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三个儿子教案_第1页
23三个儿子教案_第2页
23三个儿子教案_第3页
23三个儿子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 三个儿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有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情感目标:理解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的含义,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 1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导入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在自主观察、探讨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住了重点,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并圈出难读的生字词语。2.自主识字3.检测生字学习情况。【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三、参读,感悟妈妈对儿子的爱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三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请用“”标出来!(课件出示前三位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指导朗读前两位妈妈的话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2. 扶放结合师生搭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骄傲、自豪的语气)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预设)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预设)(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3.学法迁移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提出疑问:前两位妈妈都夸奖自己孩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2)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3)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妈妈的心情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 这环节的设计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四、研读,理解妈妈的辛苦(一)多元解读 积淀语感1.过渡: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1)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叫拎。什么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来。)(2)角色转换:同学们,站起来。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妈妈,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着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采访:妈妈,这桶水重吗?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诉大家一桶水可重啦!(随机问3个)妈妈们,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齐读)(3)那么重的水,你提着辛苦吗?(预设:好辛苦啊,好累啊!)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妈妈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用波浪线线画出来。(水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2.结合课文理解“晃荡”。(向两边摆动)“直晃荡”(不停地向两边摆动)(1)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妈妈走一步听三步的辛苦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2)补充词语:一桶水可重啦!妈妈累得( )。3.师: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预设):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妈妈。师赞扬:你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4.课文中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面对沉甸甸的水桶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线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表现。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师小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都很大,但他们却没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能够?(孝敬父母)【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二)开拓思维 发挥想象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式来练习说一说吗?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五、精读,设身处地悟深情师: 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妈妈面前时,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1.师范读。2.小组讨论:为什么明明三个儿子,而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答)3.我们再回头看第三个妈妈的话,她说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你认为呢?现在你觉得第三个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4.想象一下这个儿子平时还会帮助妈妈做什么?5.指名分角色读妈妈和老爷爷的话。现在,我们终于明白老爷爷这句话的含义了,谁愿意当老爷爷来说说。评价:老爷爷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啊。师小结:小朋友,你最想当哪个儿子啊?(针对学生回答总结)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确实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只要有一颗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心,那么,你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 方少时 孝与亲 所当执(学生齐读)【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验的升华。此时,不需要干涩说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这个意义世界。因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六、活读,表演且抒个中情1小组内合作表演文中的对话。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3拓展练习:第三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她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续编对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着力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作业设计】1搜集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2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教学板书】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聪明有力 又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另一个儿子 孝敬父母【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 ,一是视觉 ,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 ,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 ,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