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信客》教案_第1页
6 《信客》教案_第2页
6 《信客》教案_第3页
6 《信客》教案_第4页
6 《信客》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信客教案 信客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2.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3.学会用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信客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4.注意感悟像信客这样默默奉献的人,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授课方法自读点拨法,诵读品味法,拓展延伸授课过程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 也许人们难以想像,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的信客将向我们讲述这一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让我们在故事中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 二、资料助读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 主要著作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 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 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2.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奥秘,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认为,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这评价,深得其真髓。 三、人物研究,整体把握(一)学生默读全文,依脉络提示,标示、批注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初步感知文意。 请学生自己谈出所感知的信客形象。 行文脉络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信客这个职业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行缘起转行之后。 (二)课文研读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名节俱损,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 (做信客的缘起)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 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 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信客的一生 (1)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麽事迹?为何要重点写?重点写了两件事一是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 二是写有一次遭人诬陷的事情。 写这些事情是为了说明信客这一职业的凶险性,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信客的分内工作有哪些?额外还做了哪些工作?信客到了一地,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受下次带出的信、物。 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 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要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还要向家属通报噩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情况。 (3)信客一生的转折点是什么?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因为信客的经历让他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文化程度,开阔了眼界,更使他学会了洞察人情,加上他能体谅他人的宽厚品质,使他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4)他这一生正好验证了哪一句话?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5)作者为什么要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作者褒扬的信客的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 3、语言研读 (1)“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老人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老信客告诉信客要恪尽职守,严守诚信,才能取得众人的信任。 这是老人用鲜血总结出来的道理,而信客一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正是他恪守老人这一教诲而得到的。 文章就是在宣扬“信”字。 (2)“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 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 “逼”说明了什么,“感叹唏嘘”又说明了什么?“逼”说明了老人对他过去熟悉的地方的关心,表现了老人虽然不做信客,但仍然想了解外面世界变化的心情。 “感叹唏嘘”的是坏事太多,社会太不安宁。 说明了他们对社会的关心。 (3)“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信客的何种品质?用了比喻的修辞。 说明了信客任劳任怨、为乡民服务的品质。 (4)“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这句中的“郑重”表现了信客的什么品质?“郑重”说明了信客对人们的嘱托的认真态度,表现了他的高度重视工作的责任心。 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 四、课外延伸1.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