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_第1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_第2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_第3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_第4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桃花,掌握观察的方法2,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结构的研究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意义的认识,养成爱护花,进而爱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 、 、 、 和 等组成的。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 。 从 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3、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 ,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 ,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三 、合作探究(一)花的结构阅读课本P104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3-21观察它的 、 、 、 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 、 、 和 ,仔细观察 和 的特点。3.用镊子夹开一个 ,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 ,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课本P104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2、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阅读课本P106并读图3-26回答下列问题: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2、想一想,填一填 子房壁 子房 胚珠 受精卵四、 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六、达标测试1、P107 1 2、P107 2 3、P17 34、雌蕊的组成是( ) A花药和花丝 B柱头、花柱和子房 C花柱和子房 D花药和花柱5、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 A加速果实发育 B减少虫害 C增加产量 D防止品种变异3.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 ) A花芽 B花柄 C花轴 D花梗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描述绿色植物 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2、能力目标: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认识叶片的结构。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这里生有大量的 。2、导管能自 而 运输 ,而筛管能自 而 运输 。二、导入新课想象“假设没有水,一棵树会怎样?”一分钟后回答,那么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什么呢?三、合作探究:(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取一段带叶的茎,插进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取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完成: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阅读p110-113,做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参照教材第112页图3-29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气孔并总结叶片的结构。2、阅读课本112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保卫细胞与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它的开闭由控制。在白天和黑夜,它是怎样工作的呢?(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观察课本113页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对照图为大家讲一下生物圈的水循环吗?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3、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四、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茎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保护绿色植物。六、达标测试1、P114 12、P114 23、P114 34、P114 45、我们给果树剪枝时,往往会发现从枝条的断面上渗出许多汁液,这主要是()A、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有机物C、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D、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有机物6、在茎的结构中,导管、筛管、形成层分别属于什么组织()A、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D、分生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7、若将一段帯叶的鲜嫩幼茎浸入含有红墨水的水里,光照23小时后,取出幼茎横向切断并观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在上述操作中,采取光照措施的目的是什么?。8、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减少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3)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难点:组织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从中认识阳光对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请学生说说这方面的认识。二、合作探究:(一)学生阅读课本P116-117页实验,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展示,让学生说出做法,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遮盖一面可以吗?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二)阅读课本P118-119页回答:1、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2、植物体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课本P119页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意义是什么?三、交流展示四、归航拾贝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五、达标测试1、P120 12、P120 23、P120 34、P120 45、下列生物不能进行光和作用的是( ) A、海带 B、苔藓 C、小麦 D、蘑菇 6、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 A、太阳光 B、无机盐 C、水 D、二氧化碳 7、在同一片树叶上,于早晨、中午和傍晚,用打孔器分别打出同样的a、b、c三个小圆片,将小圆片脱水后称重,其重量关系为( ) A、abc B、bac C、abc D、无法确定8、非选择题如右图所示,把银边天竺葵至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圆片将A处两面遮盖后,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分析回答:1、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其绿色部分变成_色。2、加碘液处理后发现B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而A、C两处均不变色,其原因分别是A_,C_;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六、学习感悟: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2、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3、情感目标:(1)在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2)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你有哪些了解?二、导入新课: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三、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P121实验,回答: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二)阅读课本122页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1、惠利斯特利实验其实是由四个小的实验构成的,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2、思考在实验中,密闭装置中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3、如果你是惠利斯特里的话,观察实验现象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阅读课本123页,并看演示实验,讨论、分析、交流后,得出结论。思考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吗?思考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什么气体?(四)请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四、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根本保证。六、达标测试:1、P126 12、P126 23、P126 34、P126 45、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6、在有阳光和灯光照射的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目的是( )A、增加鱼缸水中的氧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内的营养D、吸收鱼缸水中的二氧化碳7、西瓜表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往往呈现黄色,原因是接触地面的部分( )A、见不到阳光B、得不到氧气C、没有叶绿体D、得不到二氧化碳8、(2007,威海中考)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密植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9、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就会导致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不利于棚中蔬菜的( )A、传粉受精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10、非选择题: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其自身_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_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而且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和_的平衡,简称_。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情感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难点: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王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居室里,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放的,还有空中垂钓的,一眼望去,一片绿意中花色纷繁,真是好不惬意。王先生认为,这些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释放氧气,既更新了空气,又美化了室内环境,可谓两全其美。同学们,你们认为王先生的想法和做法对不对呢?二、合作探究:(一)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实验一的对照装置。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回答问题:两种温度的对比说明了什么?(二)说明实验二的对照装置。讲述: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因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存在。回答问题:二氧化碳在豆苗中是怎样产生的呢? 既然植物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们是否也类似动物呼吸那样要吸收氧气呢?得出结论: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豆苗中有机物,有机物在分解时,不禁产生了二氧化碳,而且还产生了水。(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提问:为什么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根据三组实验的分析结果,请大家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同学们分析、谈论、探究:(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要进行呼吸吗?(2)植物在白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在夜晚呢?(3)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为什么总的结果依旧表现为向外界释放氧气呢?(四)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五)探究“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探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从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三、交流展示四、归航拾贝: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五、达标测试:1、P131 1 2、P131 2 3、P131 3 4、P131 45、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做如下实验:(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 ,原因是 。(2)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绿色植物,小白鼠将 ,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六、学习感悟: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能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