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时数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如:严峻、会意、一拥而入等。2、培养学生品析词句体现思想的能力。理解句子:那年春天;投到火炉里去;不见回来等含义。3、学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体会作用。4、学习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革命传统的教育。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弄清和体会课文前后照应写法。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课型讲读教学关键通过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教具多媒体板 书 设 计10、十六年前的回忆(倒叙写法) 被捕前局势严重 坚决留下 按时间的顺序回忆 被捕时严峻态度、处变不惊 (忠于革命)(坚贞不屈)法庭上安定从容、视死如归被害后无比悲痛、化作力量(前后照应 文题呼应 首尾呼应)教 学 反 思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激情引入1、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如今我与大家三年前的回忆犹如日历页页翻至眼前。(师生共同回忆)师:谢虹同学在三年级刚转到我们班时,曾在元旦节送卡片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过后虽然我没有上你们的课,但她依然记得我,去年又给我送了卡片,现在老师想与你们分享我的快乐。(读卡片的字)生:回忆三年前的事情(2个人)2、引入:一位作者为什么对过去了16年仍清楚记得她的父亲李大钊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们可知道?3、简介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1915年2月,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国主权和独立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建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7年4月6日,在苏联大使馆中,被闯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军警逮捕。被捕后,他坚贞不屈,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出卖党员,始终表现了共产党的忠诚和崇高的气节,于28日英勇地走上敌人精心设计的绞刑架,从容就义。年仅38岁。就义后,遗体被安置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现在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之一。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轨迹,一起学习李大钊的英勇事迹。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结构1、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初步扫清生字障碍。2、课题引入:十六年前(回忆录,描写发生时间与写文章的时间)回忆(重点回忆了哪些事)3、学生提问题:(5个问题均可) 教师点拨那个时代的特点。4、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回忆了谁的事?生:这篇课文写的是李星华回忆了她的父亲李大钊发生在16年前被害的事。5、师:课文是篇回忆录,让我们一起找找有关描写时间的词语或词组。生:(1927年的4月28日、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第二天等)写在黑板上师:如果按时间顺序可以分成几段?生:一(1)二(27)三(817)四(1829)五(3032)6、快速地再读课文,按分好的段落进行归纳段意,并把回忆的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二(27)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三(817)写李大钊被捕时处变不惊。四(1829)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五(3032)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后,无比悲痛。7、归纳的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16年前她的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 (与敌人作斗争)事。8、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第一自然段与回忆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叙述的方法来写?(课文第一自然段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有16年了,紧接着后面的课文都是讲述16年的一些事情,可见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倒叙的方法来写16年发生的事。)三、学习生字,词语(练习写一遍)字的书写:籍、魔、哼、窝、舅等。词语解释:军阀、宪兵、严峻、会意、一拥而入等。四、课堂小结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敬爱的父亲;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李大钊是个伟大的革命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借助作者的那些回忆,去感受这位伟人的革命者不屈的信念。五、布置作业1、认真书写生字。2、理解新字生词。3、再细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1、复习本课生字。2、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文章运用倒叙的写法,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坚持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被害后,家人无比悲痛的事)二、深入研读,品析感悟1、思考: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坚贞不屈忠于革命)2、小组讨论,展开交流。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精神。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很晚,又出去了。体会:明白情势的险恶,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你小孩子家镇定什么?”前后态度的对比父亲烧文件“我”提问题是的态度与平时耐心教育我的态度作比较,表现父亲对革命工作的严肃性突出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离开呢?”体会:把革命工作比自己的生命安全还重要,表现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板书: 被捕前局势严重 坚决留下 ( 忠于革命 )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中体味人物的品格。父亲不慌不忙地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态度将任何道理。体会:运用对比描写手法,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不同态度;敌人兴师动众、来势汹汹、粗暴专横与父亲不慌不忙、严峻对比,反衬了父亲面对敌人时的处变不惊、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板书:被捕时严峻态度、处变不惊(坚贞不屈)放手自学,在法庭上: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没带眼镜,乱蓬蓬的头发,平静而慈祥的脸。体会:父亲虽受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从“没带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敌人施了重刑,从“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折磨后仍坚强,“慈祥”说明对亲人的爱及革命工作不屈的信念。父亲瞅了瞅我们,非常沉着。体会:是说明力量使不说话、表情安定、视死如归?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板书:法庭上安定从容、视死如归 (充满信心)教师小结: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决心,所以在情势险恶的情况下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决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不因亲人的哭声、喊声二忧伤。相反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学生自由读最后3个自然段,交流:你们读出了什么?(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板书:被害后无比悲痛、化作力量 (激励家人)三、学习写法、拓展练习1、对比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1)弄清作者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2)找出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a、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b、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c、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1927年的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3)好处:使文章首尾连贯,更显紧凑,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事件记忆深刻,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4)创设情境小练笔: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四、总结全文教师:1927年的4月28日是个悲痛的日子,对于李星华家人来说,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挚爱的亲人;而对中国人民来说,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革命领导人。历史不会忘记英勇的先烈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李大钊同志一样的先烈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他们 祖国的骄傲,在和平的今天,让我们深深地缅怀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等书籍或电影。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快速阅读,抓住文章的整体脉络。引导学生把握时间词。巩固生字词,勤落到实处。通过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为学生搭建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也是体现自读自悟。作 业 设 计(预学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预学单第一课时一、 朗读课文,听写理解词语1、 理解词语的意思。严峻、会意、被难、恐怖、含糊、一拥而入、满脸横肉2、拓展练习:选词填空: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1)、江姐( )牺牲自己,( )泄露党的机密。(2)、凡卡( )在莫斯科鞋铺受折磨,(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3)、凡卡(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吃苦,( )愿意留在莫斯科鞋铺受折磨3、根据内容填空本文是一篇_录,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_。文章写于_年,离李大钊同志遇难日已_年,所以文章的题目为_。全文写作的顺序是( )。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内容谈谈体会(1)思考: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归纳简介)_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勾画。(抓重点语句,品读,书上批注。)_ 2、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_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_ 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_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的作用是_3、拓展延伸,实践“读写” 创设情境小练笔: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_ 课后作业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sh j hn hu jin ru chu t kng b( ) ( ) ( ) ( ) ( )C bo m gu fi png k xng cn bo(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籍( ) 瞅( ) 魔( ) 胖( ) 刑( )藉( ) 揪( ) 磨( ) 拌( ) 形( )峻( ) 残( ) 幼( ) 蹲( ) 僻( )俊( ) 浅( ) 幻( ) 遵( ) 避(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作业:一、课文赞扬了李大钊同志_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_的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1927年4月28日,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局势越来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