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_第1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_第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_第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_第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导学案及配套教案 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运用比较阅读法,探寻三峡自然景观的特点。 3.学会本文写景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认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并找出疑点、难点。 (一).资料链接1.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 2.三峡是、和的总称。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合作交流1小组成员汇总疑、难点问题,合作解决。 2.不同小组间可以通过互问形式,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对方任何成员做出回答。 四精讲透析比较阅读早发白帝城与三峡,探寻三峡景观之特点。 1.找出早发白帝城与三峡中相对应、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写出三峡的什么特点?2.郦道元的三峡中所描绘的三峡自然景观特点还有哪些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所没有写到的?五借鉴写景之方法1.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 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训练检测一一自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自非亭午夜分()绝沿溯阻绝()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境()群响毕绝()以为妙绝()清回回清倒影()清清荣峻茂()属:属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二根据理解用三峡原文填空。 ( (1)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 (2)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 (3)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 ( (4)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三综合选择。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描写,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检测训练二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分)理由1原句理由2原句9三三峡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 3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作品背景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亲自给水经作注,是为水经注。 其中,三峡一篇原本只是注释的一部分,但因其章法严谨,浑然一体而独立成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阙(qu)叠嶂(zhng)曦(x)月襄(xing)陵沿溯(s)素湍(tun)绝(yn)长啸(xio)属(zh)引哀转(zhun)2反复朗读,把握文章朗读节奏。 重点句子节奏划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学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文学习,尤其应重视朗读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请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教师从旁协助引导。 4关注以下文言现象。 【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古今异义】夏水襄陵(古义升到高处今义帮助)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省略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目标导学三把握作者写作手法,感受三峡四季之美1阅读本文,说说本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峡的哪些内容,分别表现出三峡的哪些特征。 第一自然段写三峡两岸的山,整体概括三峡面貌,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 第二自然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出三峡之水的湍急,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自然段写三峡的春冬之景,写出了春冬之景的美丽,如一幅山水画。 第四自然段写三峡的秋景,写出了树林山涧一派肃杀的景象,突出三峡之秋的凄凉冷落。 2作者在写夏水时,是如何突出夏水雄伟峻急的?明确首先,作者突出水势之大,只着了一个“襄”字便将水大之势凸显而出,并用“沿溯阻绝”一词借用航道被堵来侧面表现水势之大。 接下来作者描述水势之急,以“乘奔御风”来与水势作比,突出水势之急。 从而将夏水的雄伟峻急的特征写尽无遗。 3作者为何要将春冬两季结合在一起写?三峡春冬两季具有怎样的美?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春冬两季雨水减少,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作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写。 此时的三峡有“素湍”,有“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有动有静、有色有声,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树,“茂”字写草。 这四个字是三峡“美”的综合表现。 而“良多趣味”一词,说明了作者的审美意趣,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4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季的寒凉的?明确作者先用一个“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然后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天,让人不胜凄凉。 总结本文先总体勾勒三峡概貌,再抓住四个季节的特点分别描写。 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严谨。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语言探究全文寥寥一百五十余字,然而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却被作者尽收笔底,这与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请你研读课文,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明确 (1)本文具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拍多为二二式,读来朗朗上口。 (2)用语凝练生动,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并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如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用语简练还体现在善用点染之法,如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板书设计三峡?山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美水?夏季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奔放美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清幽美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凄婉美可取之处本文教学以读带动内容的解读,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