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 第一章 前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 程度的提高 ,居民的死因顺位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过去的以传染 性 疾病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称慢病 ) 为主。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死因之一,在 15 岁以上人口死亡中,慢性病的死亡率是传染病的 。全国每天约 人死于慢性病,占全国总死亡人口的 70%以上,城市地区高达 85%以上 1。以社区作为平台 进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通过这种手段一方面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从整体层面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最佳途径。在慢性疾病的发病进程中,不仅与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而且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当前社区的发展形势中,主要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同时,由于慢性病本身不易根治的特点,所以慢性病控制和预防逐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不仅要为大多数社区居民提供可靠、有效、安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且还要肩负起繁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区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综合性的基础的群众机构,为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内的居民架起一座媒介桥梁,承担起连接广大居民群众一些日常生活中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是广大居民群众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也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机构,此外,社区还是构成世界社会结构与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社会,针对社区的探讨已成为走在科技最前线的研究。 “社区”出自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其最初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 20 世纪 30 年代早期,在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费孝通带领下大部分学生在翻译帕克的“ is ,第一次将社区概念引入我国 2, 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的流传下来。他认为,社区是由一些社会团体或组织 (家庭、单位 )聚集在某一区域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3。中国把社区的概念引进后,对于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2 社区的理解在社会学界中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别。详细来说,社区在城市是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而在农村则代表行政村或者自然村。 从社区自身的概念出发,社区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拥有由一 定的社会关系作为链接而一起生活的人口来构成社区的主体;二是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以相对稳定、独立为特点的地理空间,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经济状况等条件;三是社区成员有共同的认识和兴趣,形成各种互动关系;四是作为管理机构应该具有专门的系统制度;五是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承担起一些基本的社会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 (是由以全科医生服务为主的卫生机构专门向社区提供的一种卫生服务,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创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当前己经成为社区服务中最常见、最重 要的服务,其作为构成卫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它的优势地位在提供第一阶段的接触服务中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疾病控制体系在公共卫生基层建设的交叉点,在国际社会中是作为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基本策略的有效手段来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 4。具体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平台,全科医师为主,在政府领导和社区参与以及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范围内围绕健康及健康需求的中心,把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作为服务重点,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 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融为一体的方式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全面性、持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5。 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英国 6。社区卫生服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其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 7, 8。目前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主要由社区医疗、社区护理与照顾、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四个部分构成。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在世界上具有社区卫生服务先进水平的代表性国家。而在亚洲,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较为成功的国家有韩国 、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在非洲,南非、埃及、尼日利亚建立了全科医学专业,拉丁美洲国家也纷纷跟进落实逐步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欧洲各国为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将 60% 70%的医生转变为社区全科医生,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全科医学师范学院和初级卫生保健研究发展中心,阿拉伯国家,如苏丹、约旦等设立了家庭医学委员会,进行特定的家庭医学培训。 我国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在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到 90年代中期,存在明显的矛盾同时伴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不能满足人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3 群服务需求,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其次是 由于在卫生资源总量的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显 9;第三是由于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慢性病患者增多从而导致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第四是随着医学发展模式及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倡导以社区作为基础的三级预防,进一步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问题促使了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伴随着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由此而生。 通过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610 号),作为我国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的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 各地已经基本建成其体系的框架,并逐渐步入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体系。根据中国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 20096 号),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型,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目前在全国 地级以上城市、 市辖区和大部分县级市开展,全国共创建了 108 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成了 5059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和 1796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0。大、中型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围绕以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同时以医疗诊所、医务室作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的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 病及慢病社区管理发展现状 病发展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简称为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牙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 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 11。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已经成为在这些慢性病当中导致居民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疾病。 由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 (预防慢性病 :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可知,慢性病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总死亡中的 60%是由慢性病造成。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表明 , 从 1991年到 2000年 ,中国的慢性疾病死亡人数的死亡总数比例呈现出一个上涨的趋势 ,已经由 1991 年的 升到 2000 年的 近 600 万人死亡。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居民中,慢性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的比例 分别高达 卫生部于 2004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4 年 10 月发布的 中国 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表明,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超过 6 亿人处于非健康状态。 能使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因素 ,或者是能增加使健康不良后果的概率发生的因素 ,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被称为健康危险因素。它主要由环境危险因素、心理和行为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危险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几个方面构成。 研究表明 12在慢性病形成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占 15%、社会因素占 10%、气候因素占 7%、医疗条件占 8%,而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占 60%。也就是说,人们对慢病发病率上升诸多原因的分析,揭示了个人生活方式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慢性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是可管理和可控制的。 由于中国慢性病的流行水平,据估计,及其导致的疾病负担仍会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 16。慢性病病因复杂多样,虽然不可治愈,但却是可以预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拥有种种独特的优势和资源,能提供综合性、连续性、负责性、协调性 、可及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因而,在社区中成为慢性病的最佳管理者。 病社区管理发展现状 由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显著增加 ,尤其表现在慢性疾病持续上升导致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方面。据调查显示, 2008 年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按病例数计算 )为 由此推算 ,全国有达到 20。可见 , 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慢性病。全国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 5类慢性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 2209 亿元。我国城 镇和农村居民患常见慢性病住院一次 ,分别需要花费城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和农村人均年收入的 20。因此,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十分巨大,慢性病疾病负担的日益加重是社区慢病管理的必然。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都具有良好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效果,以国内众多研究显示,最经济有效的管理模式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病的控制率和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17,而且这种平台所提供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筛查和个别慢性病系统管理为内容的慢性病防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 (形成由病人、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和政府一起参与的慢性病长期管理机制。 别指出要加强病人和卫生保健人员的交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患者和家庭、初级卫生保健团队以及社区支持者之间形成新型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慢性病问题 18,19。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5 近年来美国在社区中建立了家庭医学基础上的服务模式,成立了患者医疗之家 (其是家庭医生以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为目标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协调的,全面的服务。同时,对患者建立了后续健康维持的提醒系统,方便家庭医生及时进行随访。由此,医师、护士与患者直接建立了连贯的协作关系,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卫生部门和社区资源进行系统的预防保健 49。我们应该学习借鉴该机构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运行的成功经验。总结国内外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社区定向服务模式;社区契约式管理模式;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和自我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对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做的尝试有以下三种模式:第 一种为“社区契约式管理”,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自愿签订健康服务合同后,由专科医生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社区医生进行分层管理,教育指导和健康监护并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第二种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其旨在研究社区、专科临床路径和双向转诊标准,进一步强调诊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种为“自我管理模式”,即病人在医疗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承担起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性保健、治疗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下,自主的进行自我保健。这些模式虽然已经在尝试,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大面积的展开。从文献整理中发现目前国内对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介绍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具体干预措施、流程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或者是探讨某一管理模式理论或经验,而从慢性病患者需求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研究的较少。 究目的及意义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推进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健全城市两级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从目前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站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社区卫生服务在模式选择、运作方式和政策选择方面还不 够成熟。 甘肃省在认真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加入自身中医的特色,不断致力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经过试点、普及和规范三个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2011 年底全省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机构 575 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397 个 21。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商贸中心,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 5 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 3个县。土地面积为 方公里,户籍人口 322 万,常住人口 中,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6 建成区内非农 业常住人口 261万人,外来流动人口 50余万。而城关区是兰州市四大核心城区之一,有 24个街道办事处, 129 个社区居委会、 39个村委会, 145个村民小组。 近年来关于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报道不多,对影响该市民众健康的主要慢病的研究也很少。 近年来,兰州市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部由政府出资改建和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建成了 5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4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兰州市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国家和城市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求的原因,多数社区卫生机构是从原乡镇、街道卫生院和一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转型设置而来,设施设备缺乏、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较低。为了排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了解现有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差距,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不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最终建成一个机构设置均衡、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机制稳定、政策措施配套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 捷、经济、连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本研究目的在于 通过分析兰州市全市五个区社区卫生机构基本服务能力现状(包括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科室及设备配备、卫生财力,特殊人群健康档案管理情况),了解全市五个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状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供更切实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对城关区慢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期能够为兰州市社区慢病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初步填补该地区在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慢病管理研究上的空白,为进一步完善全市社区慢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意见和建议。 本文系统分析了 兰州市全市 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现状,对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调查,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为政府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并 首次对城关区近年来的慢病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首次确定了威胁该地区民众健康的慢病病种及顺位,首次对该地区发病率最高也是主要威胁该地区民众健康的主要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慢病社区管理的策略 。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7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究内容 兰州市所辖五个区社区卫生机构基本服务能力现状,包括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科室及设备配备、卫生财力 ,特殊人群健康档案管理情况,了解全市五个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状况。 城关区慢病流行特征, 确定威胁该地区民众健康的慢病病种及顺位,并调查该地区居民人口学特征及生活行为方式,确定与城关区居民主要慢病相关的影响因素。 究对象 针对社区卫生机构能力方面:于 2012年 7 10月,整群抽取兰州市全部所辖五区 (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 )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现状的调查。 针对人群方面:于 2012年 6月 2012 年 11月,在城关区整群抽样选择经济、文化处于中等水平的 4 个社区 卫生服务站(分别为皋兰路街道、渭源路街道、雁北路街道、拱星墩街道)作为调查点,从其建立的 2万多份健康档案中,分析、汇总,筛查出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再分层随机抽取慢病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本次共调查慢病居民 800 人,经筛选剔除后,获得有效问卷 720 份,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380 人和 340人。 究方法 献资料法 除运用问卷调查法外,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大量查阅、参考、引用了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政府官方数据及统计年鉴、报刊及网络资料等很多文献资料。 问座谈法 本研究组织省卫生 厅妇社处、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市卫生局社卫处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负责人召开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座谈会,听取有关人员对基层现有卫生机构情况和社区卫生机构存在问题的汇报,探讨适 合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8 社区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基本服务能力调查表,包括机构数,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医务人员、护士、医技人员的配备、职称、学历等),科室与设备,卫生财力以及特殊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情况等进行调查。 城关区慢病调查采用国家统一定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高血压患者、 2 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信息记录表等的同时加入自行编制的兰州市城关区居民健康生活习惯调查表。所有调查表均由专家统一审核通过后进行调查,并在预调查之后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 : (1)人口学特征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家庭所在地、常住类型、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 (2)居民的健康情况 :主要调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常见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3)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睡眠情况。 (4)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 血压、血糖测量。 场调查 调查人员首先向居民解释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并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在取得被调查居民的口头同意后,采用一对一的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由调查员认真、如实填写调查表。 量控制 查员培训 由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担任调查人员,在经过统一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调查。 料审核与录入 调查当天的问卷必须由负责的调查员在现场核查验收,主要检查完整性和准确性,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对于有缺项漏项的问卷在当场追访补齐。 所有问卷的录入均采用两人同时录入,在录入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数据两人录入结果不同,马上检查对照调查问卷,核对相应信息并及时修正错误数据,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9 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用 件建立数据库,在全部问卷录入完毕后,采用 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等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归模型来分析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0 第三章 结 果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现状调查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建筑设施和业务用房是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保证。本次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房屋建筑面积为 2028 ,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 1734 ,其中西固区平均建筑面积和业务用房面积最大 ,达到 3394 和 2929 ,而社区卫生服务 站平均房屋建筑面积为 297 ,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 239 ,其中红古区平均建筑面积和业务用房面积最大 ,达到 431 和 341 。按人口数为标准,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服务人口为 5 万人,平均每个社区服务站平均服务人口 2 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总体平均为 9 张,其中红固区病床设置最多达到 12 张,详情见表 3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区名 中心数(个) 辖区总人数 (万人) 平均建筑面积 () 平均业务用房面积 () 床位数 (张) 城关区 18 128 1140 1016 6 七里河区 12 56 2932 2400 10 西固区 9 36 3394 2929 8 安宁区 3 29 1302 1162 10 红古区 6 14 1376 1163 12 合计 48 263 10144 8670 46 总体平均 10 53 2028 1734 9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情况 区名 服务站数 (个) 辖区总人数 (万人) 平均建筑面积 () 平均业务用房面积 () 城关区 78 128 275 245 七里河区 29 56 229 209 西固区 28 36 354 218 安宁区 10 29 197 183 红古区 9 14 431 341 合计 154 263 1486 1196 总体平均 31 53 297 239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情况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人员构成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社区卫生从业人员 29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1 2595 人,其他技术人员 66 人,管理人员 121 人,工勤技能人员 134 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 卫生技术人员最少的是安宁区 125 人,最多的是城关 区 1306 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率最低的是安宁区,最高的是城关区,为 各区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构成情况( %) 区名 卫生技术人员 其他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工勤技能 人员 总人数 卫生技术人员占总 人数比率 城关区 1306 37 53 31 1427 里河区 753 14 43 64 874 固区 199 5 11 12 227 宁区 125 3 4 15 147 古区 212 7 10 12 241 计 2595 66 121 134 2916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比例构成情况 全市五个区共有人口 263 万人,共有医生 1197 人,每万人平均拥有 社区医生;共有注册护士 930 人,每万人平均拥有 社区注册护士。每万人平均拥有社区医生最多的是七里河区,为 少的是安宁区,为 万人平均拥有社区注册护士最多的是红古区,为 少的为安宁区,为 市五个区总体医护比为 1,其中最高的是城关区,为 1,最低的是西固区和红古区,为 1。各区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比例构成情况 区名 辖区总人数 (万) 医生数(个) 万人医生数(个) 注册护士数(个) 万人注册护士数(个) 医护比 城关区 128 648 32 1 七里河区 56 327 78 1 西固区 36 86 3 1 安宁区 29 63 7 1 红古区 14 73 0 1 合计 263 1197 30 1 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学历构成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称主要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在医生中,安宁区高级职称人员最多,达 城关区中级职称人员和初级职称人员最多,分别达 在注册护士中,西固区中级职称人员最多,安宁区初级职称人员最多,达 在技师(士)中,城关区中级职称人员最多,达 西固区初级职称最多,高达 各区具体情况见表 3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学历主要以本科及以上和大专为主,其中西固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2 区本科及以上学历最多,达 红古区大专学历最多,达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护士学历主要以中专及技校为主,其次为大专学历,其中安宁区中专及技校学历最多,达 西固区大专学历最多,达 城关区本科及以上学历最多,达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师(士)学历主要以中专及技校为主,尤以西固区最显著,达 城关区大专学历最多,达 七里河区本科及以上学历最 多,达 各区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 区名 医生 注册护士 技师(士) 高级 中级 初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城关区 里河区 固区 宁区 古区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 区名 医生 注册护士 技师(士)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城关区 里河区 固区 宁区 古区 注 1:A:本科及以上学历; B:大专学历; C:中专及技校学历; D:高中及以下学历。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设备配置及科室情况 调查了设备拥有情况,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拥有设备 14 台,其中城关区最高为 17 台,红固区最低为 12 台,对于万元以上设备平均拥有 5 台,红固区最高为 7 台,西固区最低为 2 台。全市平均开展科室 18 个,其中七里河区最高为 20 个,西固区和红古区最低为 17 个,各区具体 情况见表 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置及科室情况 区名 设备台数(台) 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台) 开展科室数(个) 城关区 17 6 18 七里河区 13 3 20 西固区 15 2 17 安宁区 15 6 18 红古区 12 7 17 总体平均 14 5 18 州市社区卫生机构卫生财力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总收入为 元,业务 /事业收入占 66%。全市社区卫生机构年总支出为 元,业务 /事业支出占 总支出的 人员支出占年总支出的 在财政补助上七里河区最高,达到 元。五区相比而言,安宁区和红古区在财政补助方面较低,其中安宁区为最低,为 元。在年总收入和年总支出方面的差额方面 100%社区卫生机构处于“亏损”。五个区在年总收入和年总支出、财政补助、业务 /事业收入方面,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远远高于总体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财力情况 区名 总收入(万元) 总支出(万元) 合计 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业务 /事业收入 合计 业务 /事业支出 财政专项支出 人员支出 城关区 里河区 固区 宁区 古区 体平均 合计 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殊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 全市特殊人群总人数为 1234015 人,建档率达 其中,育龄妇女的建档率最高,达 新生儿的建档 率最低,仅达 其次为孕产妇建档率,达 慢病中冠心病的建档率最高,达 慢阻肺建档率最低,达 具体情况见表 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4 表 3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殊人群建档率( %) 项目 总人数 建档人数 建档率 新生儿 3840 85 童 81382 69078 校学生 250647 196489 龄妇女 441048 489936 产妇 12184 4944 年人 282964 260898 血压 100355 70263 型糖尿病 35530 27201 心病 7073 6072 卒中 2074 1657 阻肺 1749 1167 性精神病 1940 1582 瘤 834 643 疾人 12395 10432 计 1234015 1140447 关区调查居民基本情况 龄、性别分布 本研究共调查兰州市城关区居民 720 人,其 中男性 380 人,占 女性 340 人,占 男女性别比为 1。年龄分布:调查对象中最高年龄106 岁,最低年龄 15 岁,平均年龄 。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龄是 ,女性的平均年龄是 ,男女年龄无明显差异 (t= =青年组 (小于 40 岁 )有 12 人,占居民的 中年组 (40 59 岁 )有165 人,占居民的 老年组 (60 岁及以上 )有 543 人,占居民的 详情见表 3 表 3调查对象 年龄、性别分布 (N=720, %) 年龄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15 11 1 2 0 39 12 1 0 62 52 14 0 87 106 93 0 121 139 60 0 60 30 0 计 380 340 20 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5 同性别调查对象的民族分布 从民族情况来看,此次调查对象中汉族人口占主要部分为 713/720),少数民族共占 包括回族 4/720)、藏族 3/720) 详情见表 3 表 3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民族分布 (N=720, %) 民族 男性 女性 总计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汉族 376 37 13 族 2 族 2 计 380 40 20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布 本次调查居民的文化构成为 :文盲及半文盲占 34/720),小学文化程度占 115/720),初中文化程度占 215/720),高中 /技校 /中专文化程度占 222/720),大专文化程度占 79/720),本科及以上占 55/720) 。男女两性的文化程度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 2=P ,具体结果参见表 3 表 3同性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布 (N=720, %) 文化程度 男性 女性 合计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文盲 8 6 4 学 36 9 15 中 94 21 15 中 /中专 /技校 138 4 22 专 60 9 9 科及以上 44 1 5 计 380 340 20 2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 从职业分布的情况来看,工人占 188/720) ,农民占 35/720) ,教师占 26/720) ,行政干部占 139/720) ,金融人员占 27/720) ,商业服务人员占 116/720) ,科技人员占 38/720) ,医务人员占 6/720) ,司机占 5/720) ,其他从业人员 (主要为待 业、家务劳动者和学生等 )占 140/720)。男女的职业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2=P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6 详细结果见表 3 表 3同性别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 (N=720, %) 职业 男性 女性 合计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工人 115 3 88 民 24 1 5 师 17 6 政干部 100 9 39 融人员 16 1 7 业服务人员 60 6 16 技人员 28 0 8 务人员 4 机 5 他从业人员 11 29 40 计 380 340 20 2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婚姻 状况分布 此次调查对象中,未婚人口占 6/720),己婚人口占 660/720),再婚人口占 4/720),丧偶人口占 46/720),离婚人口占 4/720),男女的婚姻构成无显著差异 (2=P 女性丧偶的比例高于男性,己婚比例低于男性。具体结果见表 3 表 3同性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分布 (N=720, %) 婚姻状况 男性 女性 合计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未婚 3 婚 355 05 60 婚 1 偶 18 8 6 婚 3 计 380 40 20 2 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及慢病分析 17 同年龄组调查居民行为因素的分布 本次调查居民行为因素的具体分布结果如下 : 吸烟情况:此次调查居民中总体上有 人吸烟,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 在吸烟的人群中男性占 228/235), 女性占 7/235) ,戒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