质量变大 4 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 小楠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 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 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 5 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 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延伸探究 结合典例思考以下问题 1 若在实验时 没有量筒 只有一个溢水杯 可按以下方案进行 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m 在溢水杯中装水 使水面与溢水杯相平 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 用细线拴住柑橘放入水中浸没 溢出部分水 请补充完整 2 用上述物理量写出柑橘密度的表达式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解析 本题考查测量固体密度实验 测柑橘的密度就是想办法测出柑橘的质量和体积 利用 求密度 本题中通过实验步骤 已经测出柑橘的质量为m 所缺少的步骤就是间接测出柑橘的体积 即取出柑橘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 则溢出水的质量m水 m1 m2 柑橘的体积v等于溢出水的体积v水 由 得 v水 所以柑橘的密度答案 1 取出柑橘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 2 典例2 2012 北京中考 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 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 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 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 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 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 如图乙所示 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3 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 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 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 4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 m3 解析 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探究 1 横梁静止时 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根据 左偏右旋 右偏左旋 的原则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 由图乙知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60cm3 3 根据丙图右盘中所加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可知 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m1 50g 10g 2g 62g 4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m总 m1 128g 62g 66g 盐水的密度为 1 1g cm3 1 1 103kg m3 答案 1 右 2 60 3 62 4 1 1 103 延伸探究 结合典例思考以下问题 小军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 1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 2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3 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读出示数v 4 盐水的密度 你认为 选填 小红 或 小军 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另一个同学的测量值会 解析 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 小红同学倒出盐水的过程中虽有部分附着在杯壁上 但是对测量的倒出盐水的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而小军同学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的过程中杯壁附着一部分 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小 密度值偏大 故小红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答案 小红偏大 方法平台 测量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1 明确实验原理 如根据 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2 由原理可明确待测的物理量 如测量物体的密度选定测量工具 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质量和体积 3 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测量和读取数据 以及根据公式计算和处理数据 1 下列数值中 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 8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 一张试卷的厚度为70d 小明身高约为1 68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为0 8m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m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 68m 2 下列现象中 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铁块熔化成铁水b 一块铜压成铜片c 一块木头带到宇宙飞船中 随飞船升高d 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铁块熔化成铁水 虽然铁块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但它所含铁的多少没有变化 即质量不变 一块铜压成铜片 说明铜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但它所含铜的多少没有变化 质量也不变 一块木头无论放在什么位置 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 但它所含木材的多少不变 质量也不变 粗糙的铝锭在磨制成光滑的圆柱体的过程中 所含的铝变少了 因而圆柱体所含铝比原来粗糙的铝锭减少了 故选d 3 下列图像中 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图像 故选b 4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 a 或 b 物体的长度为 cm 解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应注意 五会 其中 会看 是指视线要正对刻度尺 与尺面垂直 不要斜视 因此b正确 通过图示可知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 每小格表示0 1cm 估读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答案 b2 45 2 43 2 47均可 5 炎热的夏季 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 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 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 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 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 啤酒的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造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瓶装啤酒放入冰柜 温度降低水结冰时 质量仍不变 但密度变小 体积膨胀 所以会把玻璃瓶胀破 答案 不变变小 6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 填单位 若苹果的密度为0 8g cm3 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 cm3 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的估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500g 故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g 由 知 v 答案 g200 7 某同学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他按以下设计的步骤进行了实验 a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并记下水的体积v1 b 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 忽略细线的体积 并记下体积v2 c 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到已经调好的天平上测得了石块的质量m 1 由图可知 该同学测得的石块质量为 g 体积为 cm3 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kg m3 2 按此步骤测得石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 大 或 小 原因是 3 步骤a中 适量的水 的含义是 解析 本题考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1 在读取质量数时 应是砝码质量数加上游码所指质量数 该同学测得的石块质量为20g 20g 10g 4 0g 54 0g 0 054kg 在读石块体积时 应是总体积减去原来量筒中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是80ml 60ml 20ml 20cm3 2 10 5m3 根据密度公式得 2 此实验操作是先测量石块的体积 后测量石块的质量 当从量筒中取出石块时 石块表面附着一部分水 导致测得石块的质量比真实值偏大 石块的体积是不变的 故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3 步骤a中 适量的水 的含义是既要让石块全部浸没 又不能让石块浸没时水面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这样能够准确测出石块的体积 答案 1 54 0202 7 103 2 大石块的体积不变 当从量筒中取出石块时 石块表面附着一部分水 导致测得石块的质量比真实值偏大 3 量筒中的水既要让石块全部浸没 又不能让石块浸没时水面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1 2013 杭州中考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 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 5 a 厘米b 分米c 毫米d 微米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pm2 5粒径小 富含大量的有毒 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 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故选d 2 2012 泰州中考 小明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只老母鸡 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 你认为 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a 20gb 200gc 2kgd 20kg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质量的估计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kg 故选c 3 2013 绍兴中考 同一密封袋装食品 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 表现出不同的外形 如图甲和乙所示 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 质量b 气压c 密度d 体积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质量 气压 密度 体积的影响因素 同一密封的小包袋装食品 不管它处于什么地方 其质量与物体的位置 状态 形状 温度无关 因此袋内一定不变的是质量 从题图中看出食品处于不同海拔的地方 由于海拔越高 大气压越小 食品袋的体积在变大 在质量不变时 体积变大 密度会变小 4 2013 河北中考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 往右盘增加砝码b 从右盘减少砝码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读数之和 所以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增加砝码 5 2012 巴中中考 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 乙 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 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 这时天平刚好平衡 且游码没有移动 则可知 a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 1b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 5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 4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质量及密度的相关计算 右盘中物体的总质量为4m甲 左盘中物体的总质量为5m乙 则4m甲 5m乙 故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 4 因为两球体积相同 由 知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 4 故选c 6 2013 黄冈中考 图示圆柱体直径为 cm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 1cm 准确地读到分度值并估读一位 注意起始刻度 读数为2 90cm 2 00cm 0 90cm 答案 0 90 7 2012 成都中考 甲 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选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索引动态更新算法-洞察及研究
- 慢镜头技术的情感传递研究-洞察及研究
- 碳中和国际合作路径-洞察及研究
- 人民法院建筑方案设计
- 零延迟交互技术-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化肥渠道开发规定
-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题(无答案)
- 物联感知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GB 1903.50-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维生素D3)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欧洲非常规的知识产权战略课件
- 外滩建筑介绍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 你好,无废校园主题班会
- 中药煎服方法
- 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