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硫酸 硝酸和氨气 高一化学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小 极易溶于水 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碱性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碱性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碱性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分子 离子 碱性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分子 离子 nh3h2onh3 h2o 碱性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分子 离子 nh3h2onh3 h2o nh4 oh 碱性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解释 现象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 现象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 nh3 hcl nh4cl 现象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 nh3 hcl nh4cl 现象 nh3 hno3 nh3 h2so4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 nh3 hcl nh4cl 现象 nh3 hno3 nh3 hno3 nh4no3 nh3 h2so4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氨与酸反应 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 nh3 hcl nh4cl 现象 nh3 hno3 nh3 hno3 nh4no3 nh3 h2so4 2nh3 h2so4 nh4 2so4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铵盐的性质 铵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铵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hcl 铵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铵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2 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铵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2 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nh4no3 naoh nano3 h2o nh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果试纸变蓝 说明氨气已集满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果试纸变蓝 说明氨气已集满 环保措施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果试纸变蓝 说明氨气已集满 环保措施 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果试纸变蓝 说明氨气已集满 环保措施 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干燥方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果试纸变蓝 说明氨气已集满 环保措施 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干燥方法 用碱石灰 naoh和cao 干燥 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现象 反应 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现象 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 溶液仍为无色 反应 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现象 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 溶液仍为无色 反应 cuso4 5h2o h2so4 浓 cuso4 h2so4 5h2o 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现象 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 溶液仍为无色 反应 cuso4 5h2o h2so4 浓 cuso4 h2so4 5h2o 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浓硫酸有强吸水性 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火柴梗上 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火柴梗上 现象 解释 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火柴梗上 现象 炭化变黑 解释 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火柴梗上 现象 炭化变黑 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 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 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解释 浓硫酸有脱水性 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火柴梗上 现象 炭化变黑 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 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 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解释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0 6 6 4 2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0 6 6 4 2 还原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0 6 6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0 6 6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2e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 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在水中稀释 现象 加热能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反应 0 6 6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2e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注入浓硫酸 用玻棒搅拌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现象 反应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注入浓硫酸 用玻棒搅拌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现象 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放出大量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注入浓硫酸 用玻棒搅拌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现象 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放出大量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注入浓硫酸 用玻棒搅拌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现象 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放出大量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 注入浓硫酸 用玻棒搅拌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现象 解释 浓硫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现象 常温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能反应 解释 浓硫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现象 常温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能反应 解释 常温下 浓硫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硫酸起反应 浓硫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硫酸 加热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还原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2e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2e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现象 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反应 0 5 5 4 2 还原剂 氧化剂 2e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0 5 5 2 2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0 5 5 2 2 还原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0 5 5 2 2 还原剂 氧化剂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0 5 5 2 2 还原剂 氧化剂 6e 稀硝酸有强氧化性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稀硝酸 现象 产生无色的气体在瓶口变成红棕色 反应 0 5 5 2 2 还原剂 氧化剂 6e 现象 解释 浓硝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加热 现象 常温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能反应 解释 浓硝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加热 现象 常温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能反应 解释 常温下 浓硝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硫酸起反应 浓硝酸能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铁片 加入少量浓硝酸 加热 大多数金属 pt au除外 都能被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被还原为no2或no 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的还原产物很复杂 大多数金属 pt au除外 都能被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被还原为no2或no 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的还原产物很复杂 王水 大多数金属 pt au除外 都能被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被还原为no2或no 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 硝酸的还原产物很复杂 王水 v 浓硝酸 v 浓盐酸 1 3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hno3使fe al钝化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hno3使fe al钝化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hno3使fe al钝化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hno3使fe al钝化 有吸水性 脱水性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使fe al钝化 浓hno3使fe al钝化 有吸水性 脱水性 无 思考 稀硫酸的氧化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何不同 h 思考 稀硫酸的氧化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策略与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 年产30000吨异丙醇胺达产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广告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聚磷酸铵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个人养老金制度调整对生物科技产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
- 2025年激光美容仪器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民办教育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燃料油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服装设计基础(第三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engel恩格尔注塑机机操纵使用说明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 附件1:中国联通动环监控系统B接口技术规范(V3.0)
- 箱变设备台账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 微课(比喻句)讲课教案课件
- 银行间本币市场业务简介
- 2023年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辽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剑桥通用五级PET考试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