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doc_第1页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doc_第2页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词语“烟雨、楼台、酒旗、偷闲、余心、绿映红”等词的词义和诗意。 2.背诵第二首古诗,并默写两首古诗。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反复诵读杜牧的诗歌,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词语“烟雨、楼台酒旗、绿映红”等词的词义。理解诗意的意思。 2.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咏柳江南绝句忆江南游园不值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介绍作者同学们,我们已经背完了小学生古诗文70首,你们还记得杜牧的诗文吗?试着背一背。清明山行江南春二、交流自学的收获和困惑1.学生背诵古诗。 2.交流字词的理解:可采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释疑形式。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的收获,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能在组内解决的先解决,解决不了的拿到全班进行交流。重点理解下面词语意思:“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水村:靠水的村庄;江南:长江以南的地方;莺啼:黄莺在欢乐地歌唱。绿映红:绿叶映衬着红花。山郭:靠山的城墙。诗中指外城。酒旗:酒店门前悬挂的布招牌。南朝:东晋时期在南京(健康)建都的宋、齐、梁、成四个朝代合称南朝。楼台:亭台楼阁。诗中指高大的佛寺建筑。(当时统治者都好佛,所以修建了大量的佛寺,固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烟雨。三、据诗汇景,依景体情1.思考:你从这首诗里,看到哪些景物了?2.小结: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3.后两句写了江南的什么呢?(雨景)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5.讨论诗文抒发的情感。 江南春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是否表达的是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你从诗句的后两句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出诗人的兴亡之感,寄予了讽喻之意。6.学生再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7.相机补充资料: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四、拓展延伸1.吟诵杜牧的诗句寄扬州朝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兰溪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5、 作业1.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