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对于语文试题,人们众说纷纭;笔者现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评卷)经验和根据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近年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对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的试题作一些分析,以期和高考2011年备考师生共同探讨。 一、综述 2010年广东省语文科试题考点安排科学得体,内容难易得当,秉承了科学高考稳中有变,及继承传统和改革变更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试卷内容设置,分值分布,均严格遵守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做到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体现继承长处的特点; 而另一方面其变化主要体现在考点轮考,和题目设置思路的更新(具体体现为题目的具体化、人性化、梯度化和公道化突现了高考的检测和筛选功能)。是一份较为出色的高校选拔性试题!总体建议: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 1、加强文言文教学,包括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 2、突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3、重视作文的审题教学,包括符合题目(意)和符合要求,要做到“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 二、具体分析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14题和22、23两小题) 1、语音部分。试题内容全部出自考纲要求所掌握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里。形式为沿袭08、09年的比对考查形式(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如“皎洁/打搅”“业绩/污渍”“埋伏/埋怨”;还是要注重积累啊! 字形题已多年未考,此考点往往被集中隐性体现在作文错别字的扣分里边;但效果不好评卷场中,(组长们反复强调)但仍有不少老师忽略找错别字。估计广东要率先回回。 2、词语部分。沿袭广东传统,继续采用情景语段判别词语的方式;对象也还是成语。实词和虚词?鋈匆押镁貌患儆傲耍蝗咦酆系比皇亲詈玫男问剑逑秩嫘宰酆闲裕还讯瓤赡芙档汀?3病句部分。这是非常好的一道题目;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有就是训练人的思维逻辑(句子的连贯衔接、阅读、写作更是如此);它可以说是必考的!这次的题目设置是常见病句类型里边的“句式杂糅”“概念混淆”“搭配不当”;总体难度不大。温习时我们只要抓住病句的类型一一排查即可。题目中的“没有语病的一项”设置也是很科学的,使考查具有了全面性和灵活性! 4.连贯衔接题。这种题型考查能力是很强的,要完成它需要有较强的语文素养和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但选择题的形式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一般找出暗示性的关键词语即可,合适尽大部分的考生解答,也属于基础题。但此类题型已“老化”,缺乏创新,另外该次此题,与后面题目考查内容上有重复;可能置换,如语言表达委婉类。文学文化常识题回回?估计还要过一段子! 5.语言运用与表达题。22题约考生0分,均匀分3.31分略高于去年的1.73分;而23题近人0分,均匀2.56分。 难易设置公道,今年的语文平均成绩达91.6分;纵观整张试卷,相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题目都是不大的;但这样往往就不容易拉开考生的间隔!于是出题者在语用题中加大了难度高分不容易了,“蒙”就更不可能了!是比较好的题目估计继续维持现状(只是考点有重叠,都包含了连贯得体的因素还有选择题4),作为语文压轴题其中22题,它涉及到信息的获取(读图)、提炼(不同信息的转换)及表达,这道题难度比较大!23题,拿高分也不易:它要求考生必须有较强的变通、文采、煽情等语言运用表达的功底。这样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型学生就从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群体中脱颖而出;体现出语文的生活性和运用性! 对于语用题不少人在考前都根据09年语文试题的内容对今年的试题进行猜题:如认为图文转化已经出现多年,是老题目,已近“老化”,因此温习时有所忽略!去年出了运用文(致谢辞),以为今年必定考查应用文(如申请书、借条等)或是语言婉约表达类题型,什么牌子的粉底液好结果也就再一次明白地告诉我们:高考复习没有捷径可走和空子可钻,最正确的方法就是踏踏实实地复习各考点,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建议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 (二)古诗文部分(58题、断句、翻译和古诗鉴赏、名句默写等) 1.文言文实词(第5小题,包括:陌义、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等)、虚词(第6小题)考查仍然是对以往的继承,考点分布科学,需要积累。 2.文章内容理解为第7、8小题,但是两题有重叠之嫌。古文知识考查分类一般为两大类:字词类和句式类。纵观近年广东试题,似乎在句式考查方面力度较小;我们是否能往句式的考查(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方面考虑?粉底液哪个牌子好 3断句题与翻译 自2007年始设置断句题,似乎就不会“断”掉!分值也由3分进步到4分。建议抓好断句的“标志”词! 翻译题比去年难度有所下降,但,答题率只有约70%,得分率也下降得厉害;平均分为4.7低于去年的4.91分和前年的6.59分。古文翻译无非就是考查词语(陌义、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等)和句式(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紧这两方面。 4.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考查重点仍将是古诗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尤其注意意象的鉴赏等;但与前两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平均分为7.21高于去年的6.6分。题目设置也比较具体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题目设置中的亮点:“双重”“虚实关系”。 从它们的具体化来看,不是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尤其是今年的;这不正符合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普及语文基础知识”的原则吗?但好多考前质检题却不是这样的,如深圳市二模试题设置:(诗略)这首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 题目范围大而空(不具体,评卷场中老师们也纷纷抱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哲学大家冯友兰”是何许人也?主张什么?一般学生基本无从得知,因而无法捕捉答案,最后只能靠蒙!这像普及国民的语文素养吗?估计是要搞“全民赛诗”式的全民研究吧?高考题设置就开始回回了,默写题得分也较好,问题主要出现在写别字上。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1221小题) 1.12-13题为选择题,这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的获取、筛选、甄别能力(论述类文章的考查重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等)。这是非常不错也是非常必要的题型它能考查学生的信息分析综合能力。问答题平均分为4.76略低于去年的5.0分。专荚定题组长李金涛教授)点评解题要诀:回回立足原文,透彻把握;咬文嚼字,两相比较。 2.对于选考内容,考试说明中较之2009年没有变化;考生选择的比例是1:3.68。 今年试卷上文学类没有多大变化(目前就是散文与小说的轮换),文体是小说;但其背景情节内容和文章的主题较之2008年的都易于理解,问题设置也趋向于具体化、普通化(如:“16.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难度有所减低,基本上避免了两类文章不平衡(文学类偏难)的弊端。平均分为6.92略高于去年的5.2分。 实用类,2009年试题体现的是如何从文本中“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如:“作者这样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黄侃先生二三事)。2010年则考查了另一个新考点:“品味出色的语言表达艺术”(“19.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0.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文章形式也从2007年的新闻文本到2008年的科普文文本再到2009年的传记文本轮换为今年的新闻导读。平均分为7.47高于去年的5.78分。可以说现代文阅读都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但拿高分就要心细如丝了: 透读全文笼统与具体结合; 精细审题,扣准题目要求(注意隐含条件)明确答题方向(指向性强)(问什么,答什么,怎么答); 立足文章,查找问题的出处,(读上下文,挖根揪源),联系实际(社会生活和自我体验),分点作答; 详略得当,条理清楚,信息无漏,语言简洁不累赘,生动而中肯,不泛泛而谈。 (四)写作部分 写作部分,考试说明在考查要求上与2009年相同。但2008年作文由沿用多年的话题作文改成了命题作文。而2009年在话题作文基本淡出高考的情况下,广东却又回回了话题作文“常识”。今年高考,又一次意外地回归到命题作文“与你为邻”中!有自己的思路。 命题作文一般角度具体,内容单一,局限性很大,不利于发挥所以一般难于凸显高考的选拔功用;但广东今年的这道题竟然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的(又是“保底容易冒尖难”南方日报2010年6月8日)。审题难度和“不要轻易说不”相比较,基本持平。 但平均分为38.89略低于去年的39.42分和前年的40.37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审题不合格偏离题意和若即若离(基本符合题意)的比较多!今年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内容)”一等类中,标准已由去年的“切合题意”改为与二等类一样的“符合题意”,可见要求也降低了,也说明我们学生作文的水平有所下降! 其中15份试卷二评满分,其“邻”主要为同桌、朋友、邻居、民工、书本、人格化的动物等他们把握的基本上都是有形的“邻”总体上看立意新颖高级的比较少,缺乏想象力!其实本次作文是属于“导语引出标题式的命题作文”,只要注意审题,高分还是容易拿的,(作文组组长陈妙云教授)分析如下: 1、作文导语(“你我为邻却可有所选择”): “你我”点出为邻的两者“你”和“我”;“相互依存”点明关系是双向的;“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启示“你”的形态,可以是实指,如具体的人、物(同桌阿芳、家乡的榕树、我爱读的论语)等,也可以是虚指,如集体概念(文明人、书、道德高尚者)某种精神,意念追求(和谐、诚信)等;“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点明写作思路(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为什么要不选择你?)。 2、作文题干(“请你联系不少于800字”):“与你为邻” 属无主句,它的主语是什么?这是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与你”“与我”、“与他”。为邻中的“你”“我”的位置必须是和“*,我与你为邻”一致(若写成“*,我和他为邻”则不能算作符合题意,正如广州一模里的“为你好”不能写成“为我好”或“为他好”)! “邻”是一种位置近的、间隔小的关系(但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不能“为邻”当然也有考生写父母伯叔辈抛弃爷爷,使“我们”和“爷爷”成为一种“邻居”关系;对此“我”很是不解和不安,喊出“我不要与你为邻”之声的切合题意的好文章)。“邻”还要是关系密切的;但不能写“与感情生命灵魂心灵为邻”,因为这一类的事物都是与人不可分离的和人人具有的!而和谐、坚持、勇气等则(默认)为是符合题意的! 3、导语只是提示,不是要求;文章不一定写“双向依存”,可只写“我”对“书”的依存,不写“书”对“我”的依存;可参考导语,也可不参考,可扣其中一点写,也可扣全部或全都不扣!可以认同导语,亦可反驳(反驳必须是符合主流看法的),言之成理即可(如“邻也是可以回避的”),它不是材料作文!对标题中省略的“我”,在文中可以补全,也可以不补!但标题不可变! 4、偏离题意的,发展等级不给分;字数不足300的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总的而言,61万考生中,思维意识平淡者必定文如其人;而眼界思维高者,立意也往往高,自是好彩百出,写得风生水起;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三六九等就一目了然了;这也使得这道题的筛选功能得于凸显,不过这样的好命题型题目还是比较少的! 但作为材料加范围、关键词式的话题作文也还是适合我们学生写作的。一方面,它有材料提示,能激发想象力使得考场作文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柯汉琳教授也指出广东“高考题目缺乏想象力,优秀作品逐年减少”(南方日报2010年6月8日)的弊病,这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它又利于评卷的统一和选拔的公平规范。 另外,广东考生自1983年接触了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漫画作文,1996年接触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并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议论文之外;就一直就未见漫画作文之踪迹。但纵观国内其他省份,纷纷“试水”漫画作文,效果竟然也出奇的好;这不正给深陷“缺乏想象力”之困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零售行业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医技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年会场地出租合同
- 2024版房产抵押的借款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放射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琯溪蜜柚生产操作规程
- 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
- 民办学校教职工学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 集团公司司库管理办法
-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课件
- 停工期间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供水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2025学年中职数学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