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2).docx_第1页
民情日记(2).docx_第2页
民情日记(2).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情日记时间:2013年5月12日 天气:晴 星期日走访人:杨凡今天再次进村入户,乘有时间把蒋家坡村的基本情况摸了一遍。歇马镇蒋家坡村,背靠横冲的万丈悬崖,头顶一支雄壮的老龙角,脚踏溪流潺潺的沮水源,北接郁郁葱葱的望佛山,南邻层峦叠嶂的十字村。两沟三岔,地旷人稀,一道长岭像脊梁一样,从老龙角脚下直插到河边。蜿蜒曲折的村级公路,宛如一条长蛇缠绕在长岭上,把大山深处的农户人家与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现代文明的触角由这条路伸进这半开化的山村。蒋家坡村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32亩,水田68亩,山林面积1.9万亩,村委会集体拥有山林2060亩。可谓地旷人稀山深林密。1.9万亩的山林,约95%是花栎树、青冈栎林,中间星罗棋布地夹杂生长了一些本地的常青松树,有几个山洼里还冒出几团杉树,在密林中穿行偶尔还可以见到一棵珍稀的红豆杉。约30%农户的住房周围种植了成片的杜仲树,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杜仲树皮炒成天价时,大家一窝蜂赶种的结果。花栎树、青冈栎是生产香菇、木耳的最佳木材,所以这里有35%的农户都生产袋料香菇,其他的农户差不多都有十来铺椴木香菇。生产香菇是这个村的一个经济支撑点。1332亩耕地都不是十分肥沃,从其分布的格局就可以看出,是这里的祖辈们当年依托着住房,就近毁林拓荒开垦出来的养家糊口的土地。东一片西一片,绝大多数都是坡地。四组毛家岭上一块地是比较平坦的,约有35亩,但这块地在山梁上,种玉米一怕天旱二怕刮风,而这山梁上的风恰恰特别大。所以,这个村的产粮地都是低产地。全村虽然还有68亩水田,却都是大沟两旁边角旮旯里刨出来的小水田,产量低且不说,山洪一发就有冲毁的可能。 整个村是山大田少,自然资产相对匮乏,村级经济无主导产业,村民增收无长远项目。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种植烟叶、生产菌类、传统养殖业,无增收快、科技含量高的支柱项目,增收难度大。下午在山路上行走,准备到联系户去。发现不远处山林里有一个老头,树上结了一大块塑料布,在下面点菌种,就钻进树林,与那个老头打招呼,没想到他恰恰就是我的联系户曾照林。老人今年70岁,是三组的人,村里的五保户,不远处有他的4间土木结构的房子。现在种4亩土地,粮农补贴都落实了,自己做了15铺椴木香菇,去年卖了700多元的香菇。养老金和五保金是干部亲自送到家的。他说共产党好,国家政策好,村干部对他照顾得很好,鞋袜、衣服及逢年过节的东西,都是干部亲自送到家,隔几日还到家看看他是不是生病讲着讲着他流泪了,老泪流淌在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可以感受到那是从心底流出的泪水。他说他自己能动时尽量自己多挣一点,让干部们少操心,不能像有些人那样觉得一切都是干部们该搞的。这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头。我拿出200元钱递给他,告诉他有大困难找干部是应该的,你能够体谅是你觉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