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教学设计(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 四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2课)执教:渝中区马家堡小学 陈媛【单元解读】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构想】教什么本课教学总体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11个生字,积累好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句。3.学习按游览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抓景物特点写的方法。4.,品味语言,感受颐和园风景的美和语言的美。迁移运用,随堂小练笔。5.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颐、耸、阁、舫、眺、堤、态”这7个生字,会写“廊、筑、阁、殿”这4个生字。直观感受“殿、廊、阁、舫”等古代建筑的特点。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总分总”的结构。抓住课文25自然段的首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写作方法。3.品读第23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随堂小练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生字。2.品读第45自然段,从具体的景物描写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以及语言的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3.品味重点词句,学习景物特点不同,描写方法也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结合课后小练笔进行写的练习。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教学构想】怎么教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交流资料,初步感知园林美。(约3分钟)1.导语:在我国29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这样一群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熠熠生辉,他们就是皇家园林建筑,颐和园就是其中的代表。生齐读课题(师强调“颐”的读音。)2.提问:关于颐和园,相信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不少的资料,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和大家分享。生交流资料,师相机点评(强调搜集的资料要筛选,记忆,这样才印象深刻)3.小结: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生带着自豪感再次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整体感受风景美。(约10分钟)1.读文: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正音,相机了解古代建筑特点(发现规律,分类识记、积累语言)课件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正音,利用规律识记(其中是生字的标记为红色):第一组:耸立 眺望 狮子 堤岸 (形声字规律)第二组: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积累四字词)第三组:画舫 佛香阁 大殿 长廊 建筑(先出示前两个要求认的生字,再相机引出后面三个要写的生字)(这一类是建筑)过渡语: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不同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用途(课件分别出示以下四种建筑类型的图片,生直观感受,师解说) 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 廊:有柱,设栏杆。增加了空间层次,遮风避雨,美化空间。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四方八角,两层高,小巧,多供女子居住。舫: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小结:多美的景观啊!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些词语。生齐读生词过渡语:这些词不但要读准,还要写好(课件只出示这几个要写的生词)3.写字学生在学习单上面规范写生字,师巡视,相机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三、粗读课文,探索文路,分层体会结构美。(约10分钟)1.抓总写句理脉络师: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自由小声读读课文,看看颐和园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自由读文后关上书本)师:此时,如果让你用两个字来概括颐和园留在你脑海里的印象,你会用哪两个字?(生答,师小结板书:美,大)师:课文什么地方总结了这两个特点?(生答,师指导点拨,学习写法)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总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句子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师:(师相机板书:总:)师:颐和园占地约300公顷,园中美景数不胜数。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话。(生齐读首尾照应的两个总写句子)2.抓过渡句理顺序过渡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究竟有多大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师:这么大的公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了哪些景点呢?生默读课文,用直线勾画出表明地点变化的句子。师引导交流(课件出示句子)(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发现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指名答,师板书)师:想知道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这些景点(课件去掉景点名,只留表地点变化的动词“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这些词语可不能少。指名说这样介绍颐和园的好处(顺序清楚,景点突出,一目了然)3.回顾全文学谋篇师指着板书小结: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告诉了我们他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这么大的公园,这么多的景点(课件再次出示颐和园全景图),作者就按照这样(课件出示游览顺序,课文框架的句子)的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几处主要的景点来写,这就是写游记的好方法。(相机板书:移步换景)四、精读课文,领悟写法,聚焦品味语言美。(约10分钟)过渡语:一篇好的游记不但要有清楚的游览顺序,更要有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颐和园的长廊,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长廊的。要求: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说说长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指名答:长,美)师相机板书提问:作者是怎样表现长廊的“长”的?引导学生品句,交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句子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个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置换对比: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个长廊有很长很长,分成许多间。学生汇报,比较两种写法的不同效果。小结:列举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长廊的长。(师板书:列数字)提问: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长廊“美”的特点的呢?句子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发展语言,指名说:我仿佛看到了横槛上画着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颐和园的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为画廊。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课件播放长廊画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进行情感熏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小结:多美的长廊,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让我们带着自豪再读读这个句子。过渡语:长廊的美还表现在哪儿?句子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要求:齐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课件出示说话练习,引导学生还原景观,发展语言(课件出示以下说话练习:漫步在颐和园的长廊中,我仿佛闻了 花的清香,看到了 花在绽放,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花还没有谢, 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小结语:多美的长廊,站在长廊里往前面看,我们发现长廊美,美在;往顶上看,长廊美,美在;往两旁看,长廊美,美在(师相机板书:长 画 花)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美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读这段话(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随文练笔,迁移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艺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用户行为分析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项目管理办法
- 杨梅大板养护管理办法
- 券商股权质押管理办法
- 河南电梯使用管理办法
- 新疆消防午餐管理办法
- 数字人文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 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研究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JB∕T 13026-2017 热处理用油基淬火介质
- 道路工程石材检测报告及石材单轴抗压强度检测原始记录
-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论文
- 中小学校长管理案例
- 《电力设施治安安全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要求》
- 光伏验收报告
- 职业倦怠量表MBI-HSS
- 学校桌椅采购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