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十单元 考纲要求 本单元内容通过介绍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引导分析区域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 区域和区域差异 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十单元 热点展望 1 结合红色旅游 中部崛起及西部大开发等材料 加强对区域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考查 2 以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等都市经济圈建设 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等为背景材料 综合考查区域差异的比较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人地关系等内容 3 以中央关于 十一五 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为纲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关注 本单元以 区域 为核心词 命题也多以热点地区 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 考查综合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 比较 运用区域地图 联系图和表格 文字等材料 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 故学生应培养读图 表 文字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及比较 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 并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论证的能力 复习中 要注意关注时政热点 分析重点地区 结合具体案例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会综合分析某一地域的自然 人文特征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掌握概括区域特征和比较差异的一般方法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十单元 复习策略 第32讲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32讲 考点整合 空间单位 指标 方法 区位特征 面积 形状 边界 第32讲 考点整合 第32讲 考点整合 西高东低 南 北 东南 西北 地貌 气候 青藏高寒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第32讲 考点整合 外 雨水补给 干燥 荒漠 内 水 低 强 小 畜牧业 温带湿润 半湿润 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 热带湿润 第32讲 考点整合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西部 探究点一区域与区域的差异 第32讲 要点探究 1 区域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如北京市 黄河三角洲等 作为一个实体 区域包含自然 经济 社会方面的许多要素 2 区域差异 是指两个地区或者多个地区之间的差别 研究区域差异 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 经济 社会条件 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间 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特别提醒 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 从而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因此划分区域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 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 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 区域划分的指标 既可以是单一指标 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解析 区域有一定的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 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 如干湿地区 故a选项错误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故b选项错误 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 如地形区 温度带等 也可以按人文要素来划分 如文化区 经济区等 故c选项错误 区域以某种指标为划分依据 这种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 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d正确 答案 d 探究点二区域比较 第32讲 要点探究 1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第32讲 要点探究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 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a 地势三级阶梯b 三大自然区c 三个经济地带d 五个温度带 2 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地区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b 地区 黑土侵蚀 森林的破坏c 地区 酸雨危害 土地盐渍化d 地区 干旱风沙 土地沼泽化 第32讲 要点探究 解析 1 根据图中经纬网定位可知 图中 四区域跨越我国东 中 西三个经济地带 2 读图可知 地区位于黄土高原 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出现土地荒漠化 地区风沙危害和次生盐碱化严重 地区有酸雨危害 但没有土地盐渍化 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答案 1 c 2 a 第32讲 要点探究 2 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 不同区域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 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 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其原因是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 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其原因是 从北到南 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其原因 2 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 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 建筑材料等因素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其原因是 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 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其原因是 第32讲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区域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 也表现为人文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同的区域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 水热组合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 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 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热量少 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 利于提高室内温度 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 气温比南方低 风沙比南方大 墙体严实厚重 利于防风保暖 为了御寒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 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 湿度也逐渐加大 从北到南 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是为了便于排水 通风 除潮 第32讲 要点探究 答案 1 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 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热量少 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 利于提高室内温度 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 气温比南方低 风沙比南方大 墙体严实厚重 利于防风保暖 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 湿度也逐渐加大 从北到南 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是为了便于排水 通风 除潮 2 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 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 为了御寒 北方民居的墙体应严实厚重 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在冬季 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得多 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 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 探究点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第32讲 要点探究 1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第32讲 要点探究 第32讲 要点探究 2 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究点三区域差异的成因和比较方法 第32讲 要点探究 由于不同区域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不同 形成不同的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植被等 使自然环境呈明显的区域差异 进而导致人类活动 经济 社会 文化等 的差异 因此区域差异比较的内容主要为自然环境的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植被等和人类活动的工农业 城市 人口 交通 经济发展 文化等各要素 1 区域差异成因可用右图表示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4 2010 揭阳模拟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第32讲 要点探究 a 气温低 冬季酷寒 烈风 冰雪穴居 抗风御寒b 终年干旱少雨 半穴居 防热 防寒 防风沙c 终年湿热 傍水而居 交通便利d 夏季炎热潮湿 圆形石屋 防暑防潮 解析 非洲热带沙漠边缘的民居没必要具有防寒的功能 我国江南水乡的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不是终年湿热 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 a 第32讲 要点探究 2 研究区域差异常用列表比较法以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为例对比分析如下 第32讲 要点探究 归纳总结 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地理意义表现为 1 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2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 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 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5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6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 图32 4中a b地区为高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要说明a b高原地形的差异 2 a 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 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 简述a b高原能源 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 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 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32讲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以两幅地图为背景 主要考查两地区在地形 季风 能源 矿产资源和工业部门之间的异同点 确定两图的位置 从图中正确提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第 1 题 依据两幅图所提供的经纬度 河流的流向 海陆轮廓 省区轮廓确定a为德干高原 b为云贵高原 再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高原的地形差异 第 2 题 两高原夏季风的差异主要从所受夏季风的名称 成因和影响程度方面比较 共同点则是两地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第 3 题 解答此题要结合图中矿产和河流信息和所学知识给予作答 第 4 题 b高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主要从污染源和当地的地貌特征方面综合考虑 第32讲 要点探究 答案 1 a 德干 高原海拔较低 起伏和缓 b 云贵 高原海拔较高 地面崎岖 2 相同点 a 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 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不同点 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 还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 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3 资源差异 a高原煤 铁 锰资源丰富 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 b高原有色金属 磷 水能 煤炭资源丰富 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 a高原以钢铁 机械制造工业为主 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 化学 能源工业为主 4 石灰岩地区渗漏强 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化肥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第32讲 要点探究 3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比较 第32讲 要点探究 第32讲 要点探究 例6读以下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32讲 要点探究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第32讲 要点探究 1 据图说出a地降水范围 并分析a地降水与周边地区的差异及原因 2 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其东部主要是 西部主要是 3 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 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4 首钢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解析 读图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首先确定a地是祁连山地区 这里受地形的影响多地形雨 降水比周边地区多 虚线圈内东部属于黄土高原 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西部属于内蒙古高原 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对于京津唐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注意从图中找出产业转移的特征 对于首钢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要从转出地北京的环保要求以及转入地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32讲 要点探究 答案 1 降水范围 400mm 800mm或 400mm 600mm 降水特点 a地为祁连山脉 受地形雨影响 降水较周围地区较多 2 水土流失荒漠化 3 特征 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 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 污染大的企业 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 铁路沿线附近 4 钢铁厂对环境污染大 原厂所在地 北京 对环境要求高 移入地有原料 优良港口或地价低等优势 第32讲 备用习题 第32讲 备用习题 2 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 3 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 e以西地区的发展适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资源 农业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第32讲 备用习题 解析 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长江流域主要水系图分布 五条南北向铁路干线与长江干流交会 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 c城市交通地位的重要性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紧固件采购工作总结与计划
- 《秦兵马俑》课件评语
- 抑郁症评估护理查房
- 新修订森林法核心解读与实施要点
- 公司水电火安全培训课件
-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培训
- 《甲午战争》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五个好作风课件
- 跟合作伙伴汇报
- 加气现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前庭大腺脓肿
- 涉外劳务纠纷管理办法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幼儿园三重一大会议记录范文
- 2025至2030药用包装铝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胜利油田安全课件
- 纸箱厂企业介绍
- 热力管网焊接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年北京京剧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