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体会.doc_第1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体会.doc_第2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 守 儿 童 心 理 疏 导 体 会作者:易红阵 单位:找郢乡双庙小学用户名:GP13ET010354不管怎么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个棘手的事已成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托上了年纪的老人照理,除了照顾他们吃住,老人们一般不会管理孩子的其他事情,更谈不上,学习和思想上的教育了。二是家长的培养目标缺损,他们自己外出挣钱,对孩子的教育是放弃的,有的只希望于孩子平安长大就行,对孩子除了金钱上的满足外就什么也不管,孩子在缺少亲情的情况下,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孤独自闭,有的任性放荡,成为老师和社会都头痛的人物。虽然,留守儿童中也有成才成人的,但不成器的绝不是少数,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必需重视教育孩子,挣钱的机会多的是,而教育孩子是机不可失的事,耽误不得,就是必须让孩子留守家里,也要将孩子安排好,要交给懂教育,有责任心的人照应,而且,要经常了解孩子的情况,给些钱,什么都不管了是要不得的,至于,目光短浅,对孩子从小就不寄于希望更是危险的,一旦孩子误入歧途就后悔莫及了。对了解清楚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后,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建设,强化对他们的心理监护,不仅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促进了良好的教育影响向“留守儿童”学生的校外生活延伸,弥补了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从家庭方面来说,学校要积极促进家长(监护人)与子女保持经常性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弥补他们感情上的需求,要求家长从精神和物质多方面恪尽家长之责;要求家长与委托监护人保持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生活和学习情况;要求家长主动和学校保持联系,掌握子女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商讨教育子女的策略和方法。2、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利用建立的“川电留守儿童之家”开展“走进学生心灵”活动,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及时发现和疏导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运用心理课程,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建设好心理活动咨询室。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的渠道;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等,使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3、从教师方面看,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放下架子,与留守孩子民主、平等相处,克服单纯的教书观和空洞的说教,而应把这些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在思想道德上、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像父母一样地监护、抚养。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诚信积分卡,还为留守儿童举办生日班会。通过一系列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防止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磨练意志等。4、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说,充分发挥“警校共育”的社会职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赌博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规范,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关注他们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