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区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二00/年/月62/矿区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200/年/月-200/年/月)编写单位:/项目负责: 编 写 人: 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时间:200/年/月文字目录第一章 绪 论1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 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经济概况1第三节 以往工作概况及本次工作情况2第二章 区域地质4第一节 地 层4第二节 构 造5第三节 侵入岩5第四节 区域矿产5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5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6第一节 地 层6第二节 构 造6第三节 侵入岩6第四节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6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8第一节 矿体特征8第二节 矿石质量8第三节 矿石类型15第四节 矿体围岩及夹石17第五节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7第六节 矿区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19第五章 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19第一节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19第二节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20第六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5第一节 概 述25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25第三节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30第四节 矿区环境地质条件31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32第七章 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34第一节 详查工作方法及工程布置34第二节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35第三节 地形、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7第四节 地质测量、地质编录工作及质量评述38第五节 采样、化验等测试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0第八章 资源量估算42第一节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42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42第三节 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44第四节 矿体圈定的原则46第五节 资源量的分类和块段划分原则47第六节 资源量估算结果48第七节 伴生有益元素资源量估算49第八节 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49第九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50第一节 矿产资源经济形势分析50第二节 矿床的资源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1第三节 矿床开发外部建设条件分析52第四节 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53第五节 矿山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以及矿石加工(选矿)方法54第六节 矿床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的选取55第七节 经济效益计算及敏感性分析57第八节 社会、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60第九节 评价结论61第十章 结 论61第一节 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61第二节 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和远景评价62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的评价63第四节 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64第五节 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64第六节 今后工作的建议64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 统一图例2 1 /矿区铅锌矿地形地质图 1:50003 2 /矿区铅锌矿地形地质图 1:20004 3 /矿区铅锌矿8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5 4 /矿区铅锌矿6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6 5 /矿区铅锌矿4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7 6 /矿区铅锌矿2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8 7 /矿区铅锌矿0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9 8 /矿区铅锌矿1线地质暨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100010 9 /矿区铅锌矿/标高水平断面图 1:100011 10 /矿区铅锌矿号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12 11 /矿区铅锌矿/素描图 1:10013 12 /矿区铅锌矿/素描图 1:10014 13 /矿区铅锌矿/素描图 1:10015 14 /矿区铅锌矿/素描图 1:10016 15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17 16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18 17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19 18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0 19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1 20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2 21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3 22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4 23 /矿区铅锌矿/钻孔柱状图 1:20025 24 /矿区铅锌矿水文地质图 1:200026 25 /矿区铅锌矿/线水文地质剖面图 1:100027 26 /矿区铅锌矿/线水文地质剖面图 1:1000附 表 目 录一、/矿区铅锌矿测量成果表表一-1 剖面基、端点座标成果表表一-2 钻孔座标成果表二、/矿区铅锌矿样品分析结果表表二-1 基本样品分析成果登记表表二-2 内外检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表二-3 组合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表二-4 矿石化学全分析结果登记表表二-5 岩石化学全分析结果登记表三、钻孔工程质量及封孔情况一览表四、/矿区铅锌矿资源量估算表表四-1 单工程矿体真厚度计算表表四-2 钻孔矿体真厚度计算表表四-3 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表四-4 剖面上两相邻工程间矿体面积计算表表四-5 块段矿体体积计算表表四-6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表四-7 资源量估算采用的平均体重计算表表四-8 块段矿体矿石量及金属资源量估算表表四-9 资源量估算结果表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铅锌矿属国家指导性矿种,是目前地质找矿的重点矿种之一,为进一步了解/铅锌矿资源,尽早发现一处可供开发利用矿产地,为/矿业有限公司提供后备基地。为此,/矿业有限公司为确保/铅锌矿详查工作的需要,委托/对/铅锌矿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对号矿体进行深部控制评价,探求内蕴经济资源量,为进一步工作及下一步开发提供依据。其工作目的和任务如下:1、通过地质填图、槽探(或剥土)、钻探及采集样品、测试等手段和方法。基本查明详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矿地质模型;基本控制号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基本查明矿石特征及成矿规律等;2、对矿区开展较详细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基本查明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3、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可选性试验;4、估算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和预测的资源量(334);为进一步工作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第二节 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经济概况工作区位于建瓯市市区南西230方向,直距约5km,隶属于/管辖。工作区范围(探矿权范围)拐点地理坐标:1:东经/、北纬/;2:东经/、北纬/;3:东经/、北纬/;4:东经/、北纬/,面积/km2。矿区有公路约/km与/相接,到/市城区约/km,交通便利(图1)。工作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山脉走向大致南北向,最高点海拔735.0m(位于矿区南部),最低处海拔120m(矿区北部河床),相对高差610m,地形切割较深,沟谷多呈“V”形,地形相对较陡峻,一般自然坡度20400,局部40500,植被较发育,浮土盖层较厚,地表基岩出露较少。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左右,无霜期/天左右。工作区内人口较少,仅几户居民,主要农作物为/,经济作物有/等。第三节 以往工作概况及本次工作情况一、以往工作概况/年/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并于/年/月提交了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有叙述在/中、上段及/中寻找铅锌矿床的希望很大。二、本次工作情况本项目于200/年/月办理探矿权申请登记,之后/对矿区开展普查地质工作,200/年/月开始详查地质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主要有:1:5000地质填图 /km21:2000地质填图 /km2探槽、剥土 /、条钻 探 /m/、个剖面基、端点座标测量 /个钻孔座标测量 /个基本化学分析样 /件内外检样 /件组合样 /件矿石化学全分析样 /件岩石化学全分析样 /件岩石光谱样 /件岩石薄片样 /件矿石光片样 /件小体重及湿度样 /件水、工、环地质工作量详见第六章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部分。三、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基本查明工作区地层、构造、含矿绿片岩带的产出及其分布情况。2、圈定铅锌矿体1个,即号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组上段绿片岩层中。矿体长约/0m,斜深/-/m,真厚度/-/m。矿体产状和形状受绿片岩地层产状和形态控制,矿体产状基本上与绿片岩地层产状一致,沿走向具有舒缓波状扭曲,矿体走向/-/,倾向北西,倾角/-/,其变化程度为中等。3、本次共探求保有332+333+334类型矿石量/吨,金属量:Pb /吨,品位/%,Zn /吨,品位/%。332类型矿石量/吨,金属量:Pb /吨,品位/%,Zn/吨,品位/%;332+333类型矿石量/吨,金属量:Pb/吨,品位/%,Zn /吨,品位/%。伴生银/千克,平均品位Ag /10-6。第二章 区域地质本区位于/。区内出露/;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侵入岩少见,仅在南部见一中生代花岗斑岩脉(见图2)。第一节 地 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分述如下:1、/。第二节 构 造区内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次为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第三节 侵入岩本区侵入岩不发育。仅见中生代花岗斑岩(),呈脉状出露。第四节 区域矿产/。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第一节 地 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第二节 构 造矿区内主要为北东向断裂构造,共见3条,走向20-50出露长度0.3-2.0Km。第三节 侵入岩矿区未见侵入岩出露。第四节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一)区域变质作用1、变质相带划分及其特征/。2、变质作用/。变质相带展布与地层走向相近。3、与成矿关系/。(二)围岩蚀变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绿帘石化、角闪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硅化、碳酸盐化主要产于绿片岩系中,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矿物石英、方解石多为它形粒状,集合呈不规则状分布于角闪石、绿帘石晶粒或间隙;绿帘石化主要产于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中,沿片理或裂隙分布,角闪石化主要产于斜长绿帘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中,蚀变矿物角闪石顺片理或裂隙分布;绢云母化产于云母片岩中,多为次生蚀变,绢云母呈微细鳞片状,顺片理或裂隙交代长石。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体特征本矿区圈定铅锌矿体1个,即号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绿片岩层中。矿体长/米,斜深/米,真厚度/-/米。矿体产状和形状受绿片岩地层产状和形态控制,矿体产状基本上与绿片岩地层产状一致,沿走向具有舒缓波状扭曲,矿体走向/-/,倾向北西,倾角/-/,其变化程度为中等。第二节 矿石质量一、矿石的结构构造1、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镶边结构、聚粒镶嵌结构,乳浊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熔蚀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碎裂结构等。(1)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如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往往以半自形、他形粒状出现。(2)聚粒镶嵌结构:众多的他形、半自形粒状的矿石矿物彼此之间紧密排列,接触线比较圆滑。(3)乳浊状结构:在闪锌矿晶体中嵌布着极为细小的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的乳滴,一般沿解理缝定向分布。系固溶体分解的产物。(4)包含结构:早期生成的矿物被晚期生成的矿物所包裹。如闪锌矿中包裹透辉石,黄铁矿中包裹脉石矿物(如角闪石)等。(5)交代熔蚀结构:早期生成的矿物被晚期生成的矿物交代熔蚀,使早期生成的矿物呈不规则状,港湾状。如方铅矿交代熔蚀闪锌矿,使闪锌矿呈港湾状。(6)交代残留结构:早期生成的矿物被晚期生成的矿物交代熔蚀,而呈不规则的残粒、残片状存在于晚生成的矿物之中。如方铅矿交代黄铁矿形成此种结构。(7)碎裂结构:矿石受动力变质作用后,使矿物产生裂纹和破碎。最常见的结构是: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聚粒镶嵌结构、乳浊状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2、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条带状构造、斑杂条带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骨架蜂窝状构造,块状构造。(1)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较均匀地分布在脉石矿物间,常略具定向排列,根据矿石矿物的含量、相对多寡、分布的均匀程度可划分为稀疏浸染状、星散浸染状、不均匀浸染状、斑点浸染状等。(2)斑杂状构造:矿石矿物呈聚粒镶嵌状组成不规则连晶体极不均匀地分布在脉石矿物之间,或岩石因构造破碎产生的空隙之间,它们犹如“斑晶”不规则地分布在“基质”中一样。(3)浸染条带状构造:部份矿石矿物集合体呈带状与脉石矿物相间排列;同时有部份矿石矿物呈星散条带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矿石矿物集合体的条带常与容矿岩石纹理一致。(4)斑杂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的不规则连晶体有相对呈条带状分布的趋势。(5)块状构造:一种或多种矿石矿物粒径较大并且大致相等,彼此均匀地紧密连生,形成致密的块体,矿石矿物含常在80%以上。(6)骨架蜂窝状构造:矿石矿物和部份脉石矿物因氧化而形成有规律排列的隔膜或空洞,在这些隔膜和空洞中往往充填有灰黑色的褐铁矿和铅钒等。主要出现于矿体露头强烈氧化的地段。二、矿石的矿物成份(一)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等。1、方铅矿:呈他形粒状、少数半自形自形粒状,可见半自形方铅矿嵌入磁黄铁矿、闪锌矿中或包裹有粒状磁黄铁矿、闪锌矿,粒径0.01-1.7mm。2、闪锌矿:以他形粒状为主,颗粒内部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以及方铅矿乳滴,系固溶体分解的产物,粒径0.01-1.7mm。3、黄铁矿:以他形粒状为主,颗粒细小,部分呈胶状,可包裹方铅矿、闪锌矿等。4、黄铜矿: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中,有少量呈微粒状出现。粒径0.06-0.2mm。(二)非金属矿物主要有角闪石、斜长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绢云母等。其成因为区域变质形成,但绿帘石尚有热液蚀变的产物,一般呈定向、半定向分布,具片状、条带状构造。除上述前三种主要矿物外,其余矿物主要为蚀变生成。其中绿帘石、角闪石各具两个世代,方解石、石英各具三个世代。绿帘石:早世代的较均匀地散布在其他矿物间;晚世代往往呈团块状、脉状分布。角闪石、方解石:早世代为粒状,与矿石矿物关系密切;中、晚世代以细脉状为主。石英:早世代他形粒状为主,中、晚世代为半自形晶,犬牙状紧密镶嵌,细脉状。绢云母为蚀变产物,以细小鳞片状产出。脉石矿物主要特征见表1。表1 脉石矿物主要特征表矿物名称颜 色晶 形粒 度(mm)含 量(%)角闪石暗绿色 他形粒状、次为半自形柱粒状。0.05-0.515-50绿帘石黄绿色 他形粒状为主,次为半自形柱粒状。0.1-0.5少量0.5-1.020-40斜长石灰白色他形粒状为主,次为半自形柱、板状。 0.1-1.510-15方解石白色自形半自形粒状。0.3-1.010石 英乳白色灰白色 他形半自形粒状。0.2-1.010-40绢云母浅黄色 鳞片状0.10-5(三)矿物的生成顺序本矿区矿物生成顺序大致是: 绿帘石() 方解石() 方铅矿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闪锌矿 绿帘石() 闪锌矿()磁铁矿方铅矿黄铁矿()方解石()石 英()方铅矿() 石 英()绢云母方解石()详见矿物生成顺序表(表2)表2 矿 区 矿 物 生 成 顺 序 表阶段矿物区 域 变 质热 液 蚀 变 交 代表生期一二三一二三角闪石绿帘石斜长石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绢云母三、矿石化学成份及其变化(一)化学成分概述对号矿体采送了化学全分析样,其成果基本代表了矿床矿石的化学成份(见表3)。表3、矿区矿石主要化学成份及含量一览表顺序号组合样品样 品编 号矿体编号化 学 成 份 (%)Si02Al203TFe2O3CaOMgOCaF2PbZnAg(10-6)Au(10-6)S1SMZ1ZK/-H2-347.4513.9710.810.135.643.241.051.1023.90.022.742SMZ5ZK/-H2-1042.4211.6711.5118.234.303.091.232.0186.50.120.593SMZ7-1ZK/-H2-944.4214.049.5312.697.443.391.204.2424.80.010.064SMZ10ZK/-H2-1234.4816.2211.3916.415.262.182.003.10198.50.040.025SMZ13ZK/-H2-1548.4810.167.927.315.451.421.231.7728.60.015.79顺序号组合样品样 品编 号矿体编号Ga(10-6)Bi(10-6)Cd(10-6)CuWO3As(10-6)Sn(10-6)Mo(10-6)Sb(10-6)Be(10-6)1SMZ1ZK/1-H2-31.51.2570.010.012.22.30.390.911.32SMZ5ZK/-H2-103.02.440.010.012.72.40.441.562.43SMZ7-1ZK/2-H2-92.58.750.010.013.42.30.760.712.14SMZ10ZK/-H2-121.83.530.010.013.53.70.140.473.65SMZ13ZK/-H2-155.07.260.010.013.02.71.310.894.7该成果显示:矿石中除了主元素Pb、Zn外,Ag的平均含量/g/t,已达到综合利用,其它Ga、Cd、Bi的含量均未达综合利用。如S的平均含量2.71%,扣除方铅矿、闪锌矿中的硫只有极少量可达综合评价的要求。其它有益组分的含量均低于综合评价的指标。矿石中SiO2、Al2O3、CaO、MgO、TFe2O3、CaF2等含量分别为:34.48-48.48、10.16-16.22%、7.30-18.23%、4.30-15.45%、7.92-11.51%,1.42-3.39%,这六种组分的平均含量和达90.13%。(二)主要有用组分及其变化规律矿区矿体主要组份是Pb、Zn,绝大部分赋存在方铅矿和闪锌矿矿物中。矿体的有用组分含量在倾向上变化不大,总体闪锌矿多于方铅矿。矿体的中主要有益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概述如下:号矿体:Pb /吨、Zn /吨、Pb+Zn/吨,硫化矿平均品位Pb/%、Zn /%;单样品位:最高Pb /%、Zn /%,最低Pb /%、Zn /%,品位变化系数Pb 58%、Zn 54%。变化范围较小,为较均匀型。厚度变化系数32%,平均厚度一般为/-/m,厚度变化小,属较稳定型。各工程中含量见表4。表4 号矿体各工程矿体中主元素含量特征表工程编号ZK/ZK/ZK/ZK/ZK/ZK/TC/元素含量Pb(%)/Zn(%)/工程编号ZK/ZK/TC/ZK/TC/BT/元素含量Pb(%)/Zn(%)/(三)伴生主要有益组分及变化规律:矿石中伴生主要有益组分有银(Ag)、镓(Ga)、镉(Cd)、铋(Bi)等。据矿体内16个组合样成果(见表5):/有银元素达到综合利用指标的要求。上述伴生元素赋存状态尚不清楚。第三节 矿石类型一、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矿物的自然组合、矿石构造特征及容矿岩石类型的反映的矿石性质特征进行划分。1、金属矿物组合主要有:铅锌矿石、铅矿石、锌矿石等。2、矿石的构造按矿石构造分为条带状矿石、浸染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等。3、容矿岩石类型分为角闪石型铅锌矿石、绿帘石型铅锌矿石。4、根据氧化程度:氧化矿石、混合矿石、硫化矿石等。表5 组合样品分析成果表顺序号组合样号样品编号矿体编号分析结果表(10-6)备 注AuS(%)Cu(%)GaBiCdGeSnAsAg1SMZ1/0.022.74 0.01 1.5 1.25 7.0 12.32.30 2.2 2SMZ2/0.012.10 0.00 3.0 6.3 13.4 24.53.60 3.1 3SMZ3/0.032.31 0.01 9.0 10.8 21.0 8.33.00 2.8 4SMZ4/0.015.83 0.01 10.0 13.7 9.1 40.22.60 2.8 5SMZ5/0.120.59 0.00 3.0 2.4 4.0 21.62.40 2.7 6SMZ6/0.013.07 0.00 11.0 7.2 9.8 2.63.40 3.1 7SMZ7/0.031.47 0.01 8.0 23.2 14.3 3.95.10 2.8 8SMZ7-1/0.010.06 0.01 2.5 8.7 5.0 10.22.30 3.4 9SMZ8/0.042.08 0.01 7.0 5.1 10.8 20.32.80 2.9 10SMZ9/0.020.03 0.02 12.0 6.6 3.30 8.93.60 4.1 11SMZ10/0.040.02 0.01 1.8 3.5 3.0 4.63.70 3.5 12SMZ110.030.04 0.00 5.0 6.0 5.55 10.24.90 2.9 13SMZ12/0.060.04 0.01 6.0 1.9 9.18 21.34.20 4.2 14SMZ13/0.015.79 0.01 5.0 7.2 6.0 8.62.70 3.0 15SMZ14/0.050.74 0.04 8.0 7.5 12.6 4.87.60 5.1 16SMZ15/0.070.40 0.01 12.0 15.7 10.1 2.12.60 3.4 二、矿石工业类型在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本矿区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工业利用效果的主要内在因素,把本矿区的矿石按矿石的氧化程度和铅锌元素的含量划分为硫化银铅锌矿石、氧化铅锌矿石。三、矿床氧化带根据肉眼观察、风化带划分、工程见矿成果以及极少量的合理分析资料,矿床氧化带不发育,一般在0-1m之间。矿石氧化呈灰黑色,多孔状、蜂窝状、胶状及松散状构造。由褐铁矿、粘土矿物组成,肉眼难以发现金属矿物,铅锌含量特别是锌的含量大大降低。因矿床氧化带较弱,故本次未加以研究。第四节 矿体围岩及夹石(一)矿体的围岩矿体围岩为斜长黑云片岩、斜长黑云石英片岩等。矿体与围岩界线一般呈过渡渐变关系,少量界线明显。容矿岩石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绿帘角闪(片)岩等。(二)矿体的夹石矿区矿体无夹石。第五节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一)矿床成因本矿床具有下列特征:1、矿体主要产于/绿片岩中,受地层层位控制,与围岩呈整合关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矿物在矿石中呈条带状、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斑杂状、斑杂条带状,具定向排列与围岩纹理、片理产状一致,具有沉积变质矿产特征。2、矿石的容矿岩石主要为角闪(片)岩、绿帘岩类等,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为主夹砂泥岩、泥灰岩,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产物。其次为矿石(或容矿岩石)具较强的蚀变,主要有: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性化及绢云母化等,具明显的热液叠加改造特征。3、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粒状、交代残留、包含、乳浊状等结构,既有沉积变质特点,又具热液交代特征,其构造为斑杂状、块状、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条带状及多孔状构造。4、矿石类型简单,以硫化物铅锌矿石为主。根据以上特征,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改造型矿床。(二)找矿标志1、地层岩性组合标志/绿片岩层是本矿床的“矿源层”,也是主要的容矿岩石,为区域找矿的主要标志之一。2、金属硫化物矿床次生氧化带标志部份矿体露头风化后、形成“铁帽”,矿石呈骨架蜂窝状构造,胶状构造,往往有大量灰黑色的褐铁矿斑点,有时见有星散状细小的方铅矿晶体,这是矿(化)体的直接标志。3、围岩蚀变标志矿体及其围岩中普遍具较强的角闪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性化及绢云母化,使岩石变得致密坚硬,呈现暗绿黄绿等色调,这是间接找矿标志。第六节 矿区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根据矿体的组合分析样、矿石化学全分析及基本分析样结果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3年3月1日实施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中的“伴生组分综合评价一般参考指标”,区内伴生有益组分有:银(Ag)、镓(Ga)、镉(Cd)、铋(Bi),其中银品位已达综合评价程度,其它伴生有益组分品位均较低,达不到伴生有用组分评价指标要求。由于银与主元素铅锌为同体共生,但其品位整体偏低,故将其作为伴生元素处理。其赋存状态、富集途径以及变化规律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五章 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由于本矿山已有选矿厂,且矿区铅锌矿石类型与/铅锌矿类型大体类似,故矿山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实验未做,实验结果类比/矿区实验结果。第一节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一、试验种类和方法试验种类:实验室初步可选性试验。试验方法:无氰优先浮选法。1、铅粗选试验最佳条件(数据由矿山选矿部门提供):磨细度-0.074mm占74.50%,石灰用量2000g/t,硫酸锌用量400g/t,亚硫酸钠用量400g/t,乙硫氮用量120g/t,2#油用量80g/t。2、锌粗选试验最佳条件:磨细度-0.074mm占74.50%,石灰用量1000g/t,硫酸铜用量450g/t,丁基黄药用量230g/t,2#油用量50g/t。二、铅、锌精选(开路)闭路流程及试验结果根据铅、锌粗选结果选择最佳条件,开路流程(图3)及试验结果见表6、闭路流程(图4)及试验结果见表7。第二节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一、基本已查明本矿区主要有用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主要伴生有益元素为Ag、Cd、Ga、Bi等。试验取得指标:1、铅精矿中含铅70.84%,锌7.36%,银865.69g/t,回收率铅93.65%,锌6.32%,银 71.11%。2、锌精矿中含铅1.42%,锌47.66%,银 122.24g/t, 回收率锌91.13%,铅4.18%,银22.37%。以上数据说明铅、锌精矿的回收率互有关系,铅、锌精矿的回收率分别定为93.65%和91.13%。银总回收率为93.48%。表6 开 路 流 程 试 验 结 果产 品名 称产 率%品 位(%)回收率(%)PbZnAg(10-6)PbZnAg(10-6)铅精矿5.4170.137.1187.225.74中10.5025.4012.532.920.94中21.346.208.201.911.64中30.974.8416.271.082.36锌精矿11.451.2749.223.3484.12中40.711.1010.740.181.14中51.500.574.080.200.91中61.581.146.570.411.55尾矿76.540.150.142.741.60合计100.02.604.49100.00100.00表7 闭 路 流 程 试 验 结 果产 品名 称产 率%品 位(%)回收率(%)PbZnAg(10-6)PbZnAg(10-6)铅精矿5.7570.847.3693.656.32锌精矿12.811.4247.664.1891.13尾矿81.440.630.212.172.55合计100.002.604.49100.00100.00中10.5828.9115.653.851.35中21.4225.7817.658.423.74中30.8422.4021.934.332.75中40.601.6715.440.231.38中51.191.147.490.311.33中61.772.2411.180.912.95二、本矿区矿石属易选类型,铅、锌精矿质量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表8、9),根据矿山提供实际情况,其产品均按一级品销售。表8 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1997年)规定铅精矿质量标准品 级Pb质量分数不小于(%)杂质质量分数不大于(%)CuZnAsMgOAl2O3一级品701.240.21.02.0二级品651.550.31.52.5三级品552.060.41.53.0四级品452.570.62.04.0选矿试验样70.847.36矿山实际情况74.50.125.60.000.090.10表9 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1997年)规定锌精矿质量标准品 级Zn质量分数不小于(%)杂质质量分数不大于(%)CuPbFeAsSiO2CdSbSn一级品550.81.060.24.00.30.030.1二级品501.01.580.45.00.30.030.1三级品451.02.0120.55.50.30.030.1四级品401.52.5140.56.00.30.030.1选矿试验样47.661.42矿山实际情况55.50.101.805.850.003.710.490.000.02第六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 概 述/矿区铅锌矿为详查阶段,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详查勘探规范(DZ/T0033-2002)的要求,本阶段主要工作的目的任务是:基本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为下阶段确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设计提供依据。本次工作方法为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钻孔岩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等。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范围基本为一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主要调查矿区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初步了解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特征。2、钻孔岩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主要编录内容有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蚀变情况、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活动情况等。通过上述工作,基本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其工作成果满足详查阶段规范要求,可作为下一阶段工作设计依据。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0)。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地形、水系、气象(一)、地形表10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工作内容单 位工作量备 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Km2/钻孔岩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m /孔/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水文地质点溪沟测流点/调查泉点个/工程、环境地质点不良地质调查点/节理裂隙统计点/矿区铅锌矿位于低山丘陵区,山脉走向大致南北向,最高点海拔735.0m(位于矿区南部),最低处海拔约100m(矿区北部河床),相对高差635m,地形切割较深,沟谷多呈“V”形,地形相对较陡峻,一般自然坡度20400,局部40500,地表水天然排泄条件较好。(二)、水系地表水系不发育,/河流经矿区北东侧,与建溪交汇。矿区内仅有一条小冲沟发育,枯季干旱,雨季有少量地表水,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100m。(三)、气象根据/气象台资料,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mm,年最大降雨量/mm,年最小降雨量/(/年),月最大降雨量/mm(/年/月),日最大降雨量/mm(/年/月/日)。全年可分为:/月为丰水期,/月为平水期,/月至翌年/月为枯水期。年平均气温/-/0C,最高气温/0C,最低气温为-/0C。二、地层岩石的富水性矿区内大面积分布/绿片岩层云母片岩层(/)、第四纪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pl)和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Qpedl),脉岩在矿段内未见分布。其富水性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纪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pl)主要分布于矿区北东侧/沟谷两侧,其岩性上部为粉质粘土,厚度0.51.5m,下部为卵石,厚度0.5-2.0m 。地下水赋存于卵石层之孔隙中,含水层呈半固结状态,含泥量较高,孔隙度相对较小,上部为透水性、含水性差的粘性土,不利于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单井涌水量30-60m3/d,富水性弱。2、第四纪更新统残坡积层(Qpedl)矿区内分布于丘陵坡麓地带,地下水分布于片岩风化残积坡积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夹碎石之孔隙裂隙中,含水层厚度2.003.00m,呈网状分布,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地下水顺坡向沟谷低洼处迳流,以泉的形式排泄于溪沟地表,矿区北侧坡脚测得泉流量0.025L/S,富水性弱。3、/矿区内大面积分布,岩性主要为/等。表层因风化作用,岩石较破碎,强风化岩钻探呈碎石、碎屑状或散体状,松散;弱风化岩风化裂隙发育,局部密集,连通性好;微风化岩风化裂隙不发育,连通性较差。岩石的风化程度在平面上受地形控制,在分水岭区,风化裂隙发育较深,但地形高,为透水不含水层;沿山坡至沟谷较平缓地段,风化裂隙发育相对变浅,地形相对较低,易于储水,形成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分布与地形起伏相一致,一般地形相对较高处含水层埋藏较深,地形较低处含水层埋藏较浅。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以泉或地表渗水形式排泄于沟谷及低洼处,单泉流量小于0.1L/S,地下迳流模数0.311.62L/s.km2,富水性弱。新鲜基岩风化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坚硬,为相对隔水层。三、断裂(构造)的富水性矿区内主要发育F3断层,该断层远离矿体,对矿床充水无影响。矿区内对矿床充水有影响的主要为构造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与矿体、地层产状一致,号矿体均为含水层,在平面和剖面上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分布,厚度/-/m。钻孔含水段岩芯大多裂隙较发育,裂面有明显的铁锰染,回次水位在含水段变化不大,地表沿矿体追索未见泉水露头,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为风化带基岩裂隙水。四、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顺坡迳流,补给区与排泄区无明显分界线,一般在地形较高处为相对补给区,地形较低处为相排泄区,以泉及片状渗水形式排泄于地表,动态随季节性变化。五、地下水化学类型区内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矿区附近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1、松散岩类孔隙水(冲洪积含水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PH值7.00,总硬度31.57mg/L、矿化度69.60mg/L。2、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PH值7.00,总硬度12.22mg/L、矿化度27.29mg/L。3、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PH值7.00,总硬度12.22mg/L、矿化度27.29mg/L。六、矿床充水因素/矿区矿体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100m)以下,/冲沟与主矿体距离大于200m,矿体的顶底板一般有巨厚的相对隔水层,因此地表水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本矿区对矿床充水有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财务做账咨询方案
- 会展场馆管理师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宝山防静电地坪施工方案
- 减粘裂化装置操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展览票务系统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专业临床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琴及键盘乐器制作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地毯剪花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末冶金烧结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棉纤维改性技术趋势分析
- 中国休闲发展报告2023-2024(精简)
- 《面诊与面诊图谱》课件
- 公共设施不锈钢墙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借款抵押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前大灯及后装市场经营策略及投融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高级无线路由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退役军人创业教训课件
- 银行外包服务管理应急预案
- 2025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
- 通信有限公司FY02绩效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