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四上.doc_第1页
教学计划四上.doc_第2页
教学计划四上.doc_第3页
教学计划四上.doc_第4页
教学计划四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第71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计划学科: 语文 年级:四年级(上) 姓名:邢培锡一、教学进度表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日期1第一单元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79/913/92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一 5、古诗两首 6、爬山虎的脚7 16/9-20/93第二单元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6 23/927/94“国庆”假01/107/105第三单元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6 8/1011/106第三单元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13、白鹅614/10-18/107第四单元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821/1025/108第五单元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8 28/101/119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64/118/1110第六单元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611/11-15/1111第七单元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618/1122/1112第七单元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5 25/1129/1113第八单元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62/126/1214第八单元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6 9/1213/1215期末复习 16/1220/1216期末复习2431227/1217期末复习 31/124/118期末考试5/19/1二、本学期学生学情分析一、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 人,学困生较之往期,应该说是有进步的。二、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按专题编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本册教材改变以往几期将每课词语列在书后,而是将每篇课文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为“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2、教材重难点 重点学习18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朗朗训练、默读训练。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学会写书信。 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三、本学期培养学生“双基能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目标与措施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2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四、教学策略: 1、要熟悉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教学和课文教学目标,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好课时教学目标。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本学期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1、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 “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奋斗。开学第一课 乌市第七十一小 四(1)班 邢培锡教育主题:安全伴我行 健康共成长教育内容:安全教育 秋季传染病预防第一项内容: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目的:这几月仍是各种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尤其结合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手足口传染病”,为确保广大师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身心健康,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工作,保障不出现传染病人为目标,培养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特开展“安全伴我行 健康共成长”活动形式:抢答、互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大家好!你最近患过或者听说过哪些传染病?你能大体的讲述一下它的症状吗?以及得病时的具体感受是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揭示主题:今天非常高兴迎来了我们班预防手足口等传染病主题班会。二、全体参与,知识抢答。1、了解近期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教师讲述近期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死亡情况。2、知识抢答:1)临床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患儿有轻微的发烧。 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 会出现食欲减退。 病后1-2天,患儿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儿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2)何谓手足口病?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答:学校、幼托机构一旦发现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做到以下几点:学校要做好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幼托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5)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答: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6)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答: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三、总结针对当前在我国部分省市出现的较大规模手足口病疫情,我们学校和各个班级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全方位预防手足口病。同学们一定要明白手足口病的一些症状,知道一些护理措施:1、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2、多喝温开水,不喝生水;3、注意教室等场所通风增加学生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疫情发生等等。第二项内容: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二)教学过程:1、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2、集体归纳。(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五)、教师小结小结内容: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新年里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中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商店买东西,不买“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严禁翻越学校围墙和大门,不进“三厅两室二吧”;不参加结伙斗殴、盗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早恋,慎交友,;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二、教材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 围绕专题精选课文。每一组都围绕专题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课文,力求内容涉及面宽,内涵丰富,语言规范。例如: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是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是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是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有利于通过比较体会表达方法的异同。 2、各项教学内容都围绕本组主题。每一组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围绕主题来安排。例如第一组,在导语中就点出“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他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就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的也是描写自然奇观的佳句。其余各组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可以说,除了“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语文,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来安排的。 3、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首先,注意了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通过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其次,许多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活动,大多在前面有布置,有铺垫。例如,第二组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习作要求写自己近来观察中的发现,或者整理写过的观察日记。这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过多处的引导。在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有两个小伙伴的对话“我想泡点豆子,每天去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我想和小伙伴一起去观察蜻蜓的飞行,还要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还安排了“阅读链接”介绍托尔斯泰随身带着笔记本,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有了这样的准备,习作就有了基础。习作也就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发现成果的一种需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1、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这些泡泡有以下几种形式:有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如蟋蟀的住宅中“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有的是体会用词的精妙,如颐和园里“慢慢地滑过”这个“滑”字用得真好。有的是引导理解句段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中“我来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的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白鹅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还有的是读了课文以后所产生的联想,如去年的树中,“这时候鸟儿会怎样想呢?” 2、 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有的是自己提出朗读积累的要求;有的是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有的是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感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同学合作学习。 3、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是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一种形式。“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只是保底的要求,还可以要求学生补充自己在本组课文学习中注意到的其他词语,甚至是在课外学习中的词语。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4、“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