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1页
21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2页
21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3页
21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4页
21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五柳先生传教案 22五柳先生传教案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准确地解释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2.依据课文语句,能概括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能在课文中找到否定句,并体会这种个性鲜明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概括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1.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2.体会用否定句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时 一一、导入 1、回顾已经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锄归。 道狭草木长(zhng),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诗文多半是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山水田园诗人。 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让学生提前搜资料,课上交流)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隐居生活。 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写作背景晋代末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陶渊明由于无法实现“大济苍生”的壮志二走上归隐之路。 归隐之后陶渊明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醉心于田园,另一方面也有大志难酬的缕缕遗憾。 这种心情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3、解题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 自传,传记体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122五柳先生传教案 4、朗读课文,检查生字预习嗜(sh)酒辄(zh?)吝(ln)短褐(h?)箪瓢(dn pio)晏(yn)黔娄(qin l?u)汲(j)俦(ch?u)觞(shng)欤(y) 二、再读课文,翻译字词句 1、重点字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地方,处所(复习与朱元思书中一百许里的“许”余) (2)亦不详其姓字字古今异义(古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 今指文字) (3)不求甚解甚过分 (4)每有会意会体会意书中意旨 (5)造饮辄尽造去,到,往辄就 (6)期在必醉期期望 (7)曾不吝情去留去留偏义复词,偏“去”(偏义复词一个词有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语素组成,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思) (8)环堵萧然萧然空荡,空寂 (9)短褐穿结结打补丁 (9)箪瓢屡空箪剩饭用的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0)晏如也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1)赞曰赞古今异义(古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 今指赞美,称赞)衔觞赋诗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1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同类 (14)衔觞赋诗觞酒杯 (15)以乐其志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2、重点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喜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译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译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4)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译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3、全文翻译,背诵参考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天性喜欢喝酒,222五柳先生传教案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经常以写文章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 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4、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五柳先生的品格就是陶渊明品格课时二一检查背诵 二、朗读全文,分析文章(小组讨论)1.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请学生归纳、列表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人生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2、这些语句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思想品格?(小组讨论)隐者风范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书中求乐、好学好读书,不求甚解率真放达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不装模作样,有人请客就去,去了就期望喝醉,醉了说走就走,一点儿也不扭扭捏捏,很爽快)安贫乐道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家贫,房屋简陋,但依然不会影响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不戚戚于贫贱”并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自娱自乐,写写文章,作作诗,在诗文中抒发情怀即可,“不汲汲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总结】(文章多次提到作者不慕荣利,不为贫贱而担心,不追求功名利禄)概况五柳先生的形象好学,率真放达(豁达),安贫乐道,不慕名利,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隐士。 3、【“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又“不求甚解”呢?(前后矛盾吗?不矛盾,那么五柳先生读书是为了什么?考功名?做官?)明确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纯属个人喜好,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懂了些什么道理就高兴的忘了吃饭。 后文多次写到“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面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22五柳先生传教案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结合学案课时二第2题)明确(无怀氏和葛天氏都是传说中上古的帝王,上古原始社会是公有制氏族社会,生产了水平低但是民主,没有阶级压迫)以此表达作者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净、怡然自得的生活。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引导什么人敢说“不”,勇敢,特立独行,有个性)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但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不随波逐流,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叹赏,也使文章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6、五柳先生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分析 (1)语言清新自然,个性鲜明。 本文语言朴素洗练,直白地袒露心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