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11 12 唯物论 4 5 辩证法 7 8 9 10 认识论 6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第 课历史观 第 课价值观 综合探究人生观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 十一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习目标 理解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探究活动 一 p86 1 为什么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没能坚持唯物主义而是陷入唯心主义 2 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否是客观的 有人认为 是由人 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决定的 有人认为 是神灵天意决定的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其实质 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社会存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 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 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 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生活 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 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 最主要 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还包括自然环境 人口因素等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 也包括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道德 科学 艺术 宗教 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a 邓小平理论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e 三个代表 的思想f 自然地理环境g 文学艺术 bcdf 宗教 道德 风俗习惯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请同学们思考书本87页的探究活动以及相关的内容 试着概括出这一对关系的主要内容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鲁迅先生说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 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 像阔老太爷一样 下雪了 社会地位 所受的教育不同 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与现在的幸福观 金钱观 消费观 道德观等比较 肮脏的字眼 忌讳 成为经济效益的标志 知足者常乐 倾向于内在追求 要求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勤俭 朴素 能挣会花 重协调性道德 忍 平静 重进取性道德 平均主义 机会平等 你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 盲流 打工仔 打工妹 民工 城市建设者 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观念更新 给农民工 异乡人 乞讨者以更多的宽容和爱心 北佬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探究活动p88 1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2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 为什么 结论 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因此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性的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根据以上分析 你能否归纳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吗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正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思考 1 社会生活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2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什么 1 社会生活包括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2 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 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 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 辩证统一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 决定 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促进 阻碍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小结 1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 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 假如牛能绘画 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该观点说明了 a 动物也有意识b 上帝是人脑自生的c 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d 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就体现了这一点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 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就体现了这一点 那么 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社会内部的矛盾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矛盾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学习目标 1 理解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问题 3 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问题 4 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探究活动 四 p89 1 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马克思解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是什么 马克思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 首先必须活着 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 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 由此得知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 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 五 p89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手推磨 和 蒸汽机 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 封建主 与 资本家 则代表社会所采取的经济结构 即生产关系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在生产方式中 生产力是最革命 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约几百万年 约3000年 铁制工具 约1163年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约230年 石器 金属工具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把 蛋糕 做大和把 蛋糕 切好的关系中国要把 蛋糕 做大 即要把经济搞上去 否则无以民富国强 但 做大蛋糕 还不够 还要清楚应该怎么切 怎样把蛋糕分配好 为什么 做大蛋糕 还不够 还要把蛋糕分配好 把蛋糕分配好对 做大蛋糕 有什么影响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 即 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最革命 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决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 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1 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体现了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 体现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探究活动 六 p89 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表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 在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 指一定社会的政治 法律制度和设施 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含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公有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按劳分配制度f大机器生产g人民代表制度h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cdgh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 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 行政许可法 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权 更好地发挥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1 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 体现了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3 体现了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结论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请归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产力 政治 法律制度和设施 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有什么影响 两大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辨析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 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答 1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2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的进步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 可以看到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 那么 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4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基本规律在社会中的地位相等吗 如果不相等 哪个矛盾和规律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和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是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是最基本的规律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目标 1 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 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 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探究活动 七 p91 1 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 社会发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1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 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它却只存在了15年 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虽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 但最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 问 1 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 秦的灭亡 汉的兴起 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3 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实现方式 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具体表现 教材注意 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 要用阶级分析法 含义 地位 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就是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3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 性质 非对抗性的矛盾 实现方式 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 即改革 正确认识改革 含义 内容 目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 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改革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小结 一 社会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正关系 3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3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4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2 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3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社会发展的趋势 动力 规律 社会两大基本矛盾 3 社会发展的支配规律 1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的 的 2 具体表现 社会形态由 向 更替 原 奴 封 资 社 总结 通过 不断解决 从而推动社会 由 向 发展 4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即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 1 阶级社会 即 实践 因其基本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 2 社会主义社会 即 实践 因其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1 与 的矛盾 2 与 的矛盾 1 的规律 2 的规律 前进 上升 低级 高级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改革 革命 人民群众 实践 社会基本矛盾 有规律 低级 高级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反映 反作用 阻碍 促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 实践 通过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 上升的 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途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 1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 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 假如牛能绘画 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该观点说明了 a 动物也有意识b 上帝是人脑自生的c 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d 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d 2 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 试管婴儿 在英国出生时 整个世界争论不休 不合伦理 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 目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管婴儿 已经是很正常的事 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d 3 在新时期 我们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并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 以更好的加强党的建设 增强党的领导执政能力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主要体现了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4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a 社会意识b 社会存在c 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d 实践 d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物质决定意识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 发展的观点 c 6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 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 行政许可法 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 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这体现了 a 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 社会是物质的d 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b 7 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说法 正确的是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a b c d d 8 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 正确的是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 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a b c d b 9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 人类的实践活动c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d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c 10 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 因此 a 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 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c 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d 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c 11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正确的是 a 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 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 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 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abd 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a 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b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c 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d 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方向 abcd 13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abd 辨析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 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答 1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的进步 1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论述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 两者的矛盾运动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这一规律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 要进一步完善它 充分发挥其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的进步 4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 两者的矛盾运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这一规律决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 我国政治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本单元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周围世界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 可以说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点 第一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世界是什么 如何正确看社会和人生 如何正确看待周围的世界 世界怎么样 1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 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 小结 3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功能亢进芯片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墙纸设计与生产定制合同标准模板
- 2025版投标员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合同
- 2025年健康养生中心经营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抵工程款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豪华学区二手房买卖协议
- 2025版全新杂物间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文本
- 2025年度企业人才引进与委托培训一体化项目合同
- 2025年船舶保险与运输合同
- 2025二手楼赎楼担保与房产交易合同
- 癫痫的治疗(讲课)
- 购物中心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 安顺康闽果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40吨年糕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邹平梁邹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学校宿舍楼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技术经济分析
- 外脚手架监理实施细则
- 高考688个高频词汇 word版
- 氟化工艺课件
- 社会调查与统计第四章抽样
- 《国际结算(第五版)》第九章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2022年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