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 说教学设计花沟中心校 张军 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学情分析:农村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接触了文言文,但基础薄弱,还没有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很难顺利的翻译一篇文言文。所以,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基础教学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文言字词是读懂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之基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课文。2、3、 教学难点: 1、掌握“托物寓意”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所象征的含义。 教学方法:1、文本赏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2、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教具运用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节是自主学习课,学生提前预习为主;第二节是合作探究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一、导入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课题:马说 韩愈二、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我们学习过的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三、作者简介 韩愈 (公元768824年)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四、创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五、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 找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2 通过课件展示生字注音。齐读生字注音。3 范读课文。4 学生齐读课文。六、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掌握下列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 辱-辱没;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两马并驾;称-著称,出名虚词:而-表示转折,但是;故-因此;于-在;之-结构助词的;以-凭借;虽-即使。2、学生结合注释及手头资料翻译第一段文字。3、边读边记。4、 分析文段一,探究下列问题:(1) 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 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一食-吃一顿;食马者-通“饲”,喂;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或-有时;其-代千里马;是-这种。2、学生尝试翻译第二段文字。3、 读记这段文字。4、 分析文段二,探究下列问题:(1) 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2) 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策之-用马鞭打;执策-马鞭子;尽-竭尽;材-通“才” ,才能;鸣-鸣叫;通-通晓;执-握;临-面对; 策之-代千里马;以-按照;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 学生翻译本段文字。3、读记这段文字。3、 分析文段三,探究下列问题: (1) 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2) 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3) 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四)课文小结本文生动的论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以及刻画并讽刺了食马之人的无知与狂妄。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七、课堂练习1、用课文语句填空。(1)表现“千里马”终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句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表现“千里马”因不能受到正常对待而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痛苦: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请你思考(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借马说人”,是托物寓意的写法。(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 乐: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八、拓展探究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暂时没有得到重用,你该怎么办? 1、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2、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3、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 4、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5、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 6、苏秦:悬梁刺股,发奋苦学。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 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绝对。我们要积极应对,主动争取,像毛遂一样去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为自己赢得一个多彩的人生。九、作业1.课下背诵这篇短文。 2.收集含马的成语10个。 3.收集文学作品中的名马的名字,至少3个. 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食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 (愤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睡眠阶段自动分类-洞察及研究
- 盾构机智能控制系统-洞察及研究
- 档案信息安全审计方法-洞察及研究
- 牙形石生物适应进化-洞察及研究
- 地产项目营销规定研究
- 利率市场化浪潮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剖析与转型策略
- LMBP神经网络内模控制:革新聚合反应的智能控制策略
- 亚洲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洞察及研究
- 极地建筑遥感监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汽油依赖症精神障碍comorbidity研究-洞察及研究
-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消毒
- 2025-2030中国钙钛矿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展望与投资前景规模研究研究报告
- T/CAPE 11005-2023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洗技术规范
- 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江苏苏州市常熟农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招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钢结构主体验收评估报告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学设计
- 更换钢板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深度评估与投资风险预警报告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家政三方合同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