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网络的ADS设计.doc_第1页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网络的ADS设计.doc_第2页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网络的ADS设计.doc_第3页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网络的ADS设计.doc_第4页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网络的ADS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山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目: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 学院(系): 理学院 年级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号: 080108040047 学生姓名: 鲍长江 指导教师: 徐天赋 教师职称: 讲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 理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0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号080108040047学生姓名鲍长江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设计题目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设计技术参数1.用分立LC设计一个L型阻抗匹配网络,2.信号源Zs=35-j*25 Ohm3.负载匹配ZL=100-j*25 Ohm,4.频率为50Mhz设计要求1.用分立LC设计一个L型阻抗匹配网络,2.信号源Zs=35-j*25 Ohm3.负载匹配ZL=100-j*25 Ohm,4.频率为50Mhz工作量1.三天时间选定课题并查阅相关资料;2.五天时间设计步骤;3.六天时间整理数据,完成分析及报告书工作计划1.查看LC匹配的设计步骤2.设计匹配电路3.在匹配电路的基础上,设计要求并进行仿真参考资料1.徐兴福.ADS2008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陈艳华 李朝晖 夏玮.ADS应用详解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93.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4.美Reinhold Ludwing著.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电子工出版社,2003.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年 月 日 50MHz分立LC阻抗匹配一. 匹配的基本原理阻抗匹配的概念是射频电路设计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射频电路设计始终。阻抗匹配就意味着源传递给负载最大的RF功率。换言之,要实现最大的功率传输,就必须使负载阻抗与源阻抗相匹配。然而,它们的功能并不仅限于实现理想功率传输而在源和负载之间进行阻抗匹配。事实上,许多实际的匹配网络并不仅仅为了减小功率损耗而设计的,它们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减小噪声干扰、提高功率容量和提高频率响应的线性度等。二. Match the basic principleThe concept of the impedance matching is rf circuit design of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ncept, throughout the rf circuit design always.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transfer to load the largest source of RF power. In other words, to achiev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we must make the load impedance and source impedance matching. However, they are not confin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ideal power transmission and in the source and load impedance matching between. In fact, many of the actual network not only match in order to reduce loss of power and of the design, they also have other function, such as reducing noise interference, improving power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linear degree, etc.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三.仿真步骤1. 新建ADS工程,新建原理图,如图所示。1.新建原理图2. 新原理图2.双击Term端口,弹出设计对话框,分别把Term1设置成Zs=35-j*25 Ohm,Term2设置成ZL=100-j*25 Ohm。这里,Term1作为源,Term2作为负载。如图所示3.修改输入输出端阻抗3.在元器件面板列表中选择“Smith Chart Matching”,单击图标,在原理图中添加“DA_SmithChartMatching”控件,使用时需要考虑方向,如图所示4.SmithChartMatching的方向因为工作频率是50MHz,所以在S-PARAMETERS控件里设置从1100MHz,步长为1MHz。如图所示5.修改S-Parameters控件后的原理图4.双击DA-SmithChartMatch控件,设置控件的相关参数,如图所示6.设置SmithChartMatch控件参数5.设置Fp=50MHz,SourceType=Complex Impedance,SourceEnable=True,源阻抗Zs=(35-j*25)Ohm,SourceImpType=Source Impedance,LoadType=Complex Impedance,LoadEnable=True,负载阻抗ZL=(100-j*25) Ohm。6.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执行菜单命令【Tool】【Smith Chart】,弹出“SmartComponent Sync”对话框,选择“Update SmartComponent from smith chart Utility”选项,单击【OK】按钮,弹出“Smith Chart Utility”对话框,如图所示7.“Smith Chart Utility”对话框7.在上图中,设置Freq和Z0,这里要设置为Freq=0.05GHz,Z0=50Ohm。单击【Define Source/Load Network Terminations】按钮,弹出“Network Terminations”对话框,如图所示,在这里设置源和负载的阻抗。8.“Network Terminations”对话框8.在上图中,需要把“Enable Source Termination”和“Enable Load Termination”的选项勾上,它们是为了配合图6的“Smith Chart Matching Network”对话框的“SourceEnable=True”和“LoadEnable=True”,这样在图6中设置的源和负载阻抗直接导入“Network Termination”对话框。设置完成后依次单击【Apply】和【OK】按钮,可以看到源(小圆标记)和负载(方形标记)阻抗点都显现在Smith原图上了,如图所示。 9.加入源和负载阻抗的Smith Chart Marching9.采用LC分立器件匹配过程如图所示。10.匹配过程10.单击【Build ADS Circuit】按钮,即可生成相应的电路。单击图标可以查看匹配电路,如图所示。11.匹配电路11.按【F7】进行仿真,结果如图所示。12.仿真结果12.从图中可以看到,输入输出反射系数在50MHz时,dB(S11)=dB(S22)=-28dB,因为这是一个无源网络,S11和S22的曲线相同,S21和S12的曲线相同。四参考文献1.徐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