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木兰诗》教学案_第1页
人教版《木兰诗》教学案_第2页
人教版《木兰诗》教学案_第3页
人教版《木兰诗》教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设计课题木兰诗执教者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2. 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3.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情分析让学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并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教法与学法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合作探究法:对诗内容的翻译、人物形象的理解及材料安排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采用独学、群学、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小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激趣导入由同学们知道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故事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 由各组小组长交叉检查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并把有质疑的问题提交,师生共同完成。三.熟读课文,读出神韵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2.教师请学生对范读进行点评。3.解决生字词。4.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把握情感。5.小组展示朗读,同学评价,教师点评。四.疏通诗意。 1.精品细读,疏通文意具体要求:独学。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的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并将疑难的词句划出。对学。对子相互交流指点(“你来问,我来答”翻译),将双方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群学。小组长组织小组,疏通文意。2.质难释疑,文意展示1).各小组提出质疑。2).按段分任务到小组,小组不同的形式展示翻译,其他小组补充。3)指导学生背诵五.小结六.作业:积累本文重点的词语第二课时一. 由抽查背诵导入新课二.整体感悟: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二.合作探究1.人物赏析: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先独学、群学后进行展示:(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 听电影花木兰主题曲,主要体会壮观的场面。然后对比本课详略。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先独学、群学后进行展示: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3.品析语言: 这首木兰诗能够流传至今,除了塑造了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之外,还在于它精美的语言,请用以下句式回答问题:我喜欢 句话,因为 。学生先独学、群学后进行展示:(1)第二段运用了夸张、顶真,写出了军情紧急。(要读的深沉,后两句转为坚定。)(2)第3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并不繁琐。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此句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要加快,表现其扬鞭策马的英雄形象)(3)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前一节,热烈,节奏快,后一句放慢,亲切、朴实)(4)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运用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基调热烈、欢快,一节最快,二节放慢,末句轻读,三节加快)(5)结尾运用比喻,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教师小结归纳4.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由学生进行归纳,教师进行点拨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三.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1、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2、互动释疑: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五.总结存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可从重点的字词、人物形象以及她给人的启示、写作手法等去归纳。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板书:多种修辞、详略得当)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1.背诵课文。2. 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停机叹息 深明大义毅然从军 勇敢坚强匆忙购置 准备出征思亲情切 征途艰苦长期征战 胜利归来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