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687971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2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3-27
上传人:清****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肖**(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ZPW
2000
培训资料
- 资源描述:
-
ZPW 2000AZPW 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自动闭塞简介自动闭塞简介 目前 沈阳铁路局管内采用的行车闭塞方法主要有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两种 半自动闭塞由人工办理闭塞手续 列车凭出站信号机的允许信号显示出发 出站信号机在列车出发 后自动关闭 列车到达接车站经人工确认整列到达后办理到达复原 解除闭塞 半自动闭塞利用车站来 隔离列车 即两站间的区间同时只允许一列列车运行 半自动闭塞具有设备简单 使用方便 维修容易 投资少 安装快等优点 得到了广泛采用 采用半自动闭塞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车安全 但不 能充分发挥铁路线路 尤其是双线 的能力 而且由于区间没有空闲检查设备 须由人工确认列车的整列 到达 而且事故复原的安全操作得不到保证 所以行车安全程度不高 并影响运输效率 自动闭塞是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 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而司机凭信号的显示行车 的闭塞方法 它是一种较先进的行车闭塞方法 自动闭塞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自动完成闭塞作用的 双 线单方向自动闭塞如图所示 它将一个区间划分为若干小段 闭塞分区 在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都装 设通过信号机用以防护其后方的闭塞分区 每个闭塞分区内都装设轨道电路 或计轴器等列车检测设备 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 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的状态使通过信号机 的显示自动变换 因为闭塞作用的完成不需要人工操纵 故称为自动闭塞 7 图 8 1 双线单方向自动闭塞示意图 3 闭塞分区 15 一 自动闭塞的提点 自动闭塞不需要办理闭塞手续 并可开行追踪列车 既保证了行车安全 又提高了运输效率 和半自 动闭塞方式相比 自动闭塞有以下优点 1 由于两站间的区间允许续行列车追踪运行 就大幅度地提高了行车密度 显著地提高区间通过能 力 2 由于不需要办理闭塞手续 简化了办理接发列车的程序 因此既提高了通过能力 又大大减轻了 车站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 3 由于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能直接反映运行列车所在位置以及线路的状态 因而确保了列车在区间运 行的安全 由于自动闭塞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所以广泛应用于各国铁路 尤其是双线铁路 更由于自动 闭塞便于和列车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自动化等系统相结合 它已成为现代铁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 二 自动闭塞的基本原理 自动闭塞通过轨道电路 或计轴器等列车检测设备 自动地检查闭塞分区的占用情况 根据轨道电路 的占用和空闲状态 通过信号机自动地变换其显示 以指示列车运行 如图所示为四显示自动闭塞原理图 通过信号机的不同显示是调整列车运行的命令 9 四显示自动闭塞通过信号机的显示意义是 一个绿色灯光 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表示运行前方 至少有三个闭塞分区空闲 一个黄色灯光 要求列车注意减速运行 表示运行前方有一个闭塞分区空 闲 一个绿色灯光和一个黄色灯光 注意运行 表示运行前方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 一个红色灯光 列车应在该信号机前停车 通过信号机平时显示绿灯 即 定位开放式 只有当列车占用该信号机所防护的闭塞分区或线路发 生断轨 塌方等故障时才显示红灯 停车信号 每架通过信号机处为一个信号点 信号点的名称以通过信号机命名 例如 通过信号 1 处就称为 1 信号点 通过信号机所防护的闭塞分区及轨道电路都以通过信号机命名 现以下图为例说明自动闭塞的工作原理 图 8 2 自动闭塞的工作原理 13 5 7 7GJ 5GJ 7GJ 3GJ 5GJ 7GJ 1GJ 3GJ 5GJ 当列车进入 7G 闭塞分区时 7G 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被列车车轮分路 轨道继电器 7GJ 落下 控制通 过信号机 7 显示红灯 由于 7GJ 落下 作为编码条件产生控制信息发向 5 轨道 5 信号点接收设备的 5GJ 吸起 5GJ 和 7GJ 的条件控制通过信号机 5 显示黄灯 同时 5GJ 和 7GJ 的接点作为编码条件产生控制信息 发向 3 轨道 3 信号点接收设备的 3GJ 吸起 3GJ 5GJ 和 7GJ 的条件控制通过信号机 3 显示绿灯和黄灯 3GJ 5GJ 和 7GJ 作为编码条件产生控制信息发向 1 轨道 1 信号点接收设备的 1GJ 吸起 1GJ 3GJ 和 5GJ 的条件控制通过信号机 1 显示绿 通过对四显示动闭塞基本原理的叙述 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通过信号机的显示是随着列车运行的位置而自动改变的 当显示黄灯时 列车运行前方只有 个 闭塞分区空闲 当显示绿灯和黄灯时 列车运行前方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 当显示绿灯时 列车运行前 方至少有三个闭塞分区空闲 2 通过信号机的禁止信号 红灯显示 是利用轨道电路 传送的 而其它的显示信息可以利用轨 道电路 也可利用架空线或电缆传送 对于现在的自动闭塞必须传递多种信息 3 若利用轨道电路传送信息 在每 个信号点处不但有接收本信号点信息的接收设备 同时还须有 向前方信号点发送信息的发送设备 虽然自动闭塞有不少制式 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大多是以轨道电路为基础构成的 也就是 说是采用轨道电路来传输信息的 三 自动闭塞的技术要求 根据自动闭塞的工作特点 它必须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 应不间断地检查所防护的闭塞分区的空闲及占用情况 2 自动闭塞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当闭塞分区被占用或采用轨道电路传输信息的设备失 效时 防护该闭塞分区的通过信导机应自动关闭 在双方向运行的区段 不得改变运行方向 在双向运 行的自动闭塞区段 当一个方向的出站及通过信号机开放后 则相反方向的出站及通过信号机应不能开 放 其反方向通过信号机应在灭灯状态 在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 当设备故障 错误办理或外电干 扰时 应不出现敌对发车 当进站或通过信号机灭灯时 其前方一架通过信号机应自动显示红灯 3 自动闭塞通过信号机应采用经常点灯方式 4 当采用轨道电路传输信息时 除符合轨道电路技术标淮外 并应满足以要求 轨道电 路极限长度应尽量满足最大闭塞分区长度 其设计传输长度应不大于计算长度的 80 自动 闭塞应有与本轨道电路信息相同的连续式机车信号 当技术发展信息需要量增多 本指式难以满足要求 时 可叠加其它信息 应具备抗迷流 抗交流和直流断续干扰 抗邻线及其它干扰的防护性能 当轨道 电路的钢轨绝缘破损时 通过信号机不应错误地显示允许信号 必须采用闭路式轨道电路 5 自动闭塞通过信号机的设置 除应满足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 的有关规定外 还需具备队以下条 件 自动闭塞运行间隔时分的选定 应满足运量要求 按牵引计算求得的最佳运行间随时分确定 其运 行间隔时分按三个闭塞分区排列 列车应经常在绿灯下运行 当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时 可按有关规定 执行 在排列通过信号机时 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将确定的运行时隔增减 1 分钟 当遇有长大上坡道或从编 组站 区段站发车 按确定的运行时隔不能满足划分三个闭塞分区要求时 可按两个闭塞分区划分 但确 定的运行时隔不得增减 其运行时隔应包括司机确认信号时间 15s 三显示自动闭塞分区最小长度 应 满足列车制动距离 机车信号 自动停车和周期报警动作过程中 动作时间为 18s 列车的走行距离 应不 小于 1200m 但采用 8min 运行间隔时 不小于 1000m 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一个闭塞分区长度 般不大于 1500m 在车站正线上信号机之间的距离均应满足自动闭塞分区规定要求 6 自动闭塞信号显示的应变时间下应大于 2s 7 三显示自动闭塞信息量应不少于 4 个信息 8 自动闭塞系统应设监测 报警设备 其设备不应参与自动闭塞设备工作 当监测和报警设备发生 故障时 应保证不影响自动闭塞设备正常动作 监测和报警设备应能自动监督自动闭塞设备的完整状态 9 自动闭塞防雷措施 应符合有关规定 10 当电源电压额定值波动 10 一 15 时 自动闭塞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四 自动闭塞的分类 自动闭塞的分类 般是根距运营上和技术上的特征来进行的 一 按行车组织方法分类 自动闭塞按行车组织方法可分为单线双向自动闭塞 双线单向自动闭塞和双线双向自动闭塞 在单线区段 因只有一条线路 所以既要运行上行列车 又要运行下行列车为了调整双方向列车的 运行 在线路的两侧都要装设通过信号机 这种自动闭塞称为单线双向自动闭塞 在双线区段 一般采用列车的单方向运行方式 即一条铁路线路只允许上行列车运行 而另一条铁 路线路只允许下行列车运行 为此 对于每一条铁路线路仅在一侧装设通过信号机 这样的自动闭塞称 为双线单向自 动闭塞 为了充分发挥铁路线路的运输能力 在双线区段的每一条线路上都能双方向运行列车 这样的自动 闭塞称为双线双向自动闭塞 反方向运行的列车是按机车信号的显示作为行车的命令 即此时以机车信 号作为主体信号 双线单向自动闭塞 只防护列车的尾部 而单线或双线的双向自动闭塞 必须对列车的尾部和头部 两个方向进行防护 为了防止两方向的列车正面冲突 平时规定一个方向的通过信号机亮灯 另一个方 向的通过信号机灭灯 或双线区段另一个方向的机车信号没有信息 只有在需要改变运行方向 而且在 区间空闲的条件下 由车站值班员办理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允许反方向的列车运行 二 按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制式分类 自动闭塞按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制式可分为三显示自动闭塞和四显示自动闭塞 三显示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具有三种显示 能预告列车前方两个闭塞分区的状态 三显示自动闭 当通过信号机所防护的闭塞分区被列车占用时显示红灯 仅它所防护的闭塞分区空闲时显示黄灯 其后 方有两个及以上的闭塞分区空闭时显示绿灯 通过信号机显示红灯 除其所防护的闭塞分区被占用外 也可能是该分区设备发生故障 或该闭塞 分区线路发生障碍 或系后方相邻的一架通过信号机的红灯灯泡断丝而引起的灯光转移 考虑到自动闭 塞区段一般列车密度较大 如果列车长时间在显示停车信号的通过信号机前停车 将会造成整个区段列 车运行秩序的紊乱 因此 为了既保证行车安全 又考虑运输效率 规定除确认运行前方闭塞分区内有 列车时不得进入并鸣笛一长声外 列车可在显示红灯的通过信号机前停车两分钟 该信号机仍末显示进 行的信号时 以不超过 20km h 的速度继续运行至下一架通过信号机 这样 一方面须先停车两分钟 以便当前行列车被迫停车时 本列车可设好防护 另一方面 本列车以遇到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 以便万一发现危险时还能及时停车 这就保证了列车即使进入已有列车或线路发生故障的闭塞分区 仍 不致发生危险 应指出 列车驶入该闭塞分区内 必须在整个闭塞分区内限速运行 一直到机车越过次 一架通过信号机后 才能按该信号机显示的要求运行 对位于长大上坡道上的通过信号机 当铁路局规定的货物列车停车后启动困难时 在该信号机上装 设容许信号 蓝色和红色灯光 此时准许列车不停车 以不超过 20km h 速度越过该显示红灯的通过 信号机 三显示自动闭塞 能使列车经常按规定速度在绿灯下运行 并能得到前方一架通过信号视机显示的 预告 基本上能满足运行要求 又能保证行车安全 由此提速钱的自动闭塞区段得到广泛的应用 列车运行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 越过显示黄灯的通过信号机时开始减速 至次架显示红灯的通过 信号机前停车 因此要求每个闭塞分区的长度绝对不能小于列车的制动距离 随着列车速度和密度的不 断提高 在某些繁忙的客货混运区段 各种到车运行的速度和制动距离相差很大 如市郊列车等需经常 停车 且制动距离短 要求实现最小运行间隔 闭塞分区长度越短越好 而高速客车 重载货车制动距 离长 闭塞分区长度又不能太短 三显示自动闭塞不能解决这一矛盾 提高区间通过能为的最好方法是 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 四显示自动闭塞是在三显示自动闭塞的基础上增加一种黄绿显示 他能预告列车运行前方三个闭塞 分区的状态 规定高速列车以规定的速度越过绿黄显示后必须减速 以便列车在抵达黄灯显示下运行时 不大于规定的黄灯允许速度 保证在显示红灯的通过信号机前停车 而对于低速 制动距离短的列车越 过黄绿显示后不减速 由于增加了黄绿显示 就圆满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三 按信息传递方式分类 自动闭塞按信息传递方式可分为有线路自动闭塞和无线路自动闭塞 有线路自动闭塞以架空线路电 缆电路传递信息 设备不复杂 但投资较大 无线路自动闭塞利用轨道电路作为通信道来传递倍息 不 需架设线路 比较经济 但设备较复杂 四 按设备放置方式分类 自动闭塞按设备放置方式可外为分散式自动闭塞和集中式自动闭塞 分散式自动闭塞的设备都放置 在每个信号点处 集中式自动闭塞的设备集中放置在相近的车站继电器室内 用电缆与通过信号机相联 系 集中式自动闭塞具有改善设备的工作条件 便于维修等优点 但需大量电缆 造价较高 五 按传递信息的特征分类 自动闭塞按传递信息的特征可分为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 极频自动闭塞和移频自动闭塞 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以交流计数电码轨道电路为基础 以钢轨作为传输通道传递信息 不同信息的特征靠电码脉冲和间隔构成不同的电码组合来区分 交流信号的频率 在非电化区段是 50Hz 而电化区段是 25Hz 以与 50Hz 牵引电流相区别 用不同的电码周期和电路切割的方法解决相邻轨 道电路的干扰 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采用电磁元件 电路简单 对工作环境要求不严 工作稳定 传 输性能好 轨道电路长度可达 2600m 具有断轨检查性能 但是在技术上巳落后 信息构成简单 抗干扰 性能不强 绝缘双破损时可能出现升级显示 当区间发送设备有一处故障时 会同时造成两相邻信号机 点红灯的故隙 影响效率 接点磨损严重 维修周期短 信息量少 不能满足所需要的信息要求 应变 时间长 最长达 20s 不能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而且存在着冒进信号的危险 极性频率脉冲自动闭塞 简称极频自动闭塞 以极性频率脉冲轨道电路为基础 以钢轨作 为通道传递信息 不同信息的特征是靠两种不同极性和每个周期内不同数目的脉冲来区分 其设备采用 电子电路 组匣方式 采用工频电源相位交叉来防止相邻轨道电路的千扰 用锁相原理使发送系统设备 故障后导向安全 接收端设有抗交流工频连续干扰的抑制电路 极频目动闭塞设备简单 原理简明 容 易掌握 轨道电路传输性能较好 长度可达 2600m 断执检查性能较好 但其信息简单 抗来自外界的交 直流断续干扰性能差 对于邻线干扰和不规则的脉冲干扰没有防护措施 对于一般离散的脉冲干扰以及 脉冲尾的干扰很难防护 不适用于电化区段 因其对接触网火花 可控硅调速机车的牵引和再生制动 斩波器机车牵引所引起的谐波干扰难以防护 移频自动闭塞以移频轨道电路为基础 用钢轨传递移频信息 它是一种选用频率参数作为信息的制 式 利用调制方法把规定的调制信号 低频信息 搬移到载频频段并形成振荡 由上下边频构成交替变化 的移频波形 其交替变化的速率就是调制信号颇率 其信息特征就是不同的 调制信号频率 采用不同载 频交叉来防护相邻轨道电路绝缘节的破损 上下行邻线的串漏 站内相邻区段的干扰 对工频及其谐波 的防护 采用躲开的方法 站内将载频选在工颜的偶次谐波上 区间选在奇次谐波上 移频自动闭塞抗 干扰性能强 设备无接点化 组匣化 工作寿命长 维修方便 信息量相对较多 技术上较先进 适用 于电化和非电化区段 但是 在站内相邻线路干扰和绝缘节破损的情况下 因轨道电路载频单边互相侵 入曾发生过险性事故 对电力机车的干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检查断轨性能差 因频率较高 轨道电路 长度受到限制 传输长度为 1950m 设备较复杂 造价较高 对防雷需特殊电路 调整困难 对元件参数 要求过严 尤其是在电化区段使用时受吸流线 回流线的迂回等影响使轨道电路性能变坏而造成许多不 良后果 乃至危及行车安全 近年来出现的 25Hz 相敏自动闭塞 以 25Hz 相敏轨道电路为基础 用电缆来传递信息 有较强的抗 干扰性能 特别适用于电化区段 五 沈阳铁路局自动闭塞的发展 我国的自动闭塞始建于 1924 年 首先在长大线大连 金州和苏家屯 沈阳间开通使用 为二元 三位式交流自动闭塞 1933 年沈阳 大连间 397Km 全线开通 1940 年延长至长春 共 701Km 由于战 争破坏 1949 年仅存沈阳 大石桥 143Km 建国后 1955 年建成京山线张贵庄 塘沽 28Km 自动闭塞试典工程 是我国自行设计 自行生产和 施工的第一段自动闭塞 系以二元二位连续式轨道电路为基础利用架空线联系的自动闭塞 后来逐渐扩 大到一些区段使用 1957 年沈山线锦州 高台山间修建了我国自行研制的以电冲轨道电路为基础的利 用架空线联系的自动闭塞 以后修建了近千公里 1958 年开始推广采用极性电冲轨道电路的无架空线的 自动闭塞 即极性电冲自动闭塞 1959 年 在北京 天津间 宝成线宝凤段引进了前苏联的交流计数 电码自动闭塞 1968 年 因极性电冲自动闭塞路材停产 先后在京广 哈大 哈绥线的一些区段安装极 频自动闭塞 1969 年开始 相继在焦枝 京广 津浦 沪宁 石太等线的一些区段安装了移频自动闭塞 1987 年开始研制微电子化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元件代替电动发码器和 传输继电器 用 Z80 单板机译码 实现了小型化 轻量化 无磨耗 没有脉动器材 提高了可靠性 加 快了应变速度 由十几秒缩短到 5s 以内 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方便维修 延长了检修周期 降低了维修 成本 微电子化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还增加了信息量 由 3 个增加到 5 个 能满足四显示自动闭塞和 七显示连续式机车信号的要求 能与原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兼容 从而方便施工 节省投资 1990 年沈山线大修改造微电子发码器和接收器取代老交流计数自动闭塞 实现微电子自动闭塞 在京广 线郑州 武昌段电化改造工程中引进了法国 UM71 轨道电路为基础的多信息自动闭塞 这种自动闭塞采 用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 有 18 种信息 采用四显示方式 1997 年沈山线大修改造使用法国 UM 71 无绝缘 轨道电路自动闭塞到现在 两年后主要干线长春 大连间 同时使用国产 18 信息移频和 WG 21A 使用过 程中国产设备存在很多问题 2007 年试验安装 ZPW 2000A X 效果很好 随后通辽和吉林等地区先后安装 大批 ZPW 2000A 设备 今后沈阳铁路局要大力发展自动闭塞 特别是双线自动闭塞 在修建双线的同时一次建成自动闭塞 逐步提高自动闭塞在网路中的比重 同时要强化主要干线沈山线的技术改造 使它们的运能和安全有明 显改善 推广使用经引进 消化 吸收 实现国产化的多信息 无绝缘轨道电路 移频制式的 ZPW 2000A 自动闭塞设备 同时完善列车速度监督和超速防护设备 以提高行车密度 保证行车安全 在总结经验 完善提高及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扩大试验集成化移频自动闭塞和机车信号 增加信息量 提高可靠性 并积极发展单线自动闭塞 第二节第二节 移频自动闭塞概述移频自动闭塞概述 一 移频信号及移频自动闭塞 移频自动闭塞是以移频轨道电路为基础的自动闭塞 它选用频率参数作为控制信息 采用频率调制 的方法 把低频信号 Fc 扳移到较高频率 载频 f0 上 以形成振幅不变 频率随低频信号的幅度周 期性变化的调频信号 将此信号用两根钢轨作为传输通道来控制通过信号机的显示 达到自动 指挥列车运行的目的 其移频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调频信号的变化规律 是以载频信 号 fo 为中心 作上 下频率偏移 当低频调制信号输出低电位时 载频 f0 向下偏移 f 称为频偏 为 f0 f 叫做低端载频 或称下边频 当低频调制信号输出高电位时 载频 f0 向上偏移 f 为 f0 f 叫做高端载频 或称上偏频 可见 调频信号是受低频信号的调制而作低端载频 f0 f 和高端载 频 f0 f 的交替变化 两者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次数与低频调制信号的频率相同 在轨道电路中传输的 信息是低端载频 f0 f 和高端载频 f0 f 载频 f0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由于低端载频和高端载频的交 替变换接近于突变性的 好似频率的移动 因此称为移频信号 应用这种移频轨道电路的自动闭塞称为 移频自动闭塞 在移频自动闭塞中 低频信号用于控制通过信号机的显示 而载频 f0 又称中心载频 则为运载低频 信号之用 其目的是提高抗干扰能力 目前我国铁路大多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 四显示自动闭塞的地面信号显示有多种参数 采用集中安 装 例如 选用 Fc1 为绿灯信息 Fc2 为黄灯信息 FC3 为绿黄信息 无信号则为红灯信息 但是自动 闭塞和机车信号配合使用 由于运营的需要 机车信号比地面信号有更多的显示 此 外 为了和正线停 车有所区别 当列车进侧线停车时 需要另设 种显示 因此 在移频自动闭塞中 采用多种低频信号 机车信号可以构成多种显示信息 国产移频自动闭塞的载频中心频率 f0 选为 550 650 750 和 850Hz 四种 在单线区段采用 650Hz 和 850Hz 两种 这是为了防止钢轨绝缘双破损后两相邻轨道电路产生错误动作 所以 相邻的闭塞分区 采用了不同的载频 在双线区段 由于上 下行线路之间存在邻线干扰 所以 上行和下行线路也应采 用不同的频率 上行线采用 650Hz 和 850Hz 下行线采用 550Hz 和 750Hz 由于这些频率正好在电力牵引区段工频牵引电流 50HZ 的偶次谐波 500 600 700 800 900Hz 附近 比起奇次谐波分量都比较小 对移频信息的干扰也比较小 这就提高了移频自动闭塞的抗干 扰性能 在每个闭塞分区的钢轨中传输的移频信息 实际上是频率为中心载频的下边频 f1 和上边 频 f2 的两个交替变换的正弦交流信息 即 f1 f2 单位时间内频率变换的次数由低频调制信号 Fc 决定 二 移频自动闭塞设备的组成 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由电源设备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执行单元 轨道电路 通过信号机以及检测 盒 报警盒组成 如图 3 2 所示 在集中安装方式的移频自动闭塞的区间信号点 电源设备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执行单元及检测盒 报警盒设设在车站继电器室内的移频组合架上 三 移顿自动闭塞的基本工作原理三 移顿自动闭塞的基本工作原理 移频自动闭塞是以钢轨作为通道 采用移频信号的形式传输低频信号 自动控制区间通过信号机的 显示 以指示列车运行 在移频自动闭塞区段 移频信息的传输 是按照运行列车占用闭塞分区的状态 迎着列车的远行方向 自动地向前方闭塞分区传递信息的 原理同自动闭塞工作原理 四 移频自动闭塞的特点四 移频自动闭塞的特点 移频自动闭塞制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既能适用于蒸汽牵引 内燃牵引区段 又能适用于干扰较大的电力牵引 区段 2 信息量多 除能满足目前的机车信号显示外 还可满足四显示自动闭塞和列车速度控制信息量的 需要 3 移频自动闭塞信号显示的应变时间不大于 2s 能满足我国未来高速行车的要求 4 移频自动闭塞设备 既可分散安装在铁路沿线 也可集中安装在邻近车站继电器室内 5 在内燃 蒸汽牵引区段 移频轨道电路长度可达 1 95 2 1km 在电力牵引区段 可达 1 95 2 1Km 当闭塞分区的长度超过移频轨道电路的极限长度时 可采用中继方式延长轨道电路的作用距离 移频轨道电路只作一次调整 便于维修 6 移频自动闭塞设备 以采用电子元件为主 耗电省 体积小 重量轻 在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的条 件下 能满足 故降一安全 的要求 7 有较完善的过压防护措施 在雷电冲击下 能起到保护作用 保证设备不间断使用 8 在分散设置的移频箱内 采用了双重系统和设备故障自动报警装置 即发送盒热机备用 故障转 换及报警 电源盒 接收盒双机并用 故障报警的冗余方式 可靠性高 9 移频自动闭塞信息能直接用机车信号 因此在装设机车信号时无需增加地面设备 第三节第三节 ZPW 2000A 概述概述 ZPW 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是在法国 UM71 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引进 国产化基础上 结合国 情进行的技术再开发 中间的过渡产品是 WG 21A ZPW 2000A 和 UM 71 及 WG 21A 比较在轨道电路传输安全性 传输长度 系统可靠性 可维修性以及 结合国情提高技术性能价格比 降低工程造价上都有了显著提高 该系统自 1998 年开始研究 2000 年 10 月底 针对郑州局 南昌局接连两次发生因钢轨电气分离式 断轨 轨道电路得不到检查 客车脱轨的重大事故 该系统提出了解决 全程断轨检查 等四项提高无 绝缘轨道电路传输安全性的技术创新方案 获得了铁道部运输局 科技司的肯定 2001 年 针对郑 武 UM71 轨道电路雨季多处 红光带 该系统围绕 低道碴电阻道床雨季红光带 问题 通过对轨道电路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开发 提出了提高轨道电路传输性能的一系列技术方案 从理 论和实践结合上实现了传输系统的技术优化 2002 年 5 月 28 日 该系统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确定推广应用 2002 年 10 月 17 日至今 该系统对适用于地下铁道短调谐区 ZPW 2000 技术方案进行了运用试验 情 况良好 2006 年在沈阳铁路局长大线上长春 四平间安装使用 效果很好 2007 年长春 吉林间开通九台车站 2008 年陆续在各线使用 ZPW 2OOOA 无绝缘轨道电路由较为完备的轨道电路传输安全性技术及参数优化的传输系统构成 国家 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了有关 钢轨断轨检查 多路移频信号接收器 等多项专利 成为我国目前安全性 高 传输性能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先进自动闭塞制式 为 机车信号做为主体信号 创造了必 备的安全基础条件 一 ZPW 2000 特点 1 充分肯定 保持 UM71 和 WG 21A 无绝缘轨道电路整体结构上的优势 2 解决了 UM 71 和 WG 21A 调谐区断轨检查问题 从而实现轨道电路全程断轨检查 3 大大减少调谐区分路死区 4 通过测试参数实现对调谐单元断线故障的检查 5 实现对拍频干扰的防护 6 通过对补偿电容等系统参数优化 提高了轨道电路传输长度 7 提高机械绝缘节轨道电路传输长度 实现与电气绝缘节轨道电路等长传输 8 轨道电路调整按固定轨道电路长度与允许最小道碴电阻方式进行 满足低道碴电阻最大传输长度要求 又为一般长度轨道电路最大限度提供了调整裕度 提高了轨道电路工作稳定性 9 用 SPT 国产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取代法国 ZCO3 电缆 减小铜芯线径 减少备用芯组 提高了传输距离 提高系统技术性能价格比 降低工程造价 10 采用长钢包铜引接线取代 75mm2铜引接线 利于维修 11 系统中发送器采用 N 1 冗余 接收器采用成对双机并联运用 提高系统可靠性 大幅度提高单一 电子设备故障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 二 ZPW 2000A 无绝缘轨道电路构成 由 29 米电气绝缘节 发送器 接收器 防雷组合 轨道继电器 传输电缆等组成 如图 图 8 4 ZPW 2000A 无绝缘轨道电路构成框图 1G F1 调 谐 单 元元 调 谐 单 元 调 谐 单 元 空 心 线 圈 相当总长 10km 匹 配 变压器 SPT电缆 电缆模 拟网络 相当总长 10km 室内 匹 配 变压器 SPT电 缆 电缆模 拟网络 室外 电缆模 拟网络 SPT电 缆 匹 配 变压 器 补偿电容 主轨道电路 调谐区 短小轨道电路 2000 mm 3700mm 2 空 芯 线 圈 机 械 绝 缘 节 接收 发送 GJ 接收 站防雷 站防雷站防雷 2 XGJ XGJH XG XGH 图 8 5 室内移频柜 一 室外部分 1 调谐区 JES JES 按 29m 设计 实现两相邻轨道电路电气隔绝 2 机械绝缘节 由 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 与调谐单元并接而成 其节特性与电气绝缘节相同 图 8 6 室外调谐单元 图 8 7 室外空心线圈 3 匹配变压器 一般条件下 按 0 25 1 0 km 道碴电阻设计 实现轨道电路与 SPT 传输电缆的匹配连接 图 8 8 室外匹配变压器 4 补偿电容 根据通道参数兼顾低道碴电阻道床传输 考虑容量 使传输通道趋于阻性 保证轨道电路良好传 输性能 5 传输电缆 SPT 型铁路信号数字电缆 1 0mm 一般条件下 电缆长度按 10km 考虑 根据工程需要 传输 电缆长度可按 12 5 km 15 km 考虑 6 调谐区设备引接线 采用 3600mm 1600mm 钢包铜引接线构成 用于 BA SVA SVA 等设备与钢轨间的连接 二 室内部分 1 发送器 用于产生高精度 高稳定移频信号源 系统采用 N 1 冗余设计 故障时 通过 FBJ 接点转至 1 FS 图 8 9 室内发送器 2 接收器 ZPW 2000A 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两个部分 并将 短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 延续段 接收器除接收本主轨道电路频率信号外 还同时接收相邻区段小轨道电路的频率信号 接收器采 用 DSP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将接收到的两种频率信号进行快速傅氏变换 FFT 获得两种信号能量 谱的分布 并进行判决 上述 延续段 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形成小轨道电路轨道继 电器执行条件 XG XGH 送至本轨道电路接收器 做为轨道继电器 GJ 励磁的必要检查条件 XGJ XGJH 之一 综上 接收器用于接收主轨道电路信号 并在检查所属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状态 XGJ XGJH 条件下 动作本轨道电路的轨道继电器 GJ 另外 接收器还同时接收邻段所属调谐区小轨道电路 信号 向相邻区段提供小轨道电路状态 XG XGH 条件 图 8 10 室内接收器 系统采用成对双机并联运用方式 原理见后 3 衰耗盒 用于实现主轨道电路 小轨道电路的调整 给出发送接收故障 轨道占用表示及发送 接收用 24 电源电压 发送功出电压 接收 GJ XGJ 及测试条件 图 8 11 室内衰耗盒 4 电缆模拟网络 设在室内 按 0 5 0 5 1 2 2 2 2km 六段设计 用于对 SPT 电缆的补偿 总补偿距离为 10km 图 8 12 室内电缆模拟网络盒 三 系统防雷 认真贯彻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及铁路电子设备用防雷保安器有关行业标准的规 定 在总结区间自闭设备防雷运用基础上 确定 ZPW 2000 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方案 系统防雷可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 1 室外 1 一般防护从钢轨引入雷电信号 含横向 纵向 横向 限制电压在 75V 10KA 以上 纵向 根据设计 一般可通过空心线圈中心线直接接地进行纵向雷电防护 在不能直接接地时 应通过空心线圈中心线与地间加装横纵向防雷元件 电化牵引区段考虑牵引回流不畅条件下 出现的纵向不平衡电压峰值 限制电压选在 500V 5KA 以上 非电化区段则只考虑 50Hz 220V 电流影响 纵向限制电压选在 280V 或 275V 10KA 以上 2 防雷地线电阻要严格控制在 10 以下 对于采取局部土壤取样不能真实代表地电阻的石质地带 必须加装长的铜质地线 具体长度需 视现场情况定 3 对于多雷及其以上地区 特别对于石质地层的地区 有条件应加装贯通地线 在电化区段 该地线为区间防雷 安全 电缆等地线以及上下行等电位连接线共同使用 该贯 通地线与两端车站地网线相连接 2 室内 防护由电缆引入的雷电信号 横向 限制电压在 280 10KA 以上 纵向 利用低转移系数防雷变压器进行防护 三 系统载频布置 载频中心频率有 8 个 1700Hz 2000Hz 2300Hz 2600Hz 分成 1 型和 2 型 其中 1700 和 2300 交替布 置在下行线 2000 和 2600 交替布置在上行线 1 和 2 分开 站内电码化固定使用 图 8 13 设备布置及 XGJ 条件 四 控制信号频率 10 3 n 1 1Hz n 0 17 即 10 3 Hz 11 4 Hz 12 5 Hz 13 6 Hz 14 7 Hz 15 8 Hz 16 9 Hz 18 Hz 19 1 Hz 20 2 Hz 21 3 Hz 22 4 Hz 23 5 Hz 24 6 Hz 25 7 Hz 26 8 Hz 27 9 Hz 29 Hz 第四节 ZPW 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电路原理 一 电气绝缘节 一 组成及作用 电气绝缘节由调谐单元 空芯线圈及 29m 钢轨组成 用于实现两相邻轨道电路间的电气隔离 即完 成电气绝缘节的作用 二 简要工作原理 电气绝缘节长 29 米 在两端各设一个调谐单元 下称 BA 对于较低频率轨道电路 1700 2000Hz 端 设置 L1 C1 两元件的 F1 型调谐单元 对于较高频率轨道电路 2300 2600Hz 端 设置 L2 C2 C3 三元件的 F2 型调谐单元 见下图 14 5m 29m 钢轨 F2 2300 2600 Hz 轨道电路 A 1 SVA F2 L1 C1 F1 L2 C2 C3 F1 1700 2000 Hz 轨道电路 图 8 14 电气绝缘节 f1 f2 端 BA 的 L1C1 L2C2 对 f2 f1 端的频率为串联谐振 呈现较低阻抗 约数十毫欧姆 称 零阻抗 相当于短路 阻止了相邻区段信号进入本轨道电路区段 见图 C 左端 图 b 右端 f1 f2 端的 BA 对本区段的频率呈现电容性 并与调谐区钢轨 SVA 的综合电感构成并联谐振 呈现较高阻抗 称 极阻抗 约 2 欧 相当于开路 以此减少了对本区段信号的衰耗 三 预备知识 1 构成电气绝缘节的基本电路包含有 L C 串联谐振电路 L C 并联谐振电路 尚有部分电感 电阻串联 并联电路 2 在电气绝缘节的两端 从钢轨通过引接线向 BA 对应于相邻区段的频率呈现为 零阻抗 约数十毫欧 由于引接线具有一定的电感 所以 BA 呈一定的容性 进行补偿 以保证钢轨两端的 零阻 抗 3 几个基本电路 1 L C 串联电路 基本电路 电抗曲线 阻抗曲线 呈感性 f f0 呈容性 f0 f 图 8 15 串联谐振电抗曲线 图 8 16 串联谐振阻抗曲线 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征 谐振时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 谐振时 电路的电抗为零 X 0 感抗和容抗相等并且等于电路的特性阻抗 谐振时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且与外加电源电压同相 谐振时 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 相位相反 其大小为电源电压的 Q 倍 谐振时 电路的无功功率为零 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上 在谐振点 f0处 阻抗为纯电阻最小 R 2 LC 并联电路 基本电路 电抗曲线 阻抗曲线 感性 容性 f0 f X f f0 Z 图 8 17 并联谐振电抗曲线 图 8 18 并联谐振阻抗曲线 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征特点 谐振时 电路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 谐振时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且与外加电源电压同相 谐振时 电感支路电流与电容支路电流大小近似相等 其大小为电源总电流的 Q 倍 谐振时 若电源为电流源 电源供给电路的电压最高 在谐振点 f0处 阻抗为纯电阻最大 R 3 LC 串并联电路 1 基本电路1 电抗曲线 阻抗曲线 X f01 f f02 f Z f01 f02 图 8 19 串并联谐振电抗曲线 图 8 20 串并联谐振阻抗曲线 特点 在 f02处有一串联谐振点 零点 阻抗最小 为 L1C1串联谐振点 在 f01处有一并联谐振点 极点 阻抗最大 为电感 Lv 与 L1C1构成的等效电容 LC 串并联基本 Lv Rv C R L1 C1 R1 Lv Rv 电路 2 电抗曲线 阻抗曲线 f f02 f01 X f Z f01 f02 碍图 8 21 串并联谐振电抗曲线 图 8 22 串并联谐振阻抗曲线 特点 在 f01处有一串联谐振点 零点 阻抗最小 为 L2C2串联谐振点 在 f02处有一并联谐振点 极点 阻抗最大 为电感 Lv 与 L2C2构成的等效电感 四 BA 工作稳定性 在 BA 制作过程中考虑了以下方面 1 为降低温度系数 间隙垫有环氧薄片 其厚度约为 1700Hz 4 35mm 2000Hz 3 35mm 2300Hz 1 15mm 2600Hz 1 09mm 2 电感 L1 L2采用 U 行磁性瓷 U 型磁性瓷上下固定采用了金属弹簧方式 当温度升高时 弹簧拉 力减弱 使电感增加受到一定程度抵消 3 电容选择时保证应具有温度系数小 工作稳定 损耗角小 高频工作可靠的特点 4 为了减少高频下的电阻 电感线圈选用多股电磁线绕制 5 3600mm 1600mm 钢包铜引接线与钢轨采用塞钉连接方式 接触电阻 50 五 调谐单元 BA 断线的检查 调谐区工作较为稳定 利用调谐单元 BA 断线对本区段频率信号绝缘节阻抗降低 对相邻区段频率信 号绝缘节阻抗升高的原理 用调谐区轨道电路工作门限值即可实现对 BA 断线的检测 经试验测量可知 1 送端 BA 断线 接收端电压降低约 50 2 受端 BA 断线 接收端电压升高约 500 700 接收器参数轨出 1 和轨出 2 两项变化设置接收门限进行检测 测试参数故障分析讲授 六 空芯线圈 1 空芯线圈 SVA 结构特点 SVA 由直径 1 53mm 19 股电磁线绕制 截面为 35mm2 在 20 时 以 1592Hz 信号测试 电感量为 L 33 H 电阻值为 25m R 14m 直流电阻为 R0 4 5 0 5m 铜线敷有耐高温的玻璃丝包 SVA 设有中心线 每半个线圈可通过 100 安培电流 即在 100 安不平衡电流或 200 安中点流出牵引电流情 况下可以长期工作 在 500 安 4 分钟的不平衡电流下 或中心点通过 1000 安平衡电流下 SVA 均可正 常工作 由于没有铁心 大电流情况下 不存在磁路饱和问题 2 SVA 的提出 L2 C2 R3 Lv Rv C3 R3 电力牵引区段 采用扼流变压器沟通和平衡牵引电流回流 由于要通过较大牵引电流 在牵引电流 不平衡条件下 不能使扼流变压器饱和 因此变压器体积大 重量大 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 但是起到 了平衡一次牵引电流的作用 在无绝缘轨道电路区段 在每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也必须设置一个对 50Hz 形 成较低的阻抗 对不平衡电流电势起到短路 平衡作用的空芯线圈 该线圈若设在调谐区中间 适当确定参数 并可起到改善调谐区阻抗作用 该线圈也可用作复线区 段 上下行线路间等电位连接 渡线绝缘两端牵引电流平衡以及防雷接地等作用 3 空芯线圈 SVA 作用 1 平衡牵引电流回流 SVA 设置在 29 米长调谐区两个调谐单元的中间 由于它对 于 50Hz 牵引电流呈现甚小的交流阻抗 约 10m 故能起到 对不平衡牵引电流电动势的短路作用 见下图 由于 SVA 对牵引电流的平衡作用 减小了工频谐波对轨道电 路设备的影响 2 作抗流变压器见下图 如在道岔斜股绝缘两侧各装一台 SVA 二中心线连接 应该指出 SVA 作抗流变压器时 其总电流 200 安 长时间通电 3 对于上 下行线路间的两个 SVA 中心线可做等电位连接 一 方面平衡线路间牵引电流 一方面可保证维修人员安全 见下图 4 SVA 参与调谐区的工作 在调谐区中不能把它简单作为一个低阻值分路电抗进行分析 而应将其作 为并联谐振槽路的组成部分 SVA 参数的适当选择 可为谐振槽路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 Q 值 保证调谐 区工作的稳定性 5 做调谐区两端设备纵向防雷的接地连接 当复线区段设有完全横向连接线时 通过 SVA 中心点直接接入地线 当设有简单横向连接或无横向 连接的 SVA 中心点 则经过防雷元件接地 4 电化复线区段的横向连接 1 简单横向连接 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 不直接接地 通过防雷元件接地 2 完全横向连接 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 并接地 3 用于牵引电流返回的完全横向连接 是一个完全横向连接 同时提供牵引电流回流线的连接 4 横向连接线设置标准 a 轨道接地必须通过完全横向连接实现 b 两个完全横向连接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0m 而且中间必须包含不少于两个轨道电路区段 I1 400A I3 450A I2 500A I4 450A 完全横向连接 简单横向连接 1500m 1500m 完全横向连接 c 两个完全横向连接的距离大于等于 2000m 时 两者之间增加一简单横向连接 简单横向连接之间 的距离不得低于 1000m 见下图 d 如果两轨道电路终端不能通过绝缘节方式完成横向连接时 可以通过增设一个空扼流变压器完成 见下图 空扼流变压器的阻抗不得小于 17 轨道电路载频下 新增空扼流变压器距机械或电气绝缘节距离 50m 距离补偿电容 10m e 如果电气绝缘节之间的距离超过 100m 就必需增加一个空扼流变压器完成横向连接 见下图 f 三条线路 一条横向连接线禁止连接两段同一频率的轨道电路 该特殊情况亦可通过载频类型合理设置加以避免 不再增加空扼流连接 见下图 1000m 1000m 2000m 简单横向连接 50m 10m 10m 100m 电气绝缘节距离超过 100m 的情况 轨道 1 轨道 2 新增空扼流变压器 三条轨道的特殊情 况 f1 1 f3 1 f1 1 f4 1 f2 1 不得按虚线方式 连接 g 横向连接线材料为 70mm2 带绝缘护套的多股铜线 线长 105m 连接位置 在电气绝缘节终端 连接空心线圈中心点 在机械绝缘节终端 连接扼流变压器中心点 在区间线路增设的空扼流变压器中心点 h 牵引电流回流 见下图 钢轨牵引回流通过附近的扼流变压器返回牵引变电所 利用空扼流变压器 其阻抗 17 如箭头所示 连接线虽然为两根分置 但仍可视为横向连接线 空扼流设置地点距绝缘节长度不得小于 100m 七 机械绝缘节空芯线圈 对于进站和出站口均设有机械绝缘节 为使机械绝缘节轨道电路与电气绝缘节轨道电路有相同的传 输参数和传输长度 根据 29m 调谐区四种载频的综合阻抗值 设计 SVA 并将该 SVA 与 BA 并联 即可获得预期效果 二 匹配变压器 1 组成及作用 由防雷单元 F 两个电容 C1 和 C2 变压器 T1 及补偿电感 L1 组成 用于实现轨道电路与 SPT 数字信 号电缆的匹配连接 2 电路分析 见下图 V1V2经调谐单元端子接至轨道 L1L2经 SPT 电缆接至室内 牵引回流设置 至牵引变电所 100 100 L1 L2 L1 T1 C1 C2 1 7 F V1 V2 自 轨 道 1 考虑到 1 0 km 道碴电阻 并兼顾低道碴电阻道床 该变压器变比优选为 9 1 2 钢轨侧电路中 串联接入二个 16V 4700 F 电解电容 C1 C2 该二电容按相反极性串接 构 成无极性联结 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 保证该设备在直流电力牵引区段运用中 不致因直流成分造 成匹配变压器磁路饱和 3 F 为匹配变压器的雷电横向防护元件 该压敏电阻选择 75V 防护等级 4 10mH 的电感 L1 用作 SPT 电缆表现出容性的补偿 同时 与匹配变压器相对应处轨道被列车分路 时 它可作为一个阻抗 1700Hz 时约为 106 8 三 补偿电容 1 问题提出 由于 60kg 重 1435mm 轨距的钢轨电感为 1 3 H m 同时每米约有几 个 pf 电容 对于 1700 2300Hz 的移频信号 钢轨呈现较高的感抗值 该值大大高于道碴电阻时 对轨道电路信号的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 此 采取分段加补偿电容的方法 减弱电感的影响 其补偿原理可理解 为将每补偿段钢轨 L 与电容 C 视为串联谐振 见图以此在补偿段入口端 A B 取得一个趋于电阻性负载 R 并在出口端 C D 取得一个较高的输出电平 2 补偿电容作用 1 大大的提高了轨道电路的传输距离 2 保证接收端信号有效信干比 由于轨道电路加补偿电容后趋于阻性 改善了轨道电路信号传输 加大了轨道入口端短路电流 减 小了送受电端钢轨电流比 从而保证了轨道电路入口端信号 干扰比 改善了接收器和机车信号的工作 3 实现了对断轨状态的检查 4 保证了钢轨同侧两端接地条件下 轨道电路分路及断轨检查性能 3 补偿电容参数 经过系统参数优化 不同载频中心频率采用不同的电容参数 1700Hz 55 F 5 2000Hz 50 F 5 2300Hz 46 F 5 2600Hz 40 F 5 4 补偿电容设置 过去 UM71 和 WG 21A 自动闭塞 曾采取每 100 米补偿一次 根据 1 5 km 道碴电阻 兼顾 1700 2600Hz 载频 选取补偿电容容量为 33 F 轨道电路两端电容设置采用 半截距法 轨道电路极 限长度可以达到 1050 米 对保证 UM71 和 WG 21A 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长度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沈阳铁路 局内闭塞分区长度平均 1400 米 一个闭塞分区仍需两段轨道电路构成 中间装设中继点 结合国情 我国轨道电路道碴电阻标准已改为 1 0 km 而且南方隧道及特殊线路都存在低道碴电 阻的情况 一般认为补偿电容容量与载频频率 道碴电阻低端数值 电容设置方式 设置密度 轨道电 路传输作用要求等有关 一般载频频率低 补偿电容容量大 最小道碴电阻低 补偿电容容量大 轨道电路只考虑加大机车 R L C D C A B 信号入口电流 不考虑列车分路状态时 电容容量大 为保证轨道电路电容调整 分路及机车信号同时满足一定要求时 补偿电容容量应有一个优选范围 补偿电容设置密度加大 有利于改善列车分路 减少轨道电路中列车分路电流的波动范围 有利于 延长轨道电路传输长度 过密设置又增加了成本 带来维修的不便 要适当考虑 补偿电容的安装方法是按照等间距设置补偿电容的方法 其具体方法如下 表示等间距长度 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与第一个电容距离为 2 计算公式 L Nc 其中 L 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的距离 并非轨道电路长 Nc 根据优选设计确定的补偿电容数量 补偿电容的配置 其容量根据轨道电路频率的不同而不同 其数量按照轨道电路的长度确 定 具体配置见轨道电路调整表 安装允许误差 0 5m 综上 根据载频频率 最低道碴电阻数值 轨道电路传输状态的要求 电容容量 数量 设置方法 得当 将大大改善轨道电路的传输 加大轨道电路传输长度 5 电容断线故障分析 电容断线使主轨道的接收端电压降低 10 25 而小轨道的电压有时升高 有时降低 以具体情况而 定 例如距离发送端第二个电容断线时 接收端电压降低约 25 而小轨道电压则升高约 50 有的区段 个别电容断线后只影响小轨而未影响到主轨 同时也有个别电容断线后只影响至主轨而未影响到小轨 所 以我们平时在测试发现主轨或小轨有变化时要对区段内的电容进行容值测试 确保容值测试不超标 另 外电容断线后主轨和小轨变化的幅度与区段长度 载频等均有关系 三 发送器 一 作用 1 产生高精度 高稳定 足够功率的 18 种低频控制信号和 8 种载频 上下行各四种 的移频信号 2 实现轨道电路发送电平的调整 3 对移频信号特征进行自检测 故障时给出报警实现向 1 冗余设备的转换 二 端子及其使用 1 电源端子 D 地线 24 1 24V 电源外引入线 24 2 载频编码用 24V 电源 1FS 除外 024 1 024 电源外引入线 024 2 备用 2 载频端子 1700 2000 2300 2600 四个载频中心频率 1 2 两个型号选择 配合使用 3 低频信号控制端子 F1 F18 29Hz 10 3Hz 低频编码选择线 4 输出电平调整端子 1 5 9 11 12 通过不同连接有 10 个输出电平级别 5 输出端子 S1 S2 6 测试端子 T1 T2 7 外接 FBJ 发送报警继电器端子 FBJ 1 FBJ 2 三 原理框图及简单工作原理 1 原理框图 如下图 至 轨 道 安全与门FBJ 滤波 控 制 输 出 功出检测 功出检测 频 率 检 测 频 率 检 测 控 制 输 出 控制 与门 FBJ 24V VV 载 频 编 码 条 件 低 频 编 码 条 件 移 频 发 生 器 CPU1 CPU1 图 通用型发送器原理框图 至 1 发 送 功放 FSK 载频编码条件 低频编码条件 以反码形式分别送入两套微处理器 CPU1 CPU2 中 其中 CPU1 控 制 移频发生器 产生低频控制信号为 Fc 的 FSK 移频信号 移频键控信号 FSK 分别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