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11-12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11-12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11-12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11-12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邯郸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请将席卷左侧的内容填写完整。3、 答卷时请用蓝色、黑色铅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7题24分)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 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2) _,背灼炎天光。(观刈麦)(3) 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泌园春雪)(4) 苟全性命于乱世,_。(出师表)(5) 请从学过的古诗中选出一个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_,_。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时候即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凉起来了。(1) 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意。(2分)阴晦()篷()隙(2) 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_应该为_应该为_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1)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_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用了。(2) 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_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3) 你正在跨越一个_,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A. 直接权力界线B.直接权利界限C.直接权利界线D.直捷权力界限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A. B.C.D.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2分)【】A. 讲义上印的是一篇小说万卡,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B.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C.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D.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到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6、 下面对文学知识和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B.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加快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D. 谈读书的作者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7、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材料一:“为争冠,众美女当场恶相骂”,上海青年报以此为题的一篇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上海梅龙镇广场以年薪16万的高价招聘“青春大使”,16名选手顺利地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在回答问题“你们认为谁能当选本次的青春大使”时,决赛场上出现了让人惊诧的一幕,选手竟然互相攻讦,恶语相加,肆意诋毁对手。由于主持人的不断周旋,方使得书面不致像当街吵架。材料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句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1) 竞争已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中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那么,为了达到目的,竞争是否就可以不择手段?为什么?(3分)答:_(2)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说说你是怎样看待竞争与合作的?(3分)答:_得分评卷人第二部分(8-23题46分)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89题。(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 度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的表达效果?(2分)答:_9、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解释。(3分)答:_得分评卷人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甲】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优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种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乙】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群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群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1) 攘除奸凶攘除:_(2)若嗣子可辅辅:_11. 跟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A.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C.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D.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_(2)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译文:_13. 选文甲中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自己的话概括。(2分)_14. 你从甲、乙两方中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_得分评卷人3、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518题。(12分)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人们相信科学是认为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满足和达到人的一切愿望。但是,人类的愿望并非是一个人的,而是有无数人的愿望,姑且不论用科学手段来达到部分人的愿望是否合理,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两面性也让人大理石以,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其有过忏悔了,认为不该研制原子弹。进一步从别的角度看,如果科学可以改变一切和达到人们的愿望,那么是否应当让科学来这么做?作为一个正常人,工作、劳动的动机是指望回报,这种回报除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外,还有作为生物进化而贮存于神经机制中的精神满足感。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获得回报的基因控制机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个D2基因。如果切断猴子大脑中D2基因,会使猴子忘记对资深的需求,也就能让猴子没有抱怨、没有需求也不要奖励,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状态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表现出不满。同样,也可以对人进行这种基因改造。这样的观点甚至获得了一些伦理学家的支持。比如,牛津大学伦理学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库就认为,人们有“道德上的义务”从基因上改进后代。进行这项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也表示,找到改造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为期不远。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不计回报永远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会出现。看来,科学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现希望之光。问题的实质在于,原本用于治疗疾病的方式现在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这一界线会为人类带来什么?当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时,人类的敬畏就不可避免地从过去的宗教、权力或政治转移到了科学,科学在逐渐取代“上帝”的角色。说得简单一些,科学家可能成为人人敬畏的“上帝”,因为他们有权决定对每个并不完美的人进香基因改造,而并不理会这些人的自由意志。其实,对今天并不完美的正常人进行基因改造并非是“上帝”的意志。自然的造化把人造就成并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为了留给今天的科学家来改造或有意把“上帝”的权力移交给科学(家),而是大家自然懂得不必这么做,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大自然的造化还在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因为只有有选择和有自由老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由于存在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道路,人生才充满有错就改和趣味。剩下的问题是,即使基因改造可靠,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比如,努力工作和获得报酬与奖励是一个镍币的两面。如果去除了奖励和适当休息(休息也是回报之一种),人就完全会成为不知疲倦的机器,最终死于高强度的工作。另一方面,自然造化把人塑成今天这样的凡夫俗子,渴望报酬与奖励,有自私、虚荣、嫉妒等弱点,正是人性的自然和可爱之处。否则,即使工作获得巨大成绩也得不到奖励并从工作的成就中获得乐趣,这样的人不正是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么?说实话,对于忘却报酬只知干活之类的基因改造,也许只有老板最喜欢,而被改造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恐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得掂量掂量,科学和科学家是否应当继“上帝”之后以人不完美或有“原罪”的借口让人接受基因改造。15. 对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这一问题,作者持怎样的态度?理由是什么?(3分)答: 16. 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 17. 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能”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答: 18. 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对此,你怎么看?(3分)答: 得分评卷人4、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5分)布鞋(1)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2)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等穿的老师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宜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潢了剪裁缝补衣裳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面料和旧一些的面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3)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估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一头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4)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狸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5)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休息,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19. 文章 为线索,通过对 的回忆,表达了 感情。(3分)20. 请从第(3)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答: 21. 认真品味文中第(4)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答: 22.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