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doc_第1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doc_第2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doc_第3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二)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 )2. 二级采样方案中有n、c和m值,n代表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代表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代表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3.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可以在普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在进行梯度稀释时,所吸取的1ml液体需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并用同一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 )5.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 条件下培养48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6.大肠菌群经LST肉汤初发酵试验后,等培养基变兰,且小倒管中有气泡,则需进行确证试验。( )7.进行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试验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 之间。( )8.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 )表示。( )9.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10.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大肠菌群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上的典型菌落形态是( )。A 兰色,有溶血环 B 兰色,有溶血环 C 兰色,有溶血环 D 紫红色,有胆盐沉淀环2. 在食品三级采样方案中,某食品中大肠菌群(cfu/g):m=10,M=100,n=5,c=2;现取样数n=5,测定的值分别为6.1、7.2、15、28和75(cfu/g)。则判定整批产品( )。A 合格。 B 部分合格。 C 不能判定。 D 不合格。3. 大肠菌群MPN计数初发酵试验所用培养基是( )。A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 B 缓冲蛋白胨水或碱性蛋白胨水C 改良EC 肉汤 D 乳糖发酵管4.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的最适温度和时间是( )。A 90,1h B 110,30min C 115,10min D 121,15min5.依据GB/T 4789.2-2008,菌落数测定结果1:100(第一稀释度)菌落数分别为204,213; 1:1000(第二稀释度)菌落数分别为19,18。结果菌落总数报告为( )。A 2.0104 B 2.1104 C 1.9104 D 4.01046. GB/T 4789.2-2008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是( )。A 平板涂抹法 B 显微镜检查法 C 平板菌落计数法 D 菌落计数器法7.在大肠菌群MPN计数时,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0.1,0.01.0.001三个稀释度,结果均未产气,则结果报告为( )A 9.4 B 6.1 C 0 D 3.08.菌落总数的计算公式:N= C/(n1+0.1 n2)d其中n1是指( )。A 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B 指常数2C 适宜范围菌落数的第一稀释度(低)平板个数 D 稀释因子9.大肠菌群MPN 计数测定中,选择1:10、1:100和1:1000三个稀释度各接种3管,大肠菌群阳性管结果分别为0;1;2,根据大肠菌群阳性管数,检索MPN 表,结果报MPN( )。A 6.1。 B 不能判定,重做。C 6.2。 D 9.4。10.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用菌株、培养基、试剂和水等设置( )。A 阳性对照 B 阴性对照C 空白对照 D 以上都是三、计算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编号稀释度空白对照菌落总数CFU/g(mL)1:101:1001:10001多不可计168250多不可计160152蔓延生长蔓延生长蔓延生长0蔓延生长蔓延生长蔓延生长3多不可计270650多不可计272554多不可计多不可计3130多不可计多不可计30952411503010600000007多不可计305120多不可计3129833000432800四、简答题(第1题6分,后每题7分,共34分)1.请编制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检测流程。2.简述大肠菌群复发酵试验过程及结果判定。3. 新标准对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环境有何要求?4.用PetrifilmTM1测试片检测菌落总数时,GB/T 4789.2-2008标准规定了哪两种情况将结果记录为多不可计?5.GB4789.1-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总则中样品的采样分为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