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碑》教案范文_第1页
3《读碑》教案范文_第2页
3《读碑》教案范文_第3页
3《读碑》教案范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读碑教案范文 3、读碑教案刘成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认识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班级、时间14电子1班xx年3月日(星期)第节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大家有谁见过纪念碑吗?见到它的时候你想到什么?高耸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吸引着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去瞻仰探寻,去缅怀凭吊,解读沉思。 今天,我们跟着作家刘成章一起去读碑吧。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了解大意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问题作者读碑有多少年的历史?生20多年。 师在这20多年中,我读碑经过了几个认识阶段?生印象十分深刻体会弥深没有读懂没有完全读懂 三、品读课文在一次次的读碑的经历中,“我”的认识发生着变化。 “我”的情感也在变化。 再读课文,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体验一次读碑的情感之旅。 一) 1、请同学在书上圈点勾画以下内容以九龙泉看碑为界,在之前、之后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生之前-死的石头文字名字之后-千千万万的血肉之躯千千万万的鲜活生命 2、小组合作 3、全班交流先读的是“形”,后读的是“神”无数的英烈无私的奉献读碑无限的功绩有形的丰碑无形的力量二)情感体验无尽的使命感? 1、一旦读懂了碑的精神,“我”以后再读碑感受如何? 2、如何理解这种“悲壮感”和“使命感”?教师小结作者由碑的形,读出碑的神,凝固的石头仿佛在诉说,仿佛在期待,使“我”思想上产生震憾,情感获得升华,这也就是作者从有形的碑中读出了无穷的东西。 四、探究主旨死活有形无形 五、全班有感情的朗读第十二段 六、思维拓展老师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抗战初期的外国记者在战地采访一位中国军官。 记者问“你觉得这场战争谁会胜利?”中国军官回答“中国必胜。 记者又问“抗战胜利后,你打算做些什么?”军官回答“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在了”,然后,看着他的士兵说,“他们也都不在了。 中国军官这么回答,他很平静。 老师中国军人这么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仿佛死亡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他越是平静,越显得他的无私伟大。 联系本文,你感悟到什么呢?有战争,就会有流血牺牲我对国歌“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