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本单元实验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实验目的 1 练习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 会用打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 实验原理 2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和 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以下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 它 第5讲 考点整合 瞬时速度 加速度 交流 6v 220v 2 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设纸带上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s1 s2 s3 s4 sn 1 sn sn 1 如果纸带上相邻点间的位移差 s sn 1 sn为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 s sn 1 sn为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讲 考点整合 0 02 小 0 非零常数 每隔 s打一次点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 一些 第5讲 考点整合 4 实验步骤 1 安装实验装置 如图5 2所示 2 先 然后释放小车 重复打纸带3条 3 挑选纸带 确定计数点 测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4 用 s at2确定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 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求瞬时速度 用公式 s at2或 图象求加速度 第5讲 考点整合 接通电源 速度 时间 探究点一对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要符合实验要求 电源频率50hz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6v以下 2 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 如果打出的是短横线或打出的点不清晰 可能是交流电源电压或振针位置不合适 应分别调低或调高电压 必要时调整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更换复写纸片 3 计时器打点时 应先接通电源 待打点稳定后 再用钩码拉动纸带运动 当小车停止运动时要及时断开电源 第5讲 要点探究 4 释放小车前 小车应停在木板上靠近打点计时器所在的位置 5 牵引小车的钩码数要适当 小车的加速度过大或过小将导致纸带上的点过少或各段位移差别过小 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晰地选取七八个计数点为宜 6 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一般在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即时间间隔为t 0 02 5s 0 1s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例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步骤如下 请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 将正确的步骤顺序填在横线上 用序号表示 a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 并连好电路c 换上新的纸带 再重做两次d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 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 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让小车运动f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细绳跨过定滑轮 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 断开电源 取出纸带 第5讲 要点探究 dbfaegc 解析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 并用垫片把木板的一端垫高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较高的一端 并连好电路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 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电源 再放开小车 让小车运动 打完一条纸带 断开电源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再重做两次 故顺序为dbfaegc 第5讲 要点探究 点评 对实验步骤可简化为 放置 固定 连接 先接后放 开始实验 重复实验 数据分析 同时要理解实验步骤中关键几步 如 固定时定滑轮要伸出桌面 打点计时器固定于远离定滑轮的一端 开始实验时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小车 等 第5讲 要点探究 变式题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 电源频率f 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 选出零点 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 因保存不当 纸带被污染 如图5 5所示 a b c 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 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sa 16 6mm sb 126 5mm sd 624 5mm 第5讲 要点探究 若无法再做实验 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 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 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 s 取两位有效数字 3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 sb sd和f表示 第5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 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取点原则如图5 6所示 从打下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 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 从便于测量的位置取一个开始点a 然后每5个点 或者说每隔4个点 取一个计数点 分别记为b c d e f 这样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0 1s 计算比较方便 第5讲 要点探究 2 从纸带上读取长度的方法读取长度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 算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 s2 s3 s4 s5 s6 由于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 读数时必须估读到0 1mm位 3 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计数点间距和打点周期 因此误差主要来源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和电源的频率不稳定而使打点周期不稳定从而导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3 计算方法的选用求加速度的三种方法中 用 s at2直接求加速度的方法简单 但误差较大 适用于测量数据准确或计数间隔较少的情况 逐差法求加速度结果准确 误差较小 但需测得的计数间隔为偶数 图象法求加速度科学性强 误差小 适用于所测数据的计数间隔较多的情况 且在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靠近直线 而不是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 如图5 7所示 因为图象法数据处理过程复杂 故一般情况下均选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例2 2010 蓝田模拟 某同学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时 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5 8所示的一条 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 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第5讲 要点探究 如果用s1 s2 s3 s4 s5 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其数值大小为 m s2 2 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为 m s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点评 应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进行数值计算时首先要进行单位换算 而求解时的易错点是计数时间间隔t 0 10s与打点时间间隔t 0 02s混淆等 第5讲 要点探究 变式题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5 9所示 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共7个计数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50hz交流电源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 c d e 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第5讲 要点探究 1 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 计算vf的公式为vf 第5讲 要点探究 2 根据 1 中得到的数据 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 0 试在图5 10所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 作出v t图象 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 m s2 3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第5讲 要点探究 1 见解析 2 如图所示0 40 3 不变 探究点三同类实验拓展与创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除了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进行数据分析方法 还可以通过频闪照相法 滴水法 光电计数器等其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例3一个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滚动 用每隔0 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5 11所示 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照片与实物比例为1 2 第5讲 要点探究 1 小球的运动性质是 直线运动 判断理由是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2 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m s2 第5讲 要点探究 第5讲 要点探究 点评 频闪相机拍照时在同一张底片上重复记录物体的位置 频闪一次记录一个位置 其原理与打点计时器用纸带记录物体的运动类似 由于照片尺寸与实物有一定的比例 所以处理闪光照片时不能像处理纸带那样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闪光点之间的距离 而应该按照拍照比例换算物体的实际位移 这种实验方法与使用打点计时器相比 避免了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 增加了实验精度 第5讲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0 潍坊一模 为研究一钢珠在甘油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 让它竖直落下进入甘油中 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得到钢珠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超材料声学滤波器-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模板公共安全防控-洞察及研究
- 部门安全培训考核表课件
- 智能图标字体应用-洞察及研究
- 垃圾分类政策优化-洞察及研究
- 辩证唯物主义课件
-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反光织带供应链溯源体系设计
- 基于人工智能的氟化反应条件动态优化与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日语教程单词表(任卫平版)
- 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学教程(PPT 416页)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