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2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2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2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2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2 王何必曰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王何必曰利 现代青年人 应该多读 孟子 常读 孟子 年年再读 孟子 一遍 万章 告子 尽心 诸篇最好 孟子一生都是英俊之气 于青年人之立志淬砺工夫 是一种补剂 孟子专言养 志 养 气 志 一则动 气 气 一则动 志 是积极的 荀子专讲制民制欲 是消极的 圣人与我同类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无有不善 养其大体为大人 这是何等动人的话 少时常听我父亲引 孟子 说 虽存乎人者 岂无仁义之心哉 这句话不知如何 永远萦绕在我心上 这样的人生观 不是很好的吗 人无有不善 就其善而养之 人生社会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 何必谈什么玄虚 做人的道理讲好了 还有什么可怕 这样循这条路走去 就可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孔子只讲君子 孟子才提出大丈夫三字 即使不能建立什么彪炳的事业来 至少也可以成一个有操守气节的人 选自林语堂散文 孟子说才智气欲 1 文题解说 王何必曰利 是 孟子 梁惠王上 中的一句话 在面对梁惠王对 利 的热切期待和渴望时 孟子旗帜鲜明而直截了当地用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 这句反问是对梁惠王追逐利益的不满 也表明了孟子对 仁义 的极力推崇和执着追求 重义轻利 的思想是 王何必曰利 的真正内涵 2 知识链接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社会实际 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 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 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 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 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民心向背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意思是说 人民在第一位 国家其次 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 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 军队 老师 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家庭 这样却 转折连词 5 文言句式 1 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 2 孳孳为善者 舜之徒也 3 孟子遇于石丘 4 何以利吾国 5 先生将何之 6 未之有也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6 一词多义 1 遗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留待作遗施 2 乘万乘之国 因利乘便 良马难乘 然可以任重致远 动词 遗弃 名词 丢失的东西 动词 赠给 名词 一车四马 介词 趁着 动词 乘坐 3 接怀利以相接 兵刃既接 忧与愁其相接 汉兴 接秦弊 出则接遇宾客 动词 交接 交往 动词 接触 动词 连接 连续 动词 承接 动词 接待 1 课文节选内容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 你对此有何评价 答案 孟子认为 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私利 他的德行就难以提升 始终跟人格卑下的小人为伍 如果一个人勤勉行善 他的德行就是高尚的 因此跻身于君子的行列 如果世人全都私利当头 不培养仁义之心 不践履仁义的原则 那么即便是君臣之间 父子之间 兄弟之间 也不可能建立起亲善的关系 甚至儿子会遗弃父母 臣子会不顾国君 社会将陷入尔虞我诈 混乱动荡 弱肉强食的境地 这样的国家最终将走向灭亡 与此相反 如果世人都践履仁义 那么君臣之间 父子之间 兄弟之间 广而言之即人和人之间 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亲近 礼让 关爱的和谐关系 就可以成就王业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 主张先义后利 以义统利 见利思义 反对后义而先利 见利忘义 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且对于今天我们考虑 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 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无疑也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2 选文第2则反映出孟子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课文第2则中 孟子对宋制止秦楚构兵的行为是赞同的 他反对的乃是宋劝秦楚罢兵的理由和根据 孟子认为 劝秦楚罢兵应从是否合仁义出发 而不应从是否有利出发 孟子在这里所辩的问题实则是人的行为的价值标准 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据是行为结果的利害 还是行为本身的性质 宋是以行为结果的利害为根据 引导行为主体趋利避害 孟子则相反 是以行为本身的仁义与否为根据 说服行为主体由非仁义之行复归于仁义之行 1 结构图示 王何必曰利 2 主旨探微本课所选三则文章 均是孟子阐述自己对 利 的看法的 孟子对 利 是极端厌恶的 他将因逐利而产生的危害阐述得具体而深刻 在利与义上 孟子极力主张 先义后利 重义轻利 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 背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 但可以启发我们审查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 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1 孟子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利 和 义 对应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提示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 本题重点在于抓住孟子的相关对话 从这些关键信息中分析概括出其观点态度 解析 首先 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 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 合理的 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 使他们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其次 孟子认为 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 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 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 务必加强教育 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在利义齐飞的今天 君子已不羞于言利 或者说 君子也要言利 只说仁义而不说利 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 因此我们应该既说利也说义 或者 还是用圣人孔子的那句话来调节 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 2 简要谈谈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和现实意义 对应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示 既要根据文本的思想观点 又要联系当下社会的思想主导方向 还要结合自身的理解 进行恰当的阐释 观点要公允 不可偏颇 答案 从理论上说 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 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 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 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 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 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 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 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 主张先义后利 以义统利 见利思义 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我国当今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素材展示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 0级地震后 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因向灾区捐出全部存款而成为网络与媒体的焦点人物 一些网友赞其为 最美爷爷 也有网友质疑老人曾多次捐出 毕生积蓄 可能涉嫌慈善造假 甚至有网民怀疑老人是给红十字会 当托 当枪使 后经新华社记者证实 老人热心捐款无假 网络讹传才停止 2 即时感悟读了这则素材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 示例 有时候 灾难是一个舞台 在它斑驳的光影中 各色人等按次序登场 演出着一幕幕悲喜不同的剧 面对芦山的废墟 百岁老人拿出了 毕生积蓄 把一个老者最本初的爱心奉献出来 这本是一出善举 却不意招惹了是非 当各种臆断者或者毁谤者言之凿凿 煞有介事时 请扪心自问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又凭什么无端指责 怀疑他人 爱心和善行 犹如高山仰止 雨泽下注 是不分老幼 无关南北 没有标准 也无尺度的 只要尽心力去做即可 不要强迫自己 更不能为难他人 孟子 一书的首篇记叙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那一年 是梁惠王被秦国坑害 兵败割地 走霉运的时候 看到孟轲 他急不可待地问 老人家 你大老远地上我这儿来 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吗 孟子就是孟子 总是一股舍我其谁的狷狂劲儿 当场发表了一通铿锵雄壮的论辩 大王 您怎么一张嘴就是利呢 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 您想想 大王讲利 您的属下也讲利 老百姓也讲利 一国之内 上上下下都求利争利 那国家就危险了 不讲仁义的人 永远都不会对利益满足 他们会抛弃自己的父母 甚至会危害国君您 所以 大王应该讲的是仁义 而不是利益 这番话义正词严 理直气壮 让梁惠王哑口无言 孟子真的是只讲义不谈利吗 孟子的老师是谁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他曾向子思请教过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子思说 所谓仁义 原本就是利益 问题是当官的不能与民争利 只有用利益安顿百姓 才能弘扬道德 孟子深得孔门心法 但为什么见到梁惠王 又闭口不讲利的问题 只讲仁义呢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其实 他这番宏论背后的潜台词是 大王 您还讲什么利益 一国之内 您的利益最大 谁拥有的也不如您多 所谓国家的利益 也不过是您的利益 如果您还在想获得更大利益 别人也都这么想的话 您的利益就危险了 所以 对国君来讲 仁义就是最大的利益 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 都会涉及义与利的问题 国家不能与民争利 民富国才能强 企业不能算计员工 员工收入增长企业才能发展 经商讲以义制利 就是先让别人有利 自己才能获利 凡是把个人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人一定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凡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组织一定没有生命力 从社会博弈论的角度 越是宽容的游戏规则 越能保证博弈各方的利益 使秩序稳定 现代博弈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至今已有5位经济学家因博弈论获诺贝尔奖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孟子就有了社会博弈论的智慧 实在令人叹服 可惜没人给他发诺奖 孟子告诉梁惠王 仁义是最宽容的游戏规则 只有讲义的社会游戏 才能使梁惠王和治理下的民众都从这个规则中获益 孟子的义利观与他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价值主张是一致的 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内省的启示 利益是全社会的目标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唯有仁义 义带给人们的不是贪婪索取 而是 民胞物与 的仁爱 义呈现给世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