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课件.ppt_第1页
高二地理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课件.ppt_第2页
高二地理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课件.ppt_第3页
高二地理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课件.ppt_第4页
高二地理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6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1 识记要求 1 我国主要农业低产区类型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 2 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障碍 旱涝 盐碱 风沙 3 水盐运动的特征 春秋返盐 夏季淋盐 冬季盐分相对稳定2 能力要求 1 说出我国农业低产区的主要分布范围 2 分析各农业低产区的形成原因 学习项目1 在中国地图上 指出每一种农业低产区的大致分布范围 2 结合图6 4分析黄淮海平原中 低产田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3 结合表6 1分析黄淮海中 低产田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4 发散思维 列举形成黄淮海中 低产田的人为因素 我国耕地质量低 农业低产区 形成 特点 分布广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 红壤贫瘠地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增产必然选择 提高单产 改造 中低产田 改造中低产田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辽阔的冲积平原 黄淮海平原 成因 河流冲积 黄淮海 范围 五省二市 中原之称 构成 斜缓平原 冲积低平原 沿海平原 特点 多洼地 严重的旱涝 盐碱和风沙 三大障碍 气候特点 表6 1 春旱风大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 灾害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旱 涝 风沙 盐碱 地下水位高 大水漫灌 地势低 乱垦 中低产田集中 分布 图6 3和表6 2分析 着眼点和关键 黄淮海平原的构成 例1 黄淮海平原中 低产田分布集中的地区在 a 整个平原b 斜缓平原c 山前冲积扇平原d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 黄淮海平原中 低产田 的分布地区 只有理解了中 低产田的形成机理 才能掌握可能分布的地区 斜缓平原地区 土地质量较高 能够较充分地排水防涝 因此土地质量相对较好 故a b c均不正确 而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 排水不畅 容易造成涝灾 降水少的季节又形成旱灾 如果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统不合理 致使地下水位抬高 又引起土壤盐碱化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 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加上人们利用时又只用不养 导致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因而不同程度地具有了一些较难克服的限制性因素 使中 低产田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这样的地形区 答案 d 例2 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跨冀 豫 苏 晋 鲁及京 津等五省二市b 冲积低平原地势最低c 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及封闭洼地d 对平原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解析 黄淮海平原地跨冀 鲁 豫 苏 皖 京 津等五省二市 西邻黄土高原 滨海平原地势最低 对平原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的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 c 例3 关于黄淮海平原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完全是由黄河冲积形成的坦荡低平平原b 由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两部分组成c 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河流的堆积作用d 平原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地壳不断下陷提供了泥沙沉积的基础 因此内力是起主导作用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态 组成结构 形成原因等内容 这些知识是理解本区自然灾害及中 低产田形成和分布的知识基础 解答此题需要我们联系其位置尤其是与河流相互位置和河流泥沙沉积机理推论获得结论 答案 c 例4 读图 完成 1 abc表示的内容 a b c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黄淮海平原治理中 低产田的必要性 解析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除 宜农荒地 其他用地外 有 耕地 林业用地 和 牧业用地 回答治理中低产田的必要性时 关键是要抓住黄淮海平原农业条件状况 答案 1 a 耕地b 林业用地c 牧业用地 2 黄淮海平原宜农荒地仅占3 18 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因此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 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黄淮海平原80 以上的土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较难克服的限制性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