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小论文范例.doc_第1页
中文系小论文范例.doc_第2页
中文系小论文范例.doc_第3页
中文系小论文范例.doc_第4页
中文系小论文范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系小論文範例瑞祥高中 二年一班 小論文指導老師:曾莉莉題目:笑看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李澄傑、潘育寧、石翔文 小論文提要內容: 詩文一代仰宗師,偶寫幽懷寄小詞。莫怪尊前詠風月,人生自是有情癡。 歐陽脩在北宋時代,無論是文壇或政壇上都是值得注意得一個重要人物,他曾以自己在古文及詩歌方面的見解集成就,倡導起北宋的古文運動,又改變了北宋初期西崑體雕飾繁縟的詩風。除此之外,歐陽脩對於經學、史學、政論各方面,也都有值得注意的成就,而且同樣是一個足以影響風氣的一代文學宗師。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宋初的文學發展 第三章 歐陽脩的生平事蹟 第四章 歐陽脩詞文之欣賞 第一節 歐詞欣賞 第二節 歐文要旨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章 緒論 自古至今,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學發展史,而到北宋時期,正是詞之傳唱極為盛行的時代,在這種情形下,有一些心性之稟賦在某一點上與詞之特質相接近的人物,遂不免受到這種韻文體式之吸引,而留下了許許多多沉摯動人的作品,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時代,還有一種文人嗜論政的風氣,一般才志之士都蘊含著以天下為己任的襟抱,而這種意志和情感,也往往出於同一種易於被感發的心靈,范仲淹、歐陽脩,便是屬於此一類型的人物。 第二章 宋初的文學發展 唐宋兩代是散文發展的重要時代,但是到了晚唐的時候,因為古文運動逐漸衰微,代之而起的是駢文的興起。到了宋初,文章還是崇尚駢文,如楊億劉筠錢惟演等為文號稱西崑體;一直到歐陽脩出來,局面才為之一變,不過並不足以扭轉當時的風氣,主要的原因是古文與西崑體的比較,駢文只注重形式,而沒有內容。所以歐陽脩提倡古文,反對內容空洞、詞藻華麗的文詞。而這種號召,使得一般人感覺古文比浮豔的西崑體要好的多。其次是:一種文體的產生,雖然能得到許多人的推波助瀾,但如果這種文體的主觀因素不夠,也不可能興盛起來。 歐陽脩的文學觀點,大體上是繼承了韓愈的文以載道,只不過韓愈比較重道,而歐陽脩比較重文。然事實上,晚唐以後,韓愈的文體已逐漸被埋沒了,一直到歐陽脩起來提倡、宣導。當時歐陽脩不單提倡,且又另有發展。一般而言,韓愈的文章比較艱深,他自己也曾說過:詩文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字無出處。此外,韓愈的詩也充滿了詭僻奇險。歐陽脩的文章比之就比較流暢,沒有韓愈那種艱深的毛病。歐陽脩在文詞方面、風格方面也有其獨到的地方,而他的散文,無論是氣勢、議論,或者是抒情,各方面也皆有很高的成就,如他的議論文朋黨論即是一篇很好的政論文章。歐陽脩的文章有時候表現了強烈的主張、嚴密的邏輯;有時也表現言詞鋒利和嘻笑怒罵,而祭石曼青文所表達感情的悲涼悽慘,言詞中滲入真感情,更是歐陽脩感人的特色。其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文章的膾炙人口,幾乎大家都可隨時朗朗上口。 歐陽脩亦很擅長在很淺俗平易的文章中表現他獨特的技巧。後來的人時常提起的他最有名的歷史著作五代史,也稱做新五代史,其中每篇不僅都寄有深意,而且因這類的文章都是弔古傷今,感慨無窮,雖然都是歷史上的事實,卻有很多是值得警惕的。他在每篇必用嗚呼二字,用嗚呼只為了發端,是他認為事件可嘆,因為五代的時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個空前混亂的時代。到了宋代,佛家依舊很興盛,而道家思想也很流行。因此,宋代的文章也走入了情境取勝的境界。歐陽脩處在道家、佛家思想興起的時候,自 然不免受到影響。根據前人的筆記說,歐陽脩在逝世之前讀了華嚴經八卷之後才瞑目。雖然這件事情不一定可靠,但卻可見出宋代對佛學是非常重視的。因此,使得宋代的文章又另有了另一種風格。 宋代在歐陽脩之後,文章因受到佛、道的影響,比較注意境界方面。而歐陽脩的散文由於有詩的素養,因此後人又常把他和韓愈並稱。但其實韓愈是一種風格,他則是另一種風格。在宋代的文章中,歐陽脩可說是文壇的領袖。明朝茅鹿門說:法家的文章像山裏的水,當流出來碰到石頭時,就在那裏迴旋流轉,始終流不出去,如韓非子的文章即有嗚咽悲憤之氣。這種說法是很正確的,而這種文體即對後世亦可謂有著很大的影響。 第三章 歐陽脩的生平事蹟 歐陽脩,字永叔,宋吉州廬陵人,享年六十六,四歲父親見背,母鄭氏教之,家中甚貧,以荻畫地學書,敏悟過人,讀書過目成誦,舉進士甲科,調西京推官,始從尹洙游,與梅堯臣為歌詩相唱和,慶曆初召之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時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相繼罷去,修上疏極諫,出知滌州、徙州、穎州還為翰林學士,知無不言,與韓琦同心輔政。熙寧初,與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傅致仕。歐陽脩學識淵博,以文章冠天下,年二十有三以玉不琢不成器賦魁國子監。精擅古文,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所謂六一者,自謂集古錄一千卷,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物間。卒諡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全集、六一詞、毛詩本義、新唐書、新五代史、集古錄。其集錄金石於古,前所未見,乃自歐陽文忠公始。 唐宋古文八大家:此名來自於明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指的人物分別是韓愈、柳宗元、歐陽脩、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六一居士:因為歐陽脩生前,愛好廣泛,所以六是指書、古董、琴、棋、酒,而一是指自己而言。 第四章 歐陽修詞文之欣賞 說到歐陽修的詞,他在這方面的成就與其他方面相較,有著兩大不同之處 : 其一是他在各方面的成就,往往都是處於開先河的倡導地位,然而在詞這方面的成就,卻只是一個過渡的中間人物;其二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使人感到是一個德業文章道貌儼然的人,但在詞方面的表現,卻使人感到他原來也是一個纏綿沉摯的銳感多情人物。我們往往能自其風月多情的作品中,體會到他對於人世間美好事物的賞愛深情,與對於生命苦難無常的感慨,及在賞愛和感慨相交雜之心情中的一種對人生的態度和感受。 第一節 宋詞欣賞 且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宋詞作品: 1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翻譯:院落幽深,究竟幽深到什麼樣子呢?楊柳樹隱約的籠罩在煙霞飄渺中,好像隔了幾層窗紗。我騎著一匹裝有翠玉馬口絡和華貴安韉的馬匹到處遊逛,但樓臺高聳,再找不到當年繁盛的章臺街了。雨暴風狂,又是三月的傍晚,即使閉門鎖住黃昏,也無法把春天挽留住了。我很傷心的帶淚像花兒詢問但花兒卻不會說話,只是很紛亂的飛掠鞦韆架上而去。 賞析:詞是傷春,景物妍美。首句即以反詰句開篇,寫出庭院狀況,表現棄婦的生活處盡。前兩個深字的連用,反映庭院之深廣、冷寂之意境,在重一深幾許?給了一種深不可測之感,筆力遒勁。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晨起後,棄婦登上高樓極目遠眺,然而山重水複,也看不到心上人走馬章臺的地方。下闕因不忍看那亂紅飛落,花事闌珊,便關起門來,唉嘆留春不住。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佳人因留春不住而傷心落淚,無計而問花,花不理會一片癡情癡語,達到了情景交融,渾然一片的境地。 2蝶戀花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翻譯:誰說兒女閒情可以永遠拋棄呢?每到春天的時候,還是使人感到同樣的惆悵。現在我每天花前飲醉,顧不得鏡子裡的容嚴逐漸瘦減了。真想問問河邊的青草和堤上的楊柳枝為什麼每年都帶來一股惆悵呢?我獨自排徊在小橋上凝思,只覺滿袖風涼,於是緩步回去,而林間的月亮也冉冉的出來了。 賞析:與上首同樣都是傷春感懷之作。剛開始設一問句,套出春愁之感。四五兩句言其為春憔悴,不惜拚卻朱顏,渴求花間常醉。下闕由景入情,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承上闕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之意也。末兩句言獨言小描出一幅遼闊平林新月之景,寂寞渺茫之情可知已! 3蝶戀花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葉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翻譯:幾日來像行雲般到了什麼地方?都忘記回來了,不覺春天又快將過盡。當寒食節那天,路邊長滿各是各的花草,她那美麗的車子究竟停在誰家的呢?我留著淚,斜倚樓上的欄干頻頻自言自語,當那雙燕從田野上飛來的時候,又是否碰見她呢?春天的情緒使人紛亂,像柳花般,依約的感情,連夢中也無法捉摸。 賞析:剛開始時即怨心上人不歸,當在寒食天氣,千花百草,香車迷戀何處,繫而不歸。下片眼淚即是指此等待成虛的悲傷,何處迷戀,不知雙燕陌上來去,曾否相逢,癡情有味。仇恨亂如柳絮,就是從夢裡也無法尋找。 (4)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翻譯:候館的梅花謝了,橋邊的柳絲細嫩,暖和的春風吹過,從草叢間透出一股香氣,送這征騎遠去。離開越遠,離愁則越加增多,悠悠無盡,像春天的江水一樣。柔腸寸斷, 淚眼盈眶, 閣樓高聳, 不要再倚在闌干上遠眺, 草地的盡頭是一片青山, 但行人更在青山以外。 賞析:在送行之詞間,很少這種一波三折的寫法。上闕先由梅殘及柳細點明離別時分,景色極為優美。尤其草薰風暖這句,愈覺如此柔和時刻,為何還要遭遇如此離別愁事,接著順筆一帶搖征轡使動作和景致銜接的如此貼切;下闕是轉折處,行人離別,不忍如此卒離,又猛一憶及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搖接了上闕的離愁漸遠漸無窮之苦,於是強抑離愁又不敢登樓,哀思千層,真是愁煞人啊! (5)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翻譯:舉久邀約東風,何防跟我一起流連。洛城東面的垂楊樹下,或是紫花的堤上,都是以前我們攜手的地方,所有的花間草地,都已經遊遍了。人生歡聚的時光太少,很容易又分別了,只留下無盡的遺憾。今年的比去年紅豔,但即始明年的花開得更好,又知道能跟誰在一起呢? 賞析:這是一首傷時惜別,感嘆人生聚散無常的小詞。在上闕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單是且字,就可見作者對逝去的歲月感到無限依戀。而在下闕其情亦苦,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一氣直下三句,卻是愁思數折之處,末句更強化了世事變遷、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傷情緒。 第二節 古文要旨 至於古文方面: 雜記類文旨 (1)醉翁亭記 描寫山水之美與作者遊讌之樂。與民同樂,更見政通人和。 (2)相州晝錦堂記 讚頌韓琦的志節風範。 (3)豐樂亭記 從建亭遊賞的平凡事,寫出天下太平,時和年豐,人民方能安居樂業的大道理。 史論類 文旨 (1)縱囚論 唐太宗之縱放死囚,是意其必來以冀免,而死囚之復來則是意其自歸必獲免,上下交相賊的結果,豈有仁德的感化之說。 (2)五代史宦者傳論 借唐昭宗的殷鑑警告人君提防宦官。 (3)朋黨論 區分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及期待人君進用君子之朋,斥退小人之朋。 序跋類 文旨 (1)五代史記一行傳序 記載亂世中對於風俗教化有所裨益的特立獨行人士。 (2)五代史伶官傳序 主旨在借伶官之禍,具體分析後唐莊宗盛衰過程得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釋祕演詩集序 表明作者結交當世賢豪的高度意願,亦暗示野有遺賢的社會真相。 (4)梅聖俞詩集序 反駁世人詩人少達而多窮的說法,認為愈窮則愈工、窮者而後工。 (5)送楊寘序 交代這篇琴說以贈楊寘的緣由,免其平心養疾,借琴銷憂。 辭賦類 文旨 (1)秋聲賦 遭新政改革失敗及朋黨等政爭,又數度被貶,心情抑鬱之餘,以悲秋為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慨。 以上都是歐陽脩的代表作,都投注著歐陽脩滿滿的情感,讀起來首首纏綿悱 惻,情深動人,每每回想,韻味無窮。蘇軾譽天下翕然師尊之。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可為俯仰無愧呀! 第五章 結論 一.歐陽脩為人膽大直諫,議論精闢,天性剛正,為政清明,為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臣,曾參與慶曆新政,後與王安石不合。 二.文風直接繼承韓愈,又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其散文如池塘曲水,澄澈瀲灩,讓人賞心悅目。他吸收了韓愈散文言之有物,說理透徹的長處,避免其尚奇險怪的偏頗,因而使文章更具強烈的藝術魅力,如醉翁亭記。 三.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由於他的提倡和領導,才得以使開啟於唐代,但晚唐時已剩涓涓細流的古文運動得以延續。 四.一手掃盡了當時詩壇西崑體的浮艷詩風。 五.至於他的詞,在整個宋詞史上,公認占有一流的位置,詞風清爽瀟灑、委婉含蓄,曲盡其妙,情韻無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這些都是至今仍膾炙人口的名句。 六.因其道德和文章都堪為一代風範,所以被公認為北宋文壇的領袖,人們稱他為宋代文學之父,並非言過其實。 附錄及參考書目 (1)小論文提要:國文天地雜誌22期 中華民國76年3月1日出版 (2)第一章緒論:國文天地雜誌22期 中華民國76年3月1日出版 (3)第二章: .tw/t001104/新資料夾/宋代散文.htm (4)第三章: .tw/dm/album/selection/02/k2b000243n000000007fd.ht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