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_第1页
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_第2页
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_第3页
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_第4页
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新政策解析(42)编者按:为了便于广大税务人员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提高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水平,珠海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管理科整理了本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本期主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目录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6国税发2008116号6文件解析12要点一14要点二18二19要点三20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2一、信息51、网络设备52、光传输设备53、接入网系统设备54、数字移动通信产品55、数字音视频产品56、计算机57、计算机外部设备58、软件69、电子商务610、无线射频611、电子政务612、信息安全产品与系统613、集成电路614、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715、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716、新型显示器件717、新型元器件718、信息增值服务719、汽车电子720、民用雷达7二、生物721、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722、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823、新型疫苗824、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825、基因工程药物826、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827、新型给药技术及药物新剂型828、计划生育药具829、中药材及饮片830、中药制品931、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932、生物医学材料933、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934、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935、生物芯片936、生物材料及产品937、功能性食品10三、航空航天1038、民用飞机1039、空中管制系统1040、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1041、卫星通信应用系统1042、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1043、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系统10四、新材料1144、纳米材料1145、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1146、镁、铝、钛合金材料1147、特种功能材料1148、稀土材料1149、高温结构材料1150、新型建筑节能材料1251、重交道路沥青1252、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1253、复合材料1254、特种纤维材料1255、环境友好材料1256、膜材料及组件1257、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1258、表面涂、镀层材料1359、盐湖提锂、提镁技术1360、新型纺织材料及印染后整理技术1361、高性能密封材料1362、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1363、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1364、油田化学品1365、造纸化学品1466、新型选矿设备及药剂1467、核工程用特种材料14五、能源1468、燃料电池1469、氢开发利用1470、风能1471、太阳能1472、生物质能1573、地热能与海洋能1574、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1575、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1576、长距离高压油气输送设备1577、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开发与加工利用1578、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及水电技术系统1679、核电及核燃料循环1680、电网输送及安全保障技术1681、半导体照明器件1682、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与建筑节能16六、现代农业1683、农林作物新品种1684、畜禽水产新品种1785、新型设施栽培技术1786、安全高效、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技术1787、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与装备1788、农林节水技术与设备1789、新型肥料生产技术1790、新型安全饲料生产技术1791、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技术1792、农林植物有害生物检疫、预防、控制技术与装备1793、数字化农林技术与装备1894、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1895、林业生物质材料的精深加工与利用1896、农林业机械18七、先进制造1897、工业自动化1898、网络化制造1999、现代科学仪器设备19100、新型传感器19101、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19102、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19103、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19104、机器人19105、大型石油化工成套装置19106、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20107、汽车关键零部件20108、高效节能内燃机20109、数字化专用设备20110、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设备20111、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20112、核技术应用21113、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21114、轨道交通设备21八、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21115、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21116、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21117、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22118、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22119、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22120、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22121、环境自动监测系统22122、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及装置23123、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23124、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23九、海洋23125、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23126、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23127、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23128、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23129、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24130、海底资源环境监测、勘探技术与装备24高新企业认定与加计扣除研发费内容有差异37粤国税发200924号广州、各地级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以下简称办法)转发给你们,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补充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一、企业2008年已按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粤科政字2008121号)的规定,在科技或经贸部门办理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初审的,年终向税务部门申请研发费加计扣除时,除附送科技或经贸部门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审查表外,还应按办法规定报送相关资料。二、企业2008年尚未在科技或经贸部门办理初审的及从2009年起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均按照办法的规定向税务部门申请研发费加计扣除。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可要求企业提供地市以上政府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书。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现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反映。附件: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二八年十二月十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第四条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第五条 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第六条 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委托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实行加计扣除。第七条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一)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二)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第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第九条 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进行核算,准确、合理的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第十条 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本办法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归集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企业应于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办法规定的相应资料。申报的研究开发费用不真实或者资料不齐全的,不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主管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申报的结果进行合理调整。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开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额。第十一条 企业申请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如下资料:(一)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二)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三)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四)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五)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六)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第十二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在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在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再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加计扣除。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可要求企业提供政府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书。第十四条 企业研究开发费各项目的实际发生额归集不准确、汇总额计算不准确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调整其税前扣除额或加计扣除额。第十五条 企业集团根据生产经营和科技开发的实际情况,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需要由集团公司进行集中开发的研究开发项目,其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在受益集团成员公司间进行分摊。第十六条 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应提供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协议或合同,该协议或合同应明确规定参与各方在该研究开发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费用分摊方法等内容。如不提供协议或合同,研究开发费不得加计扣除。第十七条 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集中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应当按照权利和义务、费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一致的原则,合理确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分摊方法。第十八条 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编制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书、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表、决算表和决算分摊表。第十九条 税企双方对企业集团集中研究开发费的分摊方法和金额有争议的,如企业集团成员公司设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裁决意见扣除实际分摊的研究开发费;企业集团成员公司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企业按照省税务机关的裁决意见扣除实际分摊的研究开发费。第二十条 本办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二00八年十二月十日附件 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已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费用除外)纳税人名称 (公章): 纳税人识别号: 年度( 季度) 金额单位:元序号费 用 项 目发生额1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21.材料32.燃料43.动力费用56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本企业在职人员费用71.工资、薪金82.津贴、补贴93.奖金101112三、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折旧费(按规定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的仪器和设备除外)131.仪器142.设备1516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租赁费171.仪器182.设备1920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无形资产摊销费211.软件222.专利权233.非专利技术2425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2627七、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2829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费用301.新产品设计费 312.新工艺规程制定费323.技术图书资料费 334.资料翻译费34 35合计数(1+2+3+34)36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37加计扣除额(35-36)50%文件解析第一部分 相关规定(或背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三、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规定,“(七)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政策。”四、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28号)规定,“切实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按照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实施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条件的,按相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五、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管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加计扣除”)。取消该审批项目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改由纳税人根据上述政策规定自主申报扣除。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以下方面加强管理:1.纳税人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必须帐证健全,并能从不同会计科目中准确归集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2.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应报送以下材料: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立项书)和技术开发费预算;技术研发专门机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上年及当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项目和发生额的有效凭据。3.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认真审查评估。着重审查其帐证是否健全,技术开发费用的范围是否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的规定。对帐证不健全、不能完整、准确提供有关资料的纳税人,不得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七、2008年10月17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印发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粤科政字2008121号),将加计扣除管理分解为两部分:科技、经贸部门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初审,主管税务机关对研究开发费进行加计扣除备案。第二部分 要点解读要点一、121号文与116号文比较项目国税发2008116号粤科政字2008121号备注企业范围适用于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民企业。为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账务要求1、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进行核算,准确、合理的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2、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本办法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归集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3、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开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额。1、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建立明细账,将有效凭证和明细账目对应;2、对不同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进行单独归集核算;3对于企业同时研究开发多个项目,或者研究开发项目和其他项目共同使用资源的情况,有关费用要在项目间进行合理分摊;4、实行加计扣除的费用以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发生费用年度汇总表为准。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是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产品、技术和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新工艺研究开发。121号文与新税法衔接了;116号文包括了“服务”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下列各项不属于研究开发活动:1、企业已经掌握的技术方案,包括已经完成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2、通过简单改变尺寸、参数、排列,或者通过类似技术手段的变换实现的产品改型、工艺变更以及材料配方调整活动;3、一般设备维修、改装、常规的设计变更及其已有技术直接应用于产品生产的活动;4、一般检验、测试、鉴定、仿制和应用活动;5、软件复制和无源代码的程序编制活动;6、其他非研究开发活动。116号文进一步定义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121号文在执行过程中要遵照116号文的规定适用范围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活动要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属于国家和广东省限制和淘汰禁止类的产品、技术、工艺项目,不得享受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121号文范围更窄,适用项目年度从2007年度开始研究开发费用范围(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委托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实行加计扣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人员人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直接投入。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设计费用。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其他费用。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费用税前扣除标准按照现行税法有关规定执行。关于研究开发费,121号文规定的更为细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共同研究开发项目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116号文特有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一)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二)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三)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四)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五)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六)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通过初审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审查表;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发生费用年度汇总表; 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研究开发费用鉴证报告。116号文规定的6项资料在121号文中已经浓缩和简化,都体现在初审环节集团研究开发费的处理1、企业集团根据生产经营和科技开发的实际情况,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需要由集团公司进行集中开发的研究开发项目,其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在受益集团成员公司间进行分摊。2、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应提供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协议或合同,该协议或合同应明确规定参与各方在该研究开发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费用分摊方法等内容。如不提供协议或合同,研究开发费不得加计扣除。3、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集中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应当按照权利和义务、费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一致的原则,合理确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分摊方法。4、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编制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书、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表、决算表和决算分摊表。5、 税企双方对企业集团集中研究开发费的分摊方法和金额有争议的,如企业集团成员公司设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裁决意见扣除实际分摊的研究开发费;企业集团成员公司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企业按照省税务机关的裁决意见扣除实际分摊的研究开发费。116号文新增母子公司服务费分摊问题,可考虑国税发200886号文的规定结论:与116号文相比,121号更具可操作性,116号文则补充了共同研究开发和集团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问题。要点二、121号文将加计扣除分成两个环节:研究开发活动的判定交由科技和经贸部门负责;研究开发费由中介鉴证,企业自行按备案要求自行加计扣除。一、初审材料及要求1、初审的受理单位:地级以上科技部门或经贸部门2、初审材料:(1)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审查表;(2)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立项书和企业项目立项决议等证明材料;(3)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查新材料、政府各部门计划立项证明、技术合同以及其他需要补充证明的相关材料。 3、申请企业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报送本年度研究开发项目初审材料。二、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的受理与审核1、申报时限要求:企业应在年度纳税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研究开发项目通过初审的有关材料;企业在纳税年度申报期限内未通过科技或经贸部门初审,不得享受该年度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2、需提交的资料:(1)通过初审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审查表;(2)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发生费用年度汇总表(含 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要专门注明政府财政拨款并纳入不征税收入部分); (3)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研究开发费用鉴证报告(需就不同年度项目进行说明)。3、审批或备案:属于备案类减免税;4、核实权限:主管税务机关。要点三、加计扣除政策前后比较粤科政字2008121号、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200688号国税发199949号、国税发1999173号适用范围国家和广东省限制和淘汰禁止类的产品、技术、工艺项目外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技术创新企业盈利企业条件-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执行执行执行当年抵扣不完的,能否结转可以结转抵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可以结转抵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其他优惠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执行期限2008.1.1起2006.1.1-2007.12.312000.1.1-2005.12.31注:国税发2008116号文的适用范围: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新旧研究开发费开支范围比较表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200688号国税发199950号国税发1999173号(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设备调整费,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设备调整费,研究设备的折旧研究设备的折旧,设备调试费(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不含企业从其他单位购进技术或受让技术使用权而支付的购置费或使用费,以及从事技术开发业务的企业发生的属于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的营业成本、费用。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研究开发费税务和财务开支范围比较表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税发2008116号财企2007194号(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第三部分 原来的优惠(或规定) (略)第四部分 附录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一、 电子信息技术二、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三、 航空航天技术四、 新材料技术五、 高技术服务业六、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七、 资源与环境技术八、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电子信息技术(一)软件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EFI的通用或专用BIOS系统技术等。2、支撑软件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3、中间件软件中间件软件包括: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Web服务及SOA架构的应用服务器;面向业务流程再造;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等。4、嵌入式软件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Java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研发及生成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信息家电软件平台、汽车电子软件平台等)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等。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技术;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技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技术等。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包括:基于智能技术的中、外文字识别软件技术;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技术;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技术;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技术;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机器翻译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具有多语种交叉的软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平台构建技术等。7、图形和图像软件支持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用户界面软件技术;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技术;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技术;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3D软件技术;具有真实感的3D模型与3D景观生成软件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技术等。8、金融信息化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是指面向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等金融领域服务业务创新的软件。包括:支持网上财、税、库、行、海关等联网业务运作的软件技术;基于金融领域管理主题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及其应用等技术;金融行业领域的财务评估、评级软件技术;金融领域新型服务模式的软件技术等。9、地理信息系统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基于3D/4D(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GIS开发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等。10、电子商务软件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的技术;面向电子交易或事务处理服务的各类支持平台、软件工具或套件的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协同应用的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套件的技术;面向桌面和移动终端设备应用的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的技术;面向行业的电子商务评估软件或工具的技术;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技术等。11、电子政务软件用于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技术;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工具等技术;应急事件联动系统的应用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现场及移动监管稽核软件和工具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跨业务系统工作流软件技术;异构系统下政务信息交换及共享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技术等。12、企业管理软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技术;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技术;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技术等。(二) 微电子技术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优化和技术提升,包括设计环境管理器、原理图编辑、版图编辑、自动版图生成、版图验证以及参数提取与反标等工具;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技术。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音视频电路、电源电路等量大面广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通用芯片CPU、DSP等的开发与产业化;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3G移动终端电路、数字电视电路、无线局域网电路等。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小外型有引线扁平封装(SOP)、四边有引线塑料扁平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产技术研究,成品率达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装形式,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塑料针栅阵列(PGA)、球栅阵列(PBGA)、多芯片组装(MCM)、芯片倒装焊(FlipChip)、WLP(Wafer Level Package),CSMP(Chip Size Module Package),3D(3 Dimension)等封装工艺技术。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包括圆片(Wafer)测试及成品测试。芯片设计分析验证测试软件;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硬件工具、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等。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CMOS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BiCMOS技术、以及各种与CMOS兼容工艺的SoC产品的工业化技术;双极型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与BiCMOS加工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电力电子集成器件工艺技术。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高速PIN-FET模块;阵列探测器;10Gbit/s-40Gbit/s光发射及接收模块;用于高传输速率多模光纤技术的光发射与接收器件;非线性光电器件;平面波导器件(PLC)(包括CWDM复用/解复用、OADM分插复用、光开关、可调光衰减器等)。(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手持和移动计算机(HPC、PPC、PDA);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包括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包括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等;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等。2、各类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