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1页
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2页
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3页
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4页
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6 8 2 悬索桥中央扣梁段的安装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中央扣梁段的安装需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以确保施工安 全 1 高空漂浮状态下螺栓群的定位连接 2 加劲梁吊装引起主缆线形的变化导致中央扣索夹两端 局部应力的增加 3 在跨中梁段吊装前 应先将中央扣索夹下半部按照设 计要求预先用高强螺栓连接好 随加劲梁一同吊装 吊装到位 后用增设的临时吊杆固定在临时索夹上 待加劲梁线形基本形 成后 再进行中央扣索夹上半部的安装及螺栓的紧固 主缆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主缆架设施工过程中 除了要按照猫道架设一般安全防范 措施进行外 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主缆架设施工牵引行进过程中 须有 2 人全程跟踪 特别注意临时承重绳在受力后出现下挠故障 2 钢丝束还应注意防扭转 磨损及钢丝鼓丝等 如若出现 以上情况 应先对故障进行排除 再进行下步施工 3 在主缆架设施工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来 进行 安全交底工作交底到个人 4 临时锚固后应及时将锚跨鼓出的钢丝用木锤敲顺 绝不 能将鼓丝留在锚跨内 5 在索股牵引过程中 使索股始终保持一定的反拉力 克 服索盘转动惯性引起的 呼啦圈 等不良现象 6 进行主缆架设施工的队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的 经验丰 富的人员 工作中保持信息畅通 严格监控 保障安全 6 8 5 主缆索股架设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 研制主缆放索支架 提高放索质量 在索股牵引过程中 使索股始终保持一定的反拉力 克服 索盘转动惯性引起的 呼啦圈 等不良现象 2 克服索股牵引过程中的散丝现象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 题 1 保持放索速度与牵引速度的一致性 在索股牵拉期间 主缆索股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 避免索盘上的索股松散下垂磨 损而导致散丝 2 加密塔顶 散索鞍支墩位置处的托滚 在不影响索股 横移入鞍的情况下 尽可能增大塔顶 散索鞍支墩处索股滚筒 所组成的曲线的竖向曲率半径 3 全部采用尼龙托滚 对索股缠包带有较好的保护 防 止缠包带断裂造成的散丝 3 克服主缆索股牵引过程中的扭转现象时应该注意的安 全问题 1 猫道设计时 合理分布猫道承重索的间距等 尽可能 减小荷载造成的猫道倾斜 2 将牵引系统设计成双线往复式 对称于猫道布置 调 整牵引系统大小导轮组位置 并通过调整拽拉器平衡锤位置 使拽拉器与索股支承托滚保持同一竖直面 3 拽拉器与索股锚头之间采用刚性连接 4 主缆索股断面为正六边形 因此将托滚锥角设计成 600 牵引过程中索股贴靠近缘 可以保持一个面接触 以避免 托滚形状造成的影响 5 在索股上安装鱼雷夹具 内为六边形断面 与索股的 断面尺寸一致 鱼雷夹具每隔 300m 安装 1 个 安排 1 名工人 跟踪控制 防止发生扭转 4 避免索股产生鼓丝现象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 确定合理的整形入鞍工艺和顺序 2 索股牵引过程中 严密监控 杜绝局部钢丝受挂现象 3 确定适度的预提高量 减小索股调整时产生的鼓丝 4 调整索股时 采用木锤在调整部位附近反复敲打 并 用手拉葫芦适当上提索股 以减小鞍槽摩擦影响 在该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5 对于锚跨 将锚跨鼓丝人工赶至边跨侧 远离散索鞍 便于后期恒载增加后达到消除鼓丝的目的 5 采取保护索股表面的措施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 托滚间距选择恰当 适当加大托滚直径 对索股镀锌 层有较好的保护 2 将握索器及夹具边角打磨成圆角 并增大握索器与主 缆索股的接触面积 以降低对索股表面的损伤 3 防止钢绳与索股钢丝摩擦造成镀锌层损伤 4 塔顶 锚碇门架处采用尼龙吊带挂索股整形入鞍 保 护索股镀锌层 5 索股表面局部镀锌层出现损伤 立即按要求涂抹富锌 环氧漆修复保护 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7 5 11 加劲梁架设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7 5 11 1 准备工作 在梁段吊装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缆载吊机行走至主缆上 设计位置 载装加劲梁的运输船定位后 即开始加劲梁的对位 加劲梁对位准确 稳定后 即开始吊点的安装连接 吊点的丝 扣应上满 插销应穿保险销 吊具伸出长短应一致 待吊点 栓挂完毕 一切检查无误后 才可拆除加劲梁的临时固定拉线 等 当检查加劲梁所有固定件拆除完成后 才可起吊加劲梁 7 5 11 2 普通加劲梁吊装 1 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加劲梁的垂直吊装工作 吊 装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 符合安全吊装要求后 同时启动 缆载吊机起重千斤顶 逐渐将加劲梁荷载由驳船转承于吊机千 斤项上 当梁段重量 85 以上由千斤顶承载后 调整千斤顶油 缸行程 同时启动 4 台台起吊千斤顶连续提升 迅速将梁段调 离驳船并达到一定的安全距离后 再次检查梁段的水平情况 吊点的连接和吊机的工作情况 确认一切都正常后 驳船驶离 一定安全距离后待命 离开 2 梁段起吊应平稳 上下游吊点应同步升高 横桥向设 水平尺高差 200mm 纵桥向高差由吊具决定 但亦应控制不 超过 50mm 梁段起吊快到达设计位置时即接近已架加劲梁时应减速慢 行 一边起升 一边检查 观察是否与已架设的梁段相碰 并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以便梁段安全到达设计位置 3 梁段提升至预定位置后 即将梁挂于吊索上 安装吊 索螺栓插销 4 检查梁水平 扭转等符合设计要求后 施行相邻梁段 顶面临时连接施工 5 拆除缆载吊机吊点 走行缆载吊机至下一个梁段吊装 位置 依次执行以上的吊装程序 完成下一梁段的吊装 6 加劲梁应南北对称同步架设 并测量塔顶位移和扭转 7 5 11 3 合拢段加劲梁的吊装 合拢段位置的选择确定 应按图纸的要求 吊装合拢段前 需要将靠近塔身的几个梁段连续进行调整 测量合拢应有的长 度并对合拢段长度进行修正 合拢梁段起吊至设计安装位置后 即将端梁段由预偏位置顶推至设计安装位置并与合拢梁段临时 连接 全桥合拢后即告完成 7 5 11 4 加劲梁的临时锁定及焊接施工 随着加劲梁节段吊装的进行 两相邻节段梁底板间下缘张 口逐渐减小至计算值时 即进行梁段底板临时连接件的连接 全部加劲梁吊装完毕后 调整线型 进行主梁现场整体焊接工 作 主梁现场整体焊接工作由制造厂家负责施工 项目部应做 好一切配合工作 和提供相关的服务 保证主梁现场整体焊接 的质量 进度及安全 7 5 11 5 总体线型 受力的监控及调整 随着加劲梁节段吊装的进行 主缆载荷的不断增加 对塔 柱的作用力 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也跟随着发生变化 为了塔柱 的受力安全 在加劲梁吊装过程中必须跟踪监测 调整 监控监测由大桥院和桥科院联合体负责进行进行 塔顶变 位 塔柱内力的调整由项目部负责实施 其调整主要靠顶推塔 顶鞍座来实现 7 5 11 6 加劲梁吊装中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 航道会因架梁船只的布置而经常改变 因此来往船只 的通行由当地海事和航道统一指挥 2 缆载吊机应试吊检验 其操作严格按说明书执行 3 水上施工船只上配救生设备 作业人员穿救生衣 戴 好安全帽 系好安全带 4 采取措施防止电流通过吊索及主缆 特别是焊接过程 中要注意主缆及吊索的绝缘 5 装避雷装置防止雷击 6 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 6 掌握塔顶允许位移量 时时跟踪观测 及时纠偏 保 证主体等施工节段的安全 2 箱梁水中定位 梁段运抵桥位后 利用拖轮和 4 只地锚协助将运梁驳船定 位于缆载吊机吊点下方 定位精度要求不大于 50m 收放定位 锚绳 对加劲梁进行精确定位 并用销轴将加劲梁临时吊点与 缆载吊机具销接 3 垂直起吊 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加劲梁的垂直吊装工作 吊装前 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 符合安全吊装要求后 同时启动缆载 吊机起重千斤顶 逐渐将加劲梁荷载由驳船转承于吊机千斤项 上 当梁段重量 85 以上由千斤顶承载后 调整千斤顶油缸行 程 同时启动 4 台台起吊千斤顶连续提升 迅速将梁段调离驳 船并达到一定的安全距离后 再次检查梁段的水平情况 吊点 的连接和吊机的工作情况 确认一切都正常后 驳船驶离一定 安全距离后待命 离开 4 加劲梁与临时吊杆相连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梁段起吊至设计高程后 将梁段原设计吊点通过临时吊杆 与主缆上的临时索夹相连 缆载吊机逐渐将荷载转移给临时吊 杆后 解除缆载吊机吊具 吊装完成后 移动缆载吊机至下一 个吊装位置 准备下一梁段的吊装工作 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安 全 6 8 7 紧缆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 紧缆施工顺序 紧缆作业可分为预紧缆和正式缆作业 2 预紧缆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根据划分紧缆位置 首先在主缆表面相应位置处铺设麻袋 片 利用手拉葫芦边收紧主缆 边拆除主缆处层索股的缠包带 人工用大木锤边均匀敲打主缆四周 校正索股和钢丝的排列 避免出现绞丝 串丝 和鼓丝现象 同时测量紧缆处主缆的周 长 待主缆空隙率目标控制值满足目标值 30 以内 即主缆周 长小于 3 0m 后 用软钢带将主缆捆扎紧 使主缆截面接近为圆 形 3 正式紧缆作业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 主缆回弹率试验 正式紧缆前的现场紧缆试验在中跨跨中进行 以此检验紧 缆机的工作性能和测定主缆紧缆后的回弹率 并根据试验情况 对紧缆机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紧缆工艺 然后转入正式紧缆 工作 2 正式紧缆 主缆正式紧缆作业可在白天进行 a 紧固蹄的操作 液压千斤顶加载 保压 这是紧缆作 业中的一个关键工序 在初期加压阶段 以低压进行 使各紧 固蹄轻轻地接触主缆表面 且相互重迭 然后升高压力 加载 同步 紧固蹄行程达到设定位置时或压力达到规定值时保 压 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b 打捆扎带 打捆扎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当液压千斤顶 卸载后 紧固后的主缆截面形状仍保持近似圆形 并保持要求 的空隙率 当紧固蹄处主缆直径经测量符合要求后 不锈钢钢 带绕在主缆上捆扎 并用带扣固定 捆扎 2 道 间距 10cm 在 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c 液压千斤顶卸载 当打带完成后 液压千斤顶卸载 通 过操作换向阀使紧固蹄回程 紧缆机则移向下一个紧固位置 d 主缆直径的测定 为了确定紧缆后主缆的截面形状 紧 固蹄挤压结束后 处于保压位置 和液压千斤顶卸载后 分别 用专用量具测定主缆直径和周长 6 8 8 主缆缠丝施工安全要点 1 缠丝顺序 缠丝施工先缠边跨 后缠中跨 边跨由锚碇向索塔方向进 行缠丝施工 中跨由跨中往索塔方向进行 2 主缆缠丝 1 储丝轮绕丝 s 形钢丝按每个索夹间区间精确计算钢丝用量并以卷供应 缠丝前通过特制绕丝机以一定张力将 s 形钢丝卷转绕至储丝轮 上 以供相应主缆索夹区间缠丝使用 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 缠丝机试运转 将缠丝机安装在塔顶边跨侧主缆上 进行安装保养调试工 作 在各减速机 变速箱中加足润滑油 其他各运动副间均按 要求加注润滑油或润增脂 按要求进行空机试运转 做好缠丝 试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调整缠丝机齿圈转动及前移电向变频 器 使齿圈每转动 1 圈 即缠丝 1 圈 的同时沿机架作走 9mm 3 缠丝试验 缠丝前先进行缠丝试验 主要检验缠丝机性能及焊接强度 并确认达到以下标准 a 缠绕钢丝相互之间无间隙 b 无重叠缠绕 交叉缠绕 乱丝 c 缠丝表面光滑 d 焊点焊接强度要确保剪切强度在缠绕钢丝的张力之上 3 主缆缠丝施工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主缆缠丝通过缠丝机进行 主要施工工艺包括 索夹前起 始段人工挤压缠丝 索夹间节段机械缠丝 含行走 缠丝机 行走过索夹 缠丝焊接 尾端手动缠丝等操作 1 索夹节段起始段缠丝 1 储丝轮安装完毕 穿绕钢丝 使缠丝出丝轮端部距索 夹端间距为 20mm 2 将缠丝机转速调整为最慢速 3 用钢丝钳将缠丝丝头扭挂在索夹螺杆上 4 缠丝机点动缠丝 3 圈后停机 端部缠丝焊点布置焊接 并打磨 5 接着点动进行端部缠丝 3 4 圈后停机 切除多余钢丝 人工用木锤 尼龙棒将钢丝推入索夹端部 钢丝与索夹用尼龙 楔固定 6 回退缠丝齿圈到出丝轮与缠绕钢丝平行 即可进行正 常节段间机械缠丝 2 机械缠丝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 缠丝机后端紧靠索夹下端面 前后行走架处于缠丝机 前后端机架 缠丝机通过葫芦与猫道扶手索固定 安装储丝轮 后出丝轮出丝在索前端开始起始段缠丝 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安 全 2 当缠绕钢丝长度达到 1m 左右时 焊接钢丝并打磨 将 钢丝由后出丝轮转至前出丝轮 3 松开前后端机架与主缆之间的夹紧装置 缠丝机处于 行走模式 卷扬机牵引机架前移 缠丝齿圈相对主缆静止不动 行走齿条向后拨动 就位后固定机架 4 储丝轮剩余钢丝 6 圈左右并焊钢丝 剪断剩余钢丝 卸去空储丝轮 利用前行走架挂梁更换储丝轮 5 夹持架前行 6 储丝轮由前缠丝轮出丝 钢丝接头与前段钢丝并焊后 继续缠丝 7 松开夹持架与主缆夹紧机构 夹持架前行到上一索夹 端部 缠丝齿圈相对主缆静止 前行走机构向下移动到夹持 架中部 前机架顶升机构千斤顶回缩 夹持架前行跨越索夹 前机架顶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