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集认识新高考 探究新对策.ppt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集认识新高考 探究新对策.ppt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集认识新高考 探究新对策.ppt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集认识新高考 探究新对策.ppt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集认识新高考 探究新对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新高考研究新对策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一 立意1 要符合高等学校招生的目标 符合创新能力培养 2 要具有对中学教育的指导作用 符合基础教育导向和新课程要求 3 要与社会的民生和主流价值观一致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二 变化1 考查目标的变化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考试测量目标也从知识与能力目标调整为三维目标 例二 山东卷 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 他的研究课题是a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 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 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二 变化1 考查目标的变化2 考查史观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 革命史观 与 阶级斗争史观 而是多元解读人类历史进程 文明史观 为主 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等 用新史观指导高考复习 以新的视角审视和解读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例如 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分析 从革命史观 从现代化史观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的工业基地 技术中心 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二 变化1 考查目标的变化2 考查史观的变化 3 考查内容的变化 1 宏观性 世界史的内容占40 的量 含世界古代史的内容 2 新领域 新情景 如家族史 区域史 城市史 移民史 社会生活变迁史 生态环境史 科技史 妇女史 人口与家庭结构史 宗教史 人权史等 3 史学观点和知识 新高考十分重视史学基础知识 方法和史学前沿成果的考查 例如 史料研习 理论指导 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 史料研习 1912年3月 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它规定国务员 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 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1分 2 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1分 3 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1分 注 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抄袭文中的语句 二 其他课改地区高考试卷特点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一 试卷结构 1 内容结构 广东 江苏 山东 中国史 古代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古代 近代 现代 海南 宁夏 古代史 中国史 世界史 近代史 中国史 世界史 现代史 中国史 世界史 按照新课程考纲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通史知识体系 二 其他课改地区高考试卷特点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一 试卷结构 1 内容结构 2 编排结构 主题式的试卷形式已完全打破 知识覆盖面扩大 凸现历史主干知识 注意教材知识复习的覆盖率 重视历史基础 主干 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保留主题式 北京卷 天津卷 重庆卷 1组 单科卷覆盖率 广东卷 90 江苏卷 76 海南卷 70 二 其他课改地区高考试卷特点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一 试卷结构 二 分值比例 二 其他课改地区高考试卷特点 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与变化 一 试卷结构 二 分值比例 三 内容特点 1 凸现多元史观 从文明史观 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等视角考察人类历史进程 已是我国史学界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也成为综合能力测试改革以来的重要命题指导思想之一 例 海南卷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a 基本的游击战 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b 发动群众 全面抗战c 依赖国际援助 持久抗战d 持久消耗 以空间换时间 积小胜为大胜 2008年高考题文明史观 山东卷 27 中国古代到现代社会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全球史观 广东卷 27 18世纪中 20世纪中西方人眼中的 中国形象 变化现代化史观 江苏卷 23 英美中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变化 2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考查于一体 1 试题选题上的体现 试卷选择的素材大多体现了时代性和实践性 反映历史和现实的生活 一方面 以引导学生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历史 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 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信力 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 答案要求上的体现 从学生的思考和认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旁敲侧击 广东卷 27 4 从 中国形象 的变化中 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使命责任感 江苏卷 23 4 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 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海南卷 28 3 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 开放的世界意识 宁夏卷 44 2 根据材料一 二 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 探索创新 山东卷 29 2 材料二中大量带 洋 字的词语 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 其原因是什么 民族精神 自豪感 爱国主义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于一体 避免贴标签 喊口号 启示 认识 在复习中不要丢弃 3 情境化的命题方式 通过 三新 考查 四基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情境题广东卷 25 21 4 江苏卷 20 18 2 海南卷 25 21 4 宁夏卷 12 11 1 山东卷 8 7 1 三新 新情景 新材料 新问题 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 基本方法 基本情感 1 情境式试题据绝对主流地位 情境材料以文字性为主 图表材料广东卷 3图1表江苏卷 7图0表海南卷 2图1表宁夏卷 0图1表山东卷 3图0表 必要的适度训练 用好教材这个 材料 课堂补充材料充分利用 山东卷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 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4 重视学科能力考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十分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运用 宁夏卷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 如 宋人尚意 即通过字体书写 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 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就很能体现 尚意 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 字形方整 笔画平直稳重b 字形扁方 笔画平稳舒展c 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 字形多变 笔画简约流畅 5 提供选择性试题 倡导选择性学习 选择性学习是符合人类天性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方式 选择性是本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亮点 山东卷 34 材料 1912年 清室优待条件 节选皇帝尊号仍存不废 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皇帝岁用400万两 由中华民国拨用 皇帝暂居宫禁 日后移居颐和园 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皇帝辞位后 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 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1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 清室优待条件 有不同意见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本题可从 接受 和 不接受 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 但只表明态度不给分 必须说明理由 适当的开放性试题训练是必要的 6 反映社会现实 紧跟时代主流 显性或隐性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 广东卷 26 西汉农民家庭经济与商业繁荣的关系 农民问题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7 历史上的中国形象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 地震 奥运 2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 探索创新 实事求是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