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教案2【精品教案】 声声慢教学设计汨罗四中仇灿果教学目的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 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课件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约)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刚刚我们了解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别,那么,如梦令应该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的情景。 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 三、研习课文内容 1、音读。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它能让我们陶醉。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课件播放女声配乐朗诵) 2、意读。 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3、情读。 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教师点评) 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后作答)(课件显示问题及品读提示) 1、品读词人的感情不能离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遇孤立地谈! 2、可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3、可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4、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品读!(学生品读,教师引导。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 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此句中的“雁”在一剪梅当中也出现过,因而说雁是“旧时相识”。 不过,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忧伤。 而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词中处处体现了这样的感情,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都可以看出。 词中所选择的意象“秋风”“淡酒”“雁”“黄花”“梧桐”“秋雨”都是灰暗、低沉的,从中也可以词人此时的心境。 5、教师赏析名句(课件显示)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开篇使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 词作写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 仅此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此句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 “梧桐”这一意象无数文人曾歌过,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它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绪。 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让人觉得愁思难断。 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无从分辨这点点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 6、小结(课件显示问题答案)词作上片用秋风、飞雁衬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黄花渲染自己的愁苦,情真语切,集中反映了词人晚年寡居时的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和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 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触景生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四、对比阅读(课件显示一剪梅并伴有朗读)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对比两首词作。 (课件显示。 数字表示出现顺序)一剪梅苦西楼、花、水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字、色调明丽清新闺愁离愁声声慢晚年寡居时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雁、黄花、梧桐、细雨色调灰暗阴沉悼亡之悲怀乡之愁小结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由此可见,个人的遭遇和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她的愁是“春愁”、“闺愁”“相思之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她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那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五、延伸拓展 1、根据你对李清照的了解,试辨别下面两首词作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课件显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醉花阴为前期之作,写重阳思夫之情。 武陵春为后期之作,写晚年时疏懒、悲伤的心境。 2、(课件显示)试从题材、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这三方面来总结李清照词作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枣阳五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颈部矫正专业培训课程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帕博利珠单抗深度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广安邻水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西南大附属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泸西县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数据培训宣讲
- 四川省江油市五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德州陵城区五校联考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小儿静脉输液规范
- 土方换填施工方案
-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少先队的作风课件
- 第1课“北京双奥”荣耀中华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课件高教2024年8月版课件-第四章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施工船舶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及管理策略
- 妇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内容
- 《服装品牌策划课件》课件
- 《中国哲学史》课件
- 人员退休欢送会3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