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单元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课件 大纲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单元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课件 大纲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单元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课件 大纲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单元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课件 大纲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单元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课件 大纲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 工农武装割据 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第20讲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1 工农武装起义 1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领导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了 刘伯承 2 八七会议 内容 瞿秋白作报告 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 毛泽东提出了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思想 意义 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 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秋收起义 组织 3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 毛泽东回湖南组织工农武装 公开打出 的旗号 起义军在长沙受挫 退到文家市 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 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 后果及影响 起义因为以城市为中心而失败 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工农革命军 三湾改编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 从城市转入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2 井冈山的星火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意义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3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朱德 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 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农村 第四军 4 工农武装割据 内容 在中共领导下 把武装斗争 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5 评价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 背景 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 红军取得三次反 围剿 的胜利 2 建立 1931年冬 在江西 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选举 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3 性质 工农民主政权 土地革命 瑞金 毛泽东 4 土地革命 1 内容 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 和债务 2 路线 依靠贫农 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 意义 铲除了封建势力 农民在 上翻了身 农民在 上获得了土地 农民积极踊跃参军 努力发展生产 支援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封建剥削 地主阶级 政治 经济 5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 措施 把发展 放在第一位 开展互助合作 兴修水利 开垦荒地 农业生产发展了 兴办工业 包括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2 意义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支持了革命战争 巩固了红色政权 农业 1 背景 1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九一八事变后 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蒋介石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 对红军 围剿 的反动方针 对 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 围剿 2 王明 左 倾错误的危害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中央 2 目的保存革命力量 实行战略转移 3 经过 1 开始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实行战略转移 2 转折 遵义会议 内容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 倾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 取消了博古 李德的 中央政治局常委 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结束了王明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3 转危为安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 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毛泽东 转折点 金沙江 继续北上 强渡大渡河 飞夺 翻雪山 过草地 进入甘肃 陕西 4 胜利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5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围剿 红军 扼杀 的企图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泸定桥 中国革命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 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 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 最后到达 保存了 的精华 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在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 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陕北 共产党和红军 政治主张 名师点拨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的矛盾演变为以中共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知识图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归纳概括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 1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是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 从理论上提出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一条革命道路 2 毛泽东认为 工农武装割据 就是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 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把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三者缺一不可 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保障 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使弱小的红军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可以说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 根据地建设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否则二者无法开展 对点训练1针对党内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的疑问 毛泽东撰写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等著述 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 最先建立的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川陕革命根据地d 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解析 选b 主要考查学生再认 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名师点拨 左 倾与右倾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 妥协 退让 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左 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 表现为急躁冒进 急于求成 超越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 两者都有危害性 左 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轻巧识记 红军的长征路线 归纳概括 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 从背景看 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正确的基础上召开的 2 从结果看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 从意义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 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点训练2 红日照遵义 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 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主席 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是指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 红军和中国革命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错误统治 工作重心转向农村a b c d 解析 选b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应该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期 排除 一 中国共产党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走过了一条 城市中心论 到建立农村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 前者是照搬苏联经验 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比较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弘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土地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视角1追踪社会热点 弘扬长征精神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长征途中 正是这种凝聚力 使红军队伍顾全大局 紧密团结 坚持革命的理想与信念 不怕牺牲 患难与共 从而取得长征的胜利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长征中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上海单科卷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这条道路是 a 采取暴力革命b 领导工人运动c 农村包围城市d 国共两党合作 解析 1927年 毛泽东率领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 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答案 c 尝试命题1 2011年山东泰安统考 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 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 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b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c 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解析 选b 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广州起义后 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应是在中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时 即遵义会议时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的是南昌起义 尝试命题2 2011年安徽淮北调研 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 迷雾遮天难敞亮 宇寰久夜盼骄阳 柏宅楼上龙聚首 湘水岸边船启航 初战娄山标魄力 四夺赤水过长江 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国共合作c 抗战胜利d 遵义会议 解析 选d 这首诗描写的是长征 前半部分指出了红军反 围剿 失败以及长征初期失败的疑惑 后半部分表现了红军长征焕发的活力 长征期间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 视角2多角度考查高频考点 高考例析 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打土豪 分田地 兴修水利 开展大生产运动 兴办工厂a b c d 解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根据地经济建设应是 因为 属于土地改革政策 不属于经济建设的范畴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 答案 c 尝试命题31931年 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权的信中指出 过去分好的田即算是他私有 别人不得侵犯 以后一家的田 一家定业 生的不补 死的不退 租借买卖 由他自由 田中生产 除交税外 均归农民所有 这段话表明当时根据地的土地制度是 a 土地国有制b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c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解题时可依据有效信息 私有 除交税外 均归农民所有 来判断 尝试命题4 2010年北京东城区检测 20世纪30年代初 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 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b 建立 三三制 民主政权c 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 粉碎国民党军队 围剿 解析 选c a为土地革命 并非政治文明建设 b是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文明建设 d为军事行动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并制定了宪法大纲 故本题选c 视角3多层面史料研习 史料 研习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史料 文本 1935年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主编 红星报 的陆定一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内容如下 中国工农红军 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夷汉平民 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 压迫夷人太毒 苛捐杂税重重 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 所向势如破竹 今已来到川西 尊重夷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 不动一丝一粟 粮食公平购买 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众 切莫怀疑畏缩 赶快团结起来 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夷人政府 夷族管理夷族 真正平等自由 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 将此广播西蜀 红军总司令朱德 信息 解读 1 材料是原始文字材料 对于研究长征途中红军的民族政策有很高价值 2 材料体现了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民族自治的主张 对新中国建立后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影响 史料 应用 1 红军布告是针对什么问题而颁布的 颁布这一布告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 1935年初 长征中的红军已处于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颁布上述布告有利于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壮大红军的力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