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必修三 (浙江)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2 课件(47张).pptx_第1页
人教A版必修三 (浙江)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2 课件(47张).pptx_第2页
人教A版必修三 (浙江)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2 课件(47张).pptx_第3页
人教A版必修三 (浙江)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2 课件(47张).pptx_第4页
人教A版必修三 (浙江)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2 课件(47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达标检测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一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1 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1 作用 文学艺术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 2 特点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的风格 3 重要地位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精神世界 鲜明而独特 2 我国古代科技独领风骚 1 地位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 具有实用性和的特点 3 意义 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的生动体现 文明程度 实际运用 整体性 创造力 提示错误 文学艺术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提示 试判断 科学技术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1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 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 借鉴 既渐趋 又保持着各自的 自然条件 历史 吸收 融合 特色 三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1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 中华文化的形成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着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 共性 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 相互促进 共同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交融 熔铸 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 含义 和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 2 意义 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和睦相处 积极 交流 认同 提示不是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 发扬其 包容性 的特点 扬弃吸收 但我们要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而不是其他民族文化的全部 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提示 请思考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全盘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吗 3 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 创造力和之中 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 战胜内忧外患 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 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 生命力 凝聚力 精神力量 力量之源 我的总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议题 书画艺术独具特色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 篆书的庄重古朴 隶书的典雅高贵 楷书的端庄秀丽 行书的洒脱随意 草书的落拓不羁 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 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 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 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 松石的高风 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问题诱思 有了文字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 甲骨 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书写 记载的材料 但是甲骨 竹简都比较笨重 绢帛虽然轻便 但是成本非常昂贵 也不适于书写 到了汉代 西汉的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 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 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纸被发明出来了 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 所作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 据记载 中国的造纸术比西方早1100 1200年 1 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及演变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学艺术有哪些特点 发挥了何种作用 答案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答案 答案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 纸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正确理解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归纳提升 例1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 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 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其地点分布之广 作画难度之大 画面之雄伟壮观 为国内外罕见 该景观 具有丰富绚丽的内涵和鲜明独特的风格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 是中华文化能代代相传的重要物质载体a b c d 答案 解析 典型例题 解析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 是中华文化能代代相传的重要物质载体 表述错误 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为a 探究点二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 因此 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民居的装饰 花纹 色彩和样式也各有不同 如汉族的鹤 鹿 蝙蝠 喜鹊 梅 竹 百合 灵芝 万字纹 回纹等 云南白族的莲花 傣族的大象 孔雀 槟榔树图案等 导致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议题 特色民居 展现中华民族魅力 问题诱思 在中国的民居中 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安徽的古民居 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 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 丽江古城纳西族的民居融汇了汉 白 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2 我国有56个民族 各民族民居建筑与中华民居文化是什么关系 答案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民居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民居建筑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民居建筑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 我国各地民居各有自己的样式和风格 说明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答案北京四合院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安徽的古民居 表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呈现出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的特点 3 各民族民居文化和睦相处 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答案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与民族性 归纳提升 例2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主体形象由书法字 津 13 张开双臂的人形 和 海河 等元素构成 呈 火炬 造型 取名为 奔向未来 吉祥物取名为 津娃 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 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 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典型例题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 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 津 13 张开双臂的人形 和 海河 等元素构成 吉祥物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 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 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 也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符合题意 优秀文化 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错误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基础 错误 故选d 热点追踪 民族语言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 多语种 文化多元的国家 拥有汉藏 阿尔泰 南岛 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 10大汉语方言 方言土语难以计数 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方言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它带有深刻的地域 族群烙印 凝结成一种乡愁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耕教授指出 随着诸多语言资源尤其是濒危方言的不断消失 语言资源保护已引起包括联合国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 成为国家关注支持的新热点 热点素材 创新演练 1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 活化石 如果方言消失 很多悠久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寄居的家园 保护方言有利于 各地方言的交流 融合 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普及扩大方言使用范围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方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符合题意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 活化石 说明它属于传统文化 流传至今 保护方言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未涉及 排除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普及扩大方言使用范围与实际不符 排除 故选c 2 中国地域辽阔 各地方言迥异 有 十里不同音 之说 但借助统一的文字 语不同音 的中国人照样可以进行交流 千百年来 书同文 与 语不同音 一直相安无事地并存 这种现象表明 语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不是统一的 中国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 区域文化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 解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表明中国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 区域文化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 故 符合题意 语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 错误 材料未体现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 解析 3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阐述我们要关注方言 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理由 答案 1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方言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研究语言的发展演进历史 推动语言文化的发展繁荣 2 方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注方言 保护方言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 中国方言体现了文化区域性的特点 是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保护方言有利于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答案 达标检测 1 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那些质朴 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民间美术在透视上不追求纵深感 而有着 看得多 看得全 的审美辨识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a 源远流长 绵延不绝b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c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d 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解析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的表现是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剪纸手艺属于这一范围 故b符合题意 源远流长强调历史久远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是包容性的体现 推陈出新强调创新 题中均没有涉及 故a c d不符合题意 2 民间一直将兰州拉面 武汉热干面 北京炸酱面 山西刀削面 四川担担面并称为 中国五大面条 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面食 更有不同的面食文化 这表明a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b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c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解析 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面食 更有不同的面食文化 体现了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说明中华文化区域特征明显 博大精深 b正确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是指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a不符合题意 排除 c体现文化的民族性 不符合题意 排除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指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d不符合题意 排除 3 每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是精品力作荟萃 令人振奋和欣喜 这些精品力作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 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 彰显民族文化的共性a b c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解析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精品力作属于各民族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符合题意 消除 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 表述错误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精品力作彰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 当然也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 表述错误 答案为a 4 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清道光前后 由产生和流传于皖 鄂 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 江西调 桐城调 凤阳歌 受当地戏曲青阳腔 徽调的影响 与莲湘 高跷 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 又在吸收 罗汉桩 青阳腔 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发展 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解析黄梅戏是多种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的 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故c符合题意 a b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并非所有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故d错误 5 茶文化发于神农 闻于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