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初步分析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初步分析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初步分析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初步分析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初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 第一章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摘 要 目的 :观察天然 乳 、 恒牙釉质及本质 的微观结构,并对其 力学性能 进行系统性测试和 分析 以探讨结构和性能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方法 :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察 天然 乳 、恒牙釉质及 本质形貌,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仪 ( 其 元素组成、晶相构成等进行了测定和对比 分析,同时 采用显微硬度和纳米压痕测量仪对 其 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 分析, 最后 采用 接触角测量仪考察了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对 水和人工唾液的 亲 和 力方面的异同 。 结果 : 恒牙釉质 绞釉层排列紊乱,恒牙本质 小管周围存在许多微小孔状结构, 乳牙釉质和本质呈条索状 的 低矿结构;对于天然牙的结晶性和 晶粒体积 来说,恒牙大于乳牙,釉质大于本质;恒牙 釉质有着最大的硬度 (维氏显微硬度 /乳牙牙釉质次之 (恒牙牙本质 (乳牙牙本质 (低 ; 乳牙本质的弹性模量 最高;天然牙对人工唾液的亲和力大于水,乳牙对水的亲和力大于恒牙,恒牙釉质和本质对人工唾液的亲和力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天然 乳 、 恒牙釉质及本质 微观结的异同,决定了各自不尽相同的力学等性能。 关键词 : 乳牙 ,恒牙 ,釉质 ,本质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2 of of of to of by a 6701F). ) to In as of in to a In in of of of it of of of in of on of on of is In no of of to of of be by 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3 前 言 牙齿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从牙齿到牙列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牙合咬合关系,构成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1,2天然牙的组织结构由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同时正常人的一生中将会先后经历乳牙列和恒牙列的演变过程。一般口腔内能看到的部分就是牙冠,它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并且依据牙列的前后排列位置和咀嚼功能的不同,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 3。但是,不管是乳牙还是恒牙,尽管二者在其形态大小、组成结构和解剖特点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其基本组成部分都包括了牙釉质和牙本质结构 1。 在发育过程中 ,乳牙的内下面是恒牙牙胚,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过 口腔咬合的刺激,乳牙列最后将被恒牙列所取代,而后伴随人的一生,发挥着重要的咀嚼 、发音等功能 4,5。 由于 在乳牙列阶段,乳牙釉质和本质的特殊组成和结构以及乳牙列期口内特定的微生物环境,使得此时期乳牙的患龋率等都会大大增加 6,7,这与乳牙的釉质和本质的微观结构和力学等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8。同理,在之后的恒牙列阶段,在口腔正常或者病理性的咀嚼过程中,存在着生理性和(或)病理性的磨损和(或)磨耗,严重者会导致恒牙表面的釉质被磨穿,而由暴露出来的恒 牙本质继续发挥着咀嚼功能的作用,于此同时在恒牙牙本质的内部也会有继发性和修复性 牙本质的生成, 其形成的质和量 也与恒牙釉质和恒牙本质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相关 8,9。 目前,大多对牙齿的研究都集中在了病理性牙齿的机理和防治上 10,而对正常生理性的牙齿釉质和本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其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少见。因此,本 章 针对正常人群生理性乳牙、恒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探讨出乳、恒牙的釉质和本质与相应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牙科疾病,如龋病等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本收集及试样制备 本收集 收集 2010 年 9 月 2011 年 9 月,就诊于 兰州大学口腔 医院,因换牙 、牙周病或者 正畸 减数需要等而 拔除的正常乳牙、恒牙各 40颗 共 80颗 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乳牙根尖孔未完全发育形成,根尖孔直径 2面无白斑、无裂纹。恒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4 牙患者年龄为 30 50 岁,牙面无白斑、无裂纹、无磨耗或仅有轻度磨耗。 牙体拔除后充分去除软垢、牙石和软组织,并且用蒸馏水彻底多次冲净后置于( 40%)甲醛溶液中固定。再次蒸馏水充分冲洗,自然干燥以备用。 样制备 乳、恒牙 釉质表层和牙本质层 扫描电子显微镜 (显微硬度以及纳米压痕试样的制备方法如下:选取每组各 10 个标本,在乳恒牙 牙釉质、牙本质 的颊侧面,使用外喷水降温式 慢速牙科手机( 马达转速: 18000r/压: 245锥形金刚砂钻缓慢 小心将其磨平后,在水润滑环境下分别使用 600#、 1000#和2000#的砂纸轻压( 10N)打磨并抛光试样表面,超声( 450W) 5底清洗,室温环境下自然干燥以备用。 对于 析试样的制备则采 用 上述外喷水降温式 慢速牙科手机和锥形金刚砂钻缓慢将牙釉质、 牙本质分别磨成粉末以备用 ,粉末的粒径范围 3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将位于釉牙本质界处的牙体组织粉末排除测试范围之内,因为此处牙釉质、牙本质不易分开,在实验中容易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乳、恒牙釉质表层和牙本质层对水和人工唾液亲水性能(接触角)测定试样的制备:选取每组各 20 个标本,切去牙根,磨平冠方,分别在乳、恒牙咬合面的釉质和本质部位分别磨出一个 光滑平面。最后,将牙齿试样块放于流的水砂纸上,轻压打磨咬合面釉质或本质。其中水的作用为冷却降温和冲洗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物,已获得更精 确的试样表面,最大限度降低实验误差。实验用砂纸分别采用 600#、 1000#和 2000#打磨而成。然后将所有打磨后的牙齿试样置于蒸馏水中超声清洗 10s,取出吹干 备用。在所有试样的制备中,随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目镜: 10 倍;物镜 40 倍:)对其制备的试样表面进行初步观察以保证所截取截面是在实验所需要的截面,也就是说其整个平面都是恒牙和乳牙的釉质或者本质。实验前再次将试样置于显微镜下检查,以确保其为釉质或者本质平面,实验中,将有明显裂纹和其他缺陷的排除实验观察之内,最后将牙齿试样块分为四个组,每个组样本量为 10,分别 标记为恒牙釉质组、恒牙本质组、乳牙釉质组和乳牙本质组,记号为 180 以备用。 根据文献中 11,12常规使用的 人工唾液的配方 配制成试验用人工唾液,其具体配比为:将 及 1g 尿素加 如去离子 水至 1000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5 器、相关参数及测试方法 超声波清洗器( 00) 去离子水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X 射线衍射 分析仪 ( ) 纳米压痕仪 ( 显微硬度计 ( 接触角测量仪( o. 实验中在样品表面喷金后选用 扫描电镜( 乳、恒牙釉质和本质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电镜观察。实验时 取等量的实验样品粉 均匀分散在载玻片上, 在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X 射线衍射仪( 辐射 源 作电压 40流 150连续方式进行扫描;扫描 2角范围 5 上进行测试 。将所得到的 谱进行对 比分析 ,根据在特定衍射角出现的特征性的衍射峰和晶面间距,分析标本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并根据衍射峰的半峰宽分析标本的结晶性 ,在赵玮 13等的研究结论中, 半峰宽越小,提示结晶性越大 。同时, 结晶性可以反映晶粒的大小 , 峰形越锐利或狭窄,提示晶粒越大,结晶性好。 使用 显微硬度计 和 乳、恒牙釉质和牙本质的表层试样的显微硬度、在一定载荷 力作用下的压痕深度以及通过收集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 时 , 在 接触角测定仪 上测定液体在乳、恒牙釉质和本质表面的接触角。实验中,为了从多角度评价乳牙和恒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在接触角方面的差异,实验时选择了水和人工唾液两种液体进行测试,测定时,将牙齿试样块放于载物台上,调试好电脑后,由电脑自动控制将衡量的测试液(水和人工唾液)滴加于试样块的釉质或本质表面,在滴加测试液后于 60s 时绘图并测量液滴一侧边缘的三相点 (气、液、固三相点 )处液面曲线的切线与液滴侧台面的夹角,即实验 的接触角,每个液滴左右两侧角度的平均值为该试样接触角值,每一组试样换用不同的牙齿重复测试 10 次,最后计算其平均值 14。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6 2 结果与讨论 、恒牙釉质及本质微观结构表征 、恒牙釉质及本质的 貌的对比分析 EM of 1 乳、恒牙釉 质及本质 天然乳、恒牙冠部外有釉质,其次为牙本质,最里层为牙髓。天然牙的釉质部分是最坚硬的部分,在人一生的咀嚼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人的一生会有两 副 天然牙,包括早期的乳牙和之后的恒牙。图 1 为天然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的其 貌。其中恒牙釉质表层的 现出乱而无序、无明确方向性的结构,此为典型绞釉层结构(见图 1A) 15;在恒牙本质层中则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牙本质小管结构(见图 1C) ,其小管边缘并非光滑形貌,而是在牙本质小 管 周围还观察到了许多微细的孔状结构 “牙本质副管”。可以推测,这些微细牙 本质副管结构在牙本质过敏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得常规的抗过敏治疗效果不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7 佳。因此,临床上牙本质过敏的治疗理论上不应该是简单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牙本质小管周围的副管也应该完全被封闭才能达到良好的抗过敏治疗目的和临床效果。乳牙釉质 图 1B)和本质(图 1D)显示出了类似条索状的形貌,这可能与乳牙釉质和本质的低矿化程度相关。乳、恒牙釉质及本质在各自的 些结构特点将导致其在硬度、弹性模量以及对液体的亲和力等方面都会有差异,这一部分内容将会在后续的实验中得以深入研究和探讨。 、恒牙釉质及本质的 究的对比分析 1926 年,国外学者首次应用 X 射线衍射( 实牙釉质、牙本质的无机成分为 羟 基磷灰石 (但是牙釉质与牙本质磷灰石的晶体学特征亦存在明显差异。 现 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对恒牙牙釉质、牙本质的研究 , 而对乳牙的 研究 报道甚少。为了进一步认识牙磷灰石的晶体特性 ,尤其是乳牙釉质和本质的特性,以及乳、恒牙釉质与本质的异同, 并为从晶体学上探讨龋病变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本实验应用 X 射线衍射技术 ( 对乳牙、恒 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磷灰石进行了对比研究。乳、恒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的 。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2 e / 恒牙牙釉质恒牙牙本质乳牙牙釉质乳牙牙本质RD of 2 乳、恒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的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8 人天然牙体不同部位,有着特定的组成和结构。应用 X 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对生物磷灰石进行常规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6,17:结晶性:根据衍射峰的峰型或半峰高的线宽,判定标本的结晶性,并可反映晶粒大小等;纯度:可以确定生物磷灰石是由单一成分组成,或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确定组成和结构:根据在一定衍射角会出现特征性衍射峰(晶面间距),据此可判定标本的物相组成。 图 2 显示 乳、恒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的 谱 。若将乳牙和恒牙的釉质与本质进行对比,牙釉质组的 线在 2约为 25、 49 和 53时出现了峰形较为锐利的峰,而此时其牙本质的峰形相比之下较为圆钝,根据赵玮 13, 16等的研究:峰宽越小,提 示结晶性越大 ; 峰形越锐利或狭窄,提示晶粒越大,结晶性好 。由此可知乳、恒牙牙釉质的结晶性、晶粒体积明显大于其牙 本 质。同理,若将乳牙与恒牙进行对比时,我们可以发现恒牙牙釉质、牙本质的结晶性、晶粒体积也均大于乳牙牙釉质和牙本质。将图谱与“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制定的 示牙磷灰石晶体为六角晶系,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物相,包括:羟基磷灰石、碳羟基磷灰石以及氟、氯取代的羟基磷灰石等,其分子式分别为:(、 H)和 (l,F)等。这与赵玮 13,16等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恒牙釉质及本质力学性能研究 、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度对比研究 硬度是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一种能力,材料对磨损或摩擦的抵抗力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硬度 18。天然牙外覆牙釉质,内衬牙本质和牙髓,是人体最硬、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牙釉质和牙本质含有无机成分别为 96%和 70%,其组织结构主要为羟磷灰石或碳羟磷灰石,天然牙表面的牙釉质具有较高的硬度,在咀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天然牙的不断咀嚼过程中,当釉质在被 磨耗后,所暴露的牙本质就充当了 牙合 面釉质咀嚼的功能时,而牙本质富有一定的弹性,其相应的硬度理论上应有所不同,其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未多见,尤其是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 的研究更是少有报道 19。因此,为了评价这种由多种组织组成的牙齿结构在显微硬度上的差异,我们系统测试了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的显微硬度,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而测定各类不同口腔材料硬度的试验方法主要有布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和努氏硬度试验。通常布氏硬度应用在测定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硬度方面。而不适用于测定脆性或具有弹性恢复性材料的硬度,如牙体 组织、模型石膏等,因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9 钢球容易压碎脆性材料致使压痕不清楚,而具有弹性恢复性材料在钢球移除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复原,导致所得压痕偏差较大。维氏硬度既能用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等硬度的测试,也可用于测定相当脆弱材料的硬度测试,如牙体组织、合金、瓷、树脂和其他牙修复材料之间硬度的比较 20。因此,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维氏硬度对各组天然牙的硬度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对比分析。见表 1 和图 3。 恒牙釉质 恒牙本质 乳牙釉质 乳牙本质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维氏硬度值实验分组乳恒牙牙釉质本质显微硬度对比of of 3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度 of of of 1乳 、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度 统计分析 分组 N 恒牙釉质( A) 5 恒牙本质( B) 5 * 乳牙釉质( C) 5 *# 乳牙本质( D) 5 *#& F= P= N:样本量 注: *表示 、 组间 #表示 和 值; &表示 之间 图 3 和表 1 为乳、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度变化值。显然:对于恒牙来说,恒牙牙釉质的硬度明显大于恒牙牙本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总的来说,通过对乳、恒牙釉质及本质显微硬度测试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恒牙釉质有着最大的硬度,乳牙牙釉质次之,恒牙牙本质和乳牙牙本质最低,并且恒牙本质和乳牙本质之间在其硬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恒牙因为其矿化程度高,有机物含量低于乳牙,但其硬度一般要高 于乳牙 21, 22。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恒牙本质和乳牙本质的硬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牙体的硬度可以反映出矿化物及 P 的含量,而牙体中矿化物及 P 的含量影响着硬度的变化”这一理论 23, 24,可以推测,本实验中所用的恒牙本质的矿化程度以及其 的含量与乳牙本质的矿化程度以及其 P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一般恒牙的矿化程度和 P 的含量要高于乳牙,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验选用的恒牙本质是年轻恒牙或者是老年恒牙以及可能是因为实验误差所导致,甚至也可能是因为实验牙是正常成年人的恒牙本质,但 是所选实验牙在未拔出之前所处的口腔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如:因其所处的 间存在明显差异,而牙晶体中固有的 蚀 后会被溶解,从而显著的降低其矿化程度和 P 的含量,最终影响牙体的硬度性能,也 需 进一步研究。 、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的对比研究 纳米压痕 测试技术也称深度敏感压痕技术( 是测试材料力学性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纳米尺度上测量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质,如载荷 性模量 (硬度 (。本实验中使用了 纳米压痕仪,选择动态载荷持续加载模式(见图 4),其最大载荷为 8 m,实验连续测量了加载力和加载深度的动态过程,从而由电脑自动绘制得到载荷 深度曲线,并通过 O&P)方法得到计算得到了四种牙体结构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 25本组测量了 10 个釉质样品,每个样品进行了 10 次压痕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最后得到了釉质内各区域的纳米力学性能见图 4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1 恒牙釉质 恒牙本质 乳牙釉质 乳牙本质 of of 4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 深度载荷曲线图 恒牙釉质 恒牙本质 乳牙釉质 乳牙本质0 51 52 53 54 55 纳米硬度( G P a )弹性模量( m m / m m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2 of of 5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 测试下的硬度和弹性模变化趋势图 of of 2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 测试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统计分析 分组 N 硬度 弹性模量 恒牙釉质( A) 5 恒牙本质( B) 5 * * 乳牙釉质( C) 5 *# *# 乳牙本质( D) 2 *#& *#& F= P= N:样本量 注: *表示 、 组间 #表示 和 值; &表示 之间 图 4 为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深度载荷曲线图,图 5 是依据图 4 中数据通过计算后获得的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 测试下的硬度和弹性模变化趋势,表 2 为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纳米压痕 测试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统计分析量。从图 5 中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的纳米硬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恒牙釉质的纳米硬度值最大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的显微硬度结论。而从图 5 中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的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显示:恒牙釉质、本质和乳牙釉质的弹性模均小于乳牙本质的弹性模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 0等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建立并验证了弹性模量和硬度的理论关系,提出:在对固体材料进行压痕实验时,加载过程中的弹塑性局部变形决定了材料的硬 度和外力做功,而卸载过程中的弹性恢复则反映了材料局部的能量耗散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与硬度在理论上不存在特定的相关性,通常认为弹性模量随着硬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材料;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材料的能量耗散能力。在本实验中,四种牙体组织光滑表面的弹性模量和其相应的纳米硬度存在着类似反比的关系。 、恒牙釉质及本质接触角的对比研究 润湿性是牙齿表面固有的一项重要指标,牙齿的表面的湿润性不但影响着细菌、软垢的粘附,而且,在龋坏等需要充填时,还直接影响着充填的效果,以及对充填后 继发龋的发生率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研究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3 湿润性的差别,在本部分实验中,我们分别对 乳 牙 、恒牙 的 釉质 和牙 本质 的接触角进行了系统性的测试,并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如表 3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人工唾液环境和水环境下的接触角值和图 6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人工唾液环境和水环境下的接触角对比图。 乳、恒牙牙釉质本质水环境下接触角对比乳、恒牙牙釉质本质人工唾液环境下接触角恒牙釉质 恒牙本质 乳牙釉质 乳牙本质30405060708090100实验分组平均接触值of of 5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人工唾液环境和水环境下的接触角 of of 3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人工唾液环境和水环境下的接触角 分组 N 水 人工唾液 恒牙釉质( A) 10 恒牙本质( B) 10 * * 乳牙釉质( C) 10 *# *# 乳牙本质( D) 10 *#& *#& F= P= N:样本量 注: *表示 、 C 和 值; #表示 和 值; &表 示 之间 人们对口腔牙齿滑润的感觉与牙齿表面的可润湿性有关,表面容易润湿的牙齿表面光滑且有光泽,呈现为一种健康的状态。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通常以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静接触角来表征,接触角越小,固体表 面 越容易润湿 14。图 6 和表 3 分别显示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人工唾液环境和水环境下的接触角和接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4 触角值相应的统计分析图。可以看出:第一,如果将四种牙体结构( 乳、恒牙 的牙 釉质及 其牙 本质 )的光滑表面与水和人工唾液所组成的接触角进行对比研究可知,不管是恒牙的釉质还是本质,其与水的接触角都要明显大于其与人工唾液的接触角( 即乳牙的釉质和本 质对水的亲和力大于恒牙相应的釉质和本质,但是乳牙的釉质和本质对水的亲和力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第三,在四种牙体结构的光滑表面与水的接触中,恒牙釉质和本质与人工唾液所形成的接触角没有明显的差异 (P而乳牙的釉质与水所形成的接触角明显小于乳牙本质。这提示:单就恒牙的釉质和本质来说,其对人工唾液的亲和力没有明显差异;而对乳牙的釉质对水的亲和力要大于乳牙本质。 3 结论 天然恒牙釉质的浅表层 现出乱而无序、无明确方向性的绞釉层结构,恒牙本质层的牙本质小管并非光滑形貌,而是在牙本质小 管 周围还观察到了许 多微细的孔状结构 “牙本质副管”,这可能与牙本质层的过敏等现象相关,乳牙釉质和本质呈条索状低矿化形象。乳、恒牙牙釉质的结晶性、晶粒体积明显大于其牙 本 质;恒牙牙釉质、牙本质的结晶性、晶粒体积也均大于乳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牙磷灰石晶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物相,包括:羟基磷灰石、碳羟基磷灰石以及氟、氯取代的羟基磷灰石等。恒牙釉质有着最大的硬度,乳牙牙釉质次之,恒牙牙本质和乳牙牙本质最低,并且恒牙本质和乳牙本质之间在其硬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恒牙釉质、本质和乳牙釉质的弹性模均小于乳牙本质的弹性模量;但是恒牙釉质、本质和乳 牙釉质的弹性模之间的差别不大。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 接触角及其对水和人工唾液的差异:第一,乳、 恒牙釉质及本质 对人工唾液的亲和能力远远大于其对水的亲和能力;第二,乳牙的釉质和本质对水的亲和力大于恒牙相应的釉质和本质,但是乳牙的釉质和本质对水的亲和力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第三,恒牙釉质和本质来对人工唾液的亲和力没有明显差异;而对乳牙的釉质对水的亲和力要大于乳牙本质。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5 参考文献 1 皮昕 第 3 版 M民卫生出版社 。 1994:22 韩科,陆汝钤,吕培军,马莹昊,张豪 ,王文飚 . 人类 恒牙的计算机三维建模 J1998,33(2):943 黄毅 . 人牙釉质的微结构纳米力学性能及微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黄毅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 , 2009,44 徐璐,邵金陵 . 恒牙萌出的时问、顺序与错牙台畸形的关系 J2007,17(4):2365 刘卫东,郭宗英 . 儿童时期的牙列与萌出 J. 护士进修杂志 ,1993,8(3):46 王志华,王明义,袁颖 . 儿童口腔微生物与乳牙早期龋研究进展 J2007,19(5):471 7 程敏,王万成 . 儿童三个牙列阶段唾液 龋蚀的关系 J 1994,20(2):1948 白柯,张泰华,杨志钰,宋凡,杨晓达,王夔 . 牙齿的非各向同性、梯度分布和类金属性力学行为 J 2007,52(8):8709 王晓波,姚月玲 . 牙磨耗及其测量方法 J2002,11(1):4010 Z, , S. A in of . 1997, 32(1):3411 郑靖,石心余,周仲荣 . 人牙釉质在人工唾液润滑下与不同偶件对摩时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J2004,24(2):13912 刘斌,颉伟博,李小成,张彦杰,景涛,杨生荣 . 牙科用抗菌性义齿基托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J2006,26(4):37213 赵玮,余东升,凌均棨, 汪说之,于世凤 牙牙釉质、牙本质磷灰石的射线衍射研究 J医学科学版 ,2008,24:1114 赵信义,王小玲 . 牙膏对牙齿表面润湿性影响的研究 J 2006,16(9):50815 马淑媛,蔡继业,吴扬哲,詹欣文 . 原子力显微镜对牙体硬组织的纳米结构分析 J2007,11(18):353616 薛晶,李伟,廖运茂,周京琳,宋具昆 . 人天然牙的高分辨 X 线微区衍射分析 J学杂志 ,2008,25(1)6517 in Jin 1991, 15:118 洪法廉,李颖超,史俊南,杨连甲,王志良,李耀君,刘守智 . 牙齿的显微硬度和元素成分 J1991,7(1):1019 张杰,黎红 . 人体天然牙不同深度层次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的研究 J):62120 邬雪颖,孙皎 . 不同树脂牙硬度的测试比较 J2005,14(3):11721 R D in an in in J2001, 29:33322 葛俊,崔福斋,吉宁,阎 建新 . 纳米硬度仪测量人类牙釉质的纳米力学性能分布 J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6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5,15(10):53723 邱宜农,刘维民,李同生,刘兰忠 . 老年恒牙、年轻恒牙及乳牙釉质磨损性能的体外对比研究 J2003,38(3):21324 刘志萍,葛立宏 . 饮料对牙釉质表面硬度的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J2005,19(3):29925 黎明,温诗铸 . 纳米压痕技术及其应用 J2002,13(16):143726 葛俊,崔福斋,吉宁,阎建新 . 纳米硬度仪测量人类牙釉质的纳米力学性能分布 J2005,15(10):53727 陈希楠,黄慧 . 纳米压痕技术在牙体硬组织机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J 2010,26(9):56828 席戈,张东,孟永洁,王建荣,刘斌 . 遗传性乳光牙与正常恒牙牙本质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的差异 J010,14(24):445829 谭孟曦 . 利用纳米 压痕加载曲线计算硬度一压人深度关系及弹性模量 J005,41(10):102030 W. of on sJ004,52 539731 顾春元,狄勤丰 ,施利毅,吴非,王文昌,余祖斌 . 纳米粒子构建表面的超疏水性能实验研究 J7(5):307132 许岗,杨觉明,陈平 . 疏水复合薄膜接触角的测定 J003,24(1):65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乳恒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征 初步 分析 17 第二章 乳、恒牙釉质及本质体外摩擦行为的对比研究 摘 要 采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 人体乳、恒牙牙釉质及牙本质 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 人体牙的摩擦磨损行为同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 恒牙釉质磨痕表面存 在轻微擦伤迹象 ; 乳牙釉质的磨损表面主要呈现裂纹和轻微犁沟 ,二者都存在腐蚀磨损的现象 ; 乳牙和恒牙本质的摩擦磨损行为相似 ,磨损明显加剧 , 磨斑表面呈现严重犁削和剥落特征 。 关键词: 天然牙 , 恒牙 , 乳牙 , 摩擦磨损性能 , 磨损表面形貌 兰州大学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